安小ber
老爹:
尤金。尤金是個大學城,坐上西雅圖飛尤金的小飛機,就會意識到怎樣小的一個城市,機場只有一個行李傳送帶,但不是依附于大城市的衛(wèi)星城。尤金很美,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秋天一地金黃,冬天雨后的空氣沁人心脾,可以盡情感受美國北方冬天的濕冷,太陽一出來春天一樣,甚至很曬。一天得換幾套衣服。尤金以俄勒岡大學橄欖球聞名,吉祥物迪斯尼的唐老鴨,所以尤金又叫鴨村。在佛州時,佛羅里達大學短吻鱷籃球隊全美厲害,現(xiàn)在一下子由一條鱷變成一只鴨,是不是有點奇怪。
學校。美國大學大體上分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兩種,公立學校一般會比私立的便宜,老美選學校也是就近原則。我在的俄勒岡大學,綜合排名一般般,但我喜歡的一些專業(yè)很不錯,教育啊商科啊新聞傳媒啊,學校的體育在全美排名很靠前,一個橄欖球一個田徑。去年美國大學橄欖球大學聯(lián)賽,我們學校拿到第二,在佛羅里達就聽說了。住家爸爸特別喜歡看球。在現(xiàn)場看,情緒真不一樣,會感受美國人喜愛橄欖球的程度。
俄勒岡大學,很老,一百多年;很小,大概15分鐘就可以從東走到西。大一不要求住校,學校宿舍又小又貴又不方便,浴室?guī)?,冬天從浴室回寢室是件很遭罪的事。寢室兩張床一個書桌一個頂?shù)教斓墓褡樱蜎]多少地方了,對兩個女生來說,真不夠用。剩下就兩件事兒可以做,第一件就是把東西使勁塞進柜子里,第二件就是再不要買東西了,所以新生老生都愿意自己租房住。開學后不久就約了朋友打探房子,協(xié)議簽了,定金交了,房子獨立,有家的感覺,一個月所有加起來600美刀,離學校遠些,公車10分鐘。
圖書館。真的不大不顯眼,很普通的四層樓,書非常多。書對全社會開放,登個記任意借。往往找不到座位,尤其期末考試前,天天爆滿,往往兩節(jié)課之間因為有個空檔才去圖書館。羨慕國內(nèi)大學圖書館,標志性建筑,十多層的樣子,不小家子氣,每天去一個樓層自習不是很美的一件事嗎?說到標志性建筑,俄勒岡大學的應該算棱柱體運動中心,美輪美奐、晶瑩剔透、四四方方,在水上,像國家大劇院,供學校運動員使用,貴族啊,因為他們給學校帶來了巨大收益。
洗衣。洗衣房兩個宿舍樓一個,周六是沒有位子的。把衣服扔進洗衣機里面,半個小時回來再扔到烘干機里,不是每次都有烘干機的空位子,洗一次衣服最少跑三趟,忘了拿洗好的衣服,會有被扔出來的可能,自己設一個倒計時做提醒,或者索性搬著電腦在洗衣房耗上一個半鐘點,洗衣房除了嘈雜和熱也沒什么不好。老美喜歡用洗衣機洗鞋,太不講究了,鞋子內(nèi)衣一個桶里滾,實在不能忍受,國內(nèi)內(nèi)衣用手洗可以晾干,美國不行,許多州室外晾衣服是違法的。
花錢。學費是和學分捆在一起的,一個學分大約670美刀,再加一塊國際學生費。日常比國內(nèi)省,大部分飯在學校吃,偶爾會約朋友中午下了課吃小館子。不常去逛商場,尤金的商場實在小得不好意思,大部分東西從網(wǎng)上買。有大手大腳的中國學生,奢侈品幾千美刀,不眨眼就買,也有瑪莎拉蒂豪車。俄勒岡是免稅的州,超市里標價的東西不再加稅,之前佛州是7%,一塊錢的東西另加7分錢的稅,也比國內(nèi)低,國內(nèi)好像17%。尤金坐公交車免費,不用準備零錢,實在方便,差不多20分鐘一趟。
吃飯。一般吃飯服從上課的時間,早上時間緊,喜歡到離著最近的餐廳接杯咖啡,走在路上又暖手又清醒,11點多下課看情況吃中飯,來不及就等到再下一節(jié)課吃,或者吃點水果對付到晚上。周內(nèi)的晚上都是在學校吃,像帶泡菜的米飯、炒面味道大,只好在餐廳吃,沙拉呀?jīng)]有味道的,就搬回宿舍吃。學校食堂飯菜單一,沒有國內(nèi)大學琳瑯滿目,花樣少,除了漢堡三明治之類的,再除了壽司意面沙拉之類,好像就沒有了,也有符合老美口味的米飯和包子。吃一段時間夠夠的。
教材。真的挺貴,很少有每本下來50美刀的,數(shù)學化學物理這些學科的新書要200美刀以上,舊的也要100多美刀,我用的所有書都是二手的,用完可以再賣給學校。課本挺厚,老師也講不完,我們怎么可能看完。沒有教科書又是不行的,也可以買亞馬遜電子版或者借同學的書去復印掃描,復印、打印在學校一張紙8分錢,掃描是免費的。目前還沒有排上大量閱讀的課,室友這學期選修了一節(jié)婦女權利的課,每天都有大量閱讀,弄得她很頭疼。
