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爭光主編的《深圳新銳小說文庫》新書首發(fā)式日前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渡钲谛落J小說文庫》又稱“12+1”,即12位深圳新銳作家作品,并1本文學批評專著。這12位年齡低于45歲的深圳新銳作家及其作品分別是:蔡東著《月圓之夜》、畢亮著《地圖上的城市》、陳再見著《喜歡抹臉的人》、厚圃著《契闊》、鐘二毛著《四個叛徒》、劉靜好著《但為君故》、徐東著《新生活》、弋鏵著《千言萬語》、宋唯唯著《念奴嬌》、曾楚橋著《幸福咒》、郭建勛著《雞鴨小心》、俞莉著《潮濕的春天》。文學批評專著為《深圳故事的十二種講法》,由3位80后文學評論家李德南、項靜、徐剛合作完成。首發(fā)式上,該套叢書主編、知名作家楊爭光表示,閱讀12位青年作家,他們性格不同,文筆各異,卻都有著不甘平庸的文學野心。“他們用文學守著深圳,一個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并存、移民與遺民雜居、物質(zhì)與精神廝殺、靈魂與肉體糾纏,解構(gòu)與建構(gòu)時刻都在發(fā)生的地盤上?!睏顮幑庹f,30多年,深圳聚集如此整齊的文學集群實屬不易。“我實在不愿使用‘新軍這個詞,文學不是因為利益或信仰而生發(fā)的戰(zhàn)爭,文學群體也不是軍事組織?!睏顮幑庹f,自己從來都認為,“文化沙漠”是對深圳的誤判,“面對這種誤判,深圳以它包容開放的胸懷和著眼未來的視界,踏實、穩(wěn)健地建設(shè)著自己的文化,而文學正是文化最精致、最敏感的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