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勝
摘 要 檳榔芋因口味獨特、特色鮮明,受到很多人的熱愛。從園地的選擇、作畦、定植、播種、密植、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收獲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對檳榔芋優(yōu)質、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希望能對檳榔芋種植有所幫助。
關鍵詞 檳榔芋;無公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2.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6)15-0-02
檳榔芋屬于天南星科、魁芋屬。一般成株高160 cm左右,葉近橢圓形,葉柄、葉生淺綠色;葉柄連葉片表面有一深紫色斑點。塊莖呈橢圓筒形,一般長30 cm左右,單個塊莖質量1.5~5 kg,成熟塊莖部著生4~6個小仔芋,可作來年生產種芋,該品種食味芋香濃郁、入口粉綿。華安縣華豐鎮(zhèn)海拔較高的山垅田很適宜栽培。在2016年精準扶貧發(fā)展項目中作為“短、平、快”農業(yè)發(fā)展項目和加工企業(yè)聯(lián)手發(fā)動貧困村群眾檳榔芋栽培。在此就檳榔芋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園地的選擇、作畦和定植
檳榔芋產量高、生育期長,葉片大;對園地要求比較嚴格,一般要求土壤肥力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通風透氣的田地來栽培比較適宜;為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提倡水旱輪作、不連作。在2015年秋收的田地進行冬翻曬“白”,下種前667 m2施75~100 kg生石灰進行土壤中殘留農藥降解和消毒。按壟面寬75 cm,壟高40 cm,溝寬35 cm,整成條壟。壟面間距50 cm左右挖坑布穴,將穴中泥土整碎整細回填一小部分備種。
2 芋種播種有處理
選擇前一年豐產,健康的芋母所產仔