上課。這學期點了早八點的數(shù)學課,周四的賴床就沒有了,數(shù)學課不去,下次就接不上,這就是一個文科生上微積分的痛苦,骨髓里的痛,每天都是缺覺。早上10點的課是室友叫的,每天她9點的課,她起床化妝啊之類的就開了大燈,我自然醒了。一般10點的課
不會有起床氣,8點的課看誰都煩,也不會和任何人講話,直到那杯咖啡喝進嘴里,整個人才清醒過來。最遠的課至少10分鐘的路,一路快走小跑。
課堂。這學期我有四門課,三門都是300人以上的大課,數(shù)學有五百多人,語言課不到20個人。語言課老師嚴厲,看到你玩手機會管,大課的老師不會管你上課到底在干嘛,實在是有太多的學生了。上廁所喝水進出課堂來去自由。學校是無煙學校,不允許吸煙或者抽大麻,俄勒岡大麻合法化,其實就算是這么說還是有抽的。美國大學沒有輔導員、系主任之類,也不存在一個班級的概念。每個人依據(jù)自己的專業(yè)、興趣選課,好些人大二、大三才選專業(yè),上兩年基礎課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興趣再定專業(yè),轉(zhuǎn)專業(yè)遞交個申請就好。找到一個每節(jié)課都和你相同的人是大海撈針,每次課的座位又不一樣,所以課上不會結(jié)交新朋友,頂多聊上兩句搭個話而已,所以也沒有同班同學的說法。
老師。所有的課件、作業(yè)、筆記老師都會放在網(wǎng)上,有時課前小測驗,考試的成績也會在網(wǎng)上公布,你要是不上網(wǎng)就等著掛科吧。老師很少有大篇大篇的板書,全部課件上課。絕不會有老師黑板上寫題下面抄題的動作,數(shù)學老師會把講解的題投影到大屏幕上講,所以數(shù)學老師要一直在講臺上做題,其他老師會滿教室地走東走西沒個停,很少有滔滔不絕脫離課本或者課件的。有的課老師會查考勤,有的完全不管你來不來,和總成績也沒有關系,也有直接說這個課不是必要的,想來想走隨你,把書看好,把小測試做好,把考試考好就可以了。
壓力。學校有語言輔助課程,聽課沒有問題。自己現(xiàn)在面臨兩個瓶頸,一個是文科的閱讀和寫作實在是太多了,上起來真得很費力氣;第二個,理科課程本來就是弱項,又沒有系統(tǒng)學,微積分聽得有點兒吃緊。數(shù)學課一定會坐在前面的,態(tài)度很端正。數(shù)學作業(yè)是網(wǎng)上寫網(wǎng)上交,你做一次它就會告訴你對錯,你就可以做好多次直到做對為止。經(jīng)濟和新聞沒有作業(yè),會有小測試,寫作偶爾布置作業(yè)也不多,預習和復習的東西多,平時會和最后成績掛鉤。在美國寫作業(yè),不提前做點功課不翻書,是沒辦法弄的。美國大學自由度大選擇多,壓力反而大,一切得靠自己。
社團。參加了一個社團叫做CPLA,全稱“美國俄勒岡中國青年慈善領袖會”,做慈善項目,然后把籌到的錢暑假帶回中國,在國內(nèi)再做慈善項目,花掉這些錢。每年主題不一樣,關愛留守兒童啊、愛護母親河啊等等,社團和學分沒有關系,加入這個社團兩個原因,一是自己一直希望做一些支教之類的慈善活動,二是想認識更多的人、交些朋友。我在策劃組,還有宣傳、籌集資金和公共關系組,每周開小組會和社團的會。
感覺。來美國念大學,拖著兩個巨大箱子,從北京開始,孤獨的十幾個小時飛行、西雅圖轉(zhuǎn)機,到這個犄角旮旯的州、各種入學手續(xù)地辦,一個人。再看美國新生,一家人跟著屁顛屁顛忙活,老爹老媽鞍前馬后,不亦樂乎,真不知道那些咋呼美國孩子獨立的人去哪兒了。還有一個感覺,尤金就兩個電影院,其中一個卻經(jīng)常播中國電影,國際大都市的發(fā)展趨勢啊。在尤金看中國片子感覺特別好,8.5美刀一張電影票。
——愛你的小瘋丫頭
小丫頭:
實在不好意思,從老爹所在的微型大學向丫頭那所美國大學張望時還品頭論足。
“把人生最珍貴的一段時間擱在大學里要干什么?”中國人講到教育常常會用一個詞:灌輸。一個病人,失去了進食功能,用一根管子,硬生生通過鼻腔插進去,叫“鼻飼”,身體必須的營養(yǎng)經(jīng)過鼻腔進入胃腸。
