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馬耳他是一個美麗的島國,它以星羅棋布的湖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為了進一步增加旅游收入,馬耳他政府開始在最古老的艾倫湖底發(fā)展湖底觀光旅游項目。但艾倫湖底上百年來沉積了厚厚淤泥,必須先清除。
于是,馬耳他政府出資五百萬英鎊向民間公司招標,卻無人問津。“五百萬英鎊根本無法完成那么大的工程,弄不好要累及公司,沒有誰愚蠢到做這樣的賠本買賣?!庇腥苏f出了實情。一個月后,就在政府一籌莫展時,英國五星旅游公司總裁喬治·斯維頓遞來了投標書。一時間,同行一片嘩然。
斯維頓雇用了當?shù)厝说男〈?,在艾倫湖上做開工前的探勘工作。那天風和日麗,斯維頓帶著助手和幾個當?shù)厝耍瑒澲〈呎劰ぷ鬟呝p風景,一會兒就到了湖中心。斯維頓手上的鉆戒在波光下格外耀眼,那是一顆重達200克拉的藍寶石鉆戒,市面上也并不多見。一個當?shù)厝藛枺骸跋壬?,您這鉆戒好漂亮,很貴吧?”斯維頓淡淡一笑:“也就200多萬英鎊!”
斯維頓將鉆戒摘下來,舉起對著太陽炫耀它的光芒。忽然,斯維頓一個踉蹌,手中的鉆戒掉進了湖里。兩個當?shù)厝笋R上跳進湖里去尋找,但都空手而歸,“肯定是陷在淤泥里了……”斯維頓沮喪地說道,“算了,今天就到這里,回去吧?!?/p>
掉鉆戒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嘲笑斯維頓,可他對助手說:“鉆戒是我故意掉下去的,用不了幾天,我們就可以完工了。”
果然,當?shù)厝耸贡M了渾身解數(shù),動用各種機械將淤泥挖出來,尋找鉆戒。人們持續(xù)挖了一個星期,竟將湖心的淤泥挖光了。而挖到鉆戒的人也偷偷溜走了。
斯維頓不費吹灰之力,一個星期就向馬耳他政府交了工。人們恍然大悟,佩服斯維頓的膽識,不動一兵一卒就賺了三百萬英鎊。(姚搖)
故事的哲理:
管理需要借力,經(jīng)營需要杠桿。誰能洞悉人性,誰就能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借力與杠桿,在整合資源的效率上實現(xiàn)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