大學。老爹念大學時最深惡痛絕的幾件事:死記硬背,沒有道理好講,記住就是,從訓練馴化到接受服從;沒得選擇,你不能在受教育上說三道四,學校、老師和家長沒有給你這個權力和機會;教材千篇一律,教學千人一面,單一、死板、權威、標準。規(guī)定的時間、規(guī)定的課程、規(guī)定的內(nèi)容、規(guī)定的老師,離開規(guī)定教育是沒法進行的,規(guī)定之外的是不被允許的,太多禁錮的力量和約束的前提。大學的老爹已經(jīng)在拒絕被人被事強行而隨意地占用時間,課講得不中意,老爹會在課堂上翻課外書,還被教“組織胚胎”的老師提溜起來懲罰性回答問題,但不思悔改、屢犯紀律,也是對大學強輸硬灌的一種反抗吧。
教育。大學的教育在于喚醒,在于帶入,在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可行性,而不是生拉硬拽,不是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和理論守成,不是一清二楚、非黑即白、因果有序;教育的“有用”“管用”常常和“無用”“無為”相鏈接,沒有一桿子包攬到底、精確產(chǎn)品制圖、線性成長規(guī)劃等等的大學教育路線圖。大學教育應該帶來樸素和優(yōu)雅,老師打開一本書,因為自己喜歡,和學生一起分享;打開一扇窗,因為曾經(jīng)流連忘返,和學生一道攬勝。教育的姿態(tài)是教和學的互道有無,是對話和互訪,是教與學雙向由此到彼的流動,從而疊加雙方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從而產(chǎn)生“教學相長”、棄短補長,從而引出、引導、引向各自尋求的目標;對話是纏繞而不是捆綁,是緊跟而不是依附,是疏通而不是割斷。大學的教育要鼓勵越軌、離譜、離經(jīng)叛道以及學習上的放縱;既要有自主寬松、靈活多樣的平臺,也允許存在刻板教條、雷打不動的我行我素。
老師。老爹念大學時,一個生物老師,矮胖、聲音嘶啞,又皺又黑的臉上只記得有個巨大的黑框眼鏡,但那黑框眼鏡后面全是生動和熱情,磁性的聲音里夾雜著煽動性、鼓惑性和刺激性,課堂上她成就著關于生物學的一個演員的盛大演出,既絲絲入扣、眼花繚亂,又充滿著智慧的細節(jié)。她讓你看到一個生物世界,而不是看到一個生物老師;讓你用生物學的知識看待世界,而不是讓你僅僅掌握生物學知識。生物課的內(nèi)容全忘光了,但生物課成績是老爹大學里的“最高紀錄”。
真正的老師,手上有一大把好牌,化繁為簡、循循善誘、舉重若輕、誘敵深入。廈門大學一個教授把一門枯燥的“概論課”,變成一場宏大的趣味盎然的游戲,包括角色扮演、場景模擬,每次上課都是在和學生一場約會,授課對他來講是一種創(chuàng)作,有快樂和痛苦在里面,老爹覺得很有道理。這個時代,有太多貌似老師的人,有太多的渠道接受知識或類似于知識的東西,也有太多的似是而非和自以為是。一不留神,老師就會掉進無知無為無奈無能的教學困惑里面,在即將消失的職業(yè)里面,好像老師這個職業(yè)也排在隊伍當中。
學生。好學生不僅僅是對已確定的合理知識進行收集儲存,不僅僅是對他人的思想觀點進行整理和分類,而是要有理解和運用、批判和質(zhì)疑,我們積攢了太多的述而不作、存而不論、會而不能;好學生不是在教科書里找到知識點找到標準答案,然后把它轉(zhuǎn)移到試卷上然后再把它忘掉,而是找到興趣和想象力、思考和超越方式。一個踩著標準答案到標準答案的軌跡一路走來的孩子,符合大多數(shù)人關于好學生的定義,但這個軌跡不是從能力到能力的軌跡。好學生在于把一個不同于他人的“我”找出來,學會成為“自己”,成就一個我們中的“我”,不是自私的、自我的,而是一個社會的“我”。
感覺丫頭的大學離教科書離課堂講授比國內(nèi)遠了,離中規(guī)中矩按部就班學校教育也遠了。丫頭的大學擁有如此之多的選擇:課程學分的、閱讀寫作的、時間安排的、住宿生活的,老爹甚至感覺像一個市場,雙方買與賣的行為。美國人也在檢討大學里民主的“濫用”,檢討大學生在學校應享有多大的接受教育的自由度,在多大程度上應該由學生說了算,放手和控制的界限在哪兒,是否給了老師、學生太多的自由和寬松,但正像丫頭所說,“更多的選擇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丫頭有屬于自己的不少優(yōu)勢:樂觀、自信,悟性、靈活,興趣、熱情,安靜、專注等等,這些令人振奮的特點,轉(zhuǎn)換角度、不加節(jié)制、揮霍浪費,就會變?yōu)槿觞c,甚至妨礙成長。比如丫頭的自信就帶來了沒有危機感、干事拖沓、不著急,像是在用自信心打水漂兒玩,由著自信擦著水邊兒漂。老爹就覺得自信不是這么用的,是往前走的動力,是在慵懶的時候可以食用的精神食品,是在自己需要鼓勵的時候給自己掌聲的力量。
學習。學習是一種真正自主的行為,一種可以享用的自我權利。大學里學習最好的學生,排在前面的肯定不是
那些高分學生,老爹就不是高分生,學校和老師欣賞這一部分學生,他們特別適應學習和學校,從知識到知識,從標準到標準,但對社會對生活的適應就有些吃緊。學習的最高獎賞是課程結(jié)束后,你發(fā)現(xiàn)自己改變了看待和理解問題的方式,你由生澀而成熟、由模棱兩可而清晰、由點頭稱許而搖頭生疑。沒有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角度不同答案會呈現(xiàn)驚人的不同,關鍵在于你自己的答案,哪怕一個錯誤答案,可它經(jīng)過了你的深思熟慮,有時候得出一些錯誤結(jié)論比只知道正確答案來得有意義。當你產(chǎn)生問題的時候,學習才真正開始,當你在課程之外尋找參考書的幫助時,改變就開始了。分數(shù)在衡量能力時,越來越捉襟見肘,當然決不能一概而論高分低能,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高分數(shù)之下是強能力的。
今天大學學習的全部重點似乎都是為將來的職業(yè)做準備,中國的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越來越龐大,大有人一生下來就開始操辦就業(yè)的趨勢。其實相稱對等的專業(yè)與職業(yè)、所學與所用是不存在的,據(jù)說韓國大學生所學非所用的比例占一半以上,美國、中國恐怕也不是小比例。沒有比較寬的專業(yè)方向,就沒有足夠多的職業(yè)機會,沒有做人的鋪墊怎么會有做成事的道理,大學之后不僅是職業(yè)生涯,更是人生歷程。專業(yè)在強調(diào)深度之前,更應該講究寬度,更應該注重學科、課程的融合和相互介入,可以給自己將來的生活和工作多積攢些更富裕、更厚實的東西。
大學一個頂要緊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是課外閱讀,某種程度比課堂聽講還要緊。如果丫頭已經(jīng)開始閱讀老師指定書之外的文字,那么丫頭將來的職業(yè)就閉著眼選吧,盡著挑。面對選擇,內(nèi)心沒有熱情,專業(yè)沒有興奮點,課程沒有趣味,閱讀沒有感覺,既便是專業(yè)頂級學習頂尖,將來也不會有多少陽光。最有效的學習是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的學習,因為閱讀聽課而幸福而充滿感激,即便在老爹的大學時代,老爹也曾經(jīng)感受到許多閱讀和聽課的美麗。
建議。學會提問,有時候找出一個疑問來,比解決一個疑問還重要,一個不斷發(fā)問的孩子比一個因為得益于記憶儲存而沒有疑問的孩子更有前景。學會傾聽和閱讀。從一堂課、一本書、一席話當中找出關鍵部分、找出可能性、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部分,就是找到了離收獲和成功最近的距離。
改掉幾個學習中的壞毛?。哼吢犚魳愤厡W習。多項研究證實,音樂越是吸引人,學習效果就越差。充足的睡眠。極度缺覺的時候,一定不要再去翻書,沒有任何作用。運動。有規(guī)律的鍛煉使大腦里面一個叫“海馬體”的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這個東西對記憶產(chǎn)生影響,學習效果提高明顯,但必須是有氧運動。注意力。專注于做一件事的能力,專注于不看手機的能力,專注于沒有完成規(guī)定動作不做其他事情的能力。
自己有沒有進步,常常查看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能力有沒有變化,而非在意分數(shù);對課程有沒有興趣,常常留心一下自己的作為,哪怕對自己喜歡的事,是不是也有轉(zhuǎn)瞬即涼,也有做不扎實、深不下去、熱不起來的時候。
——愛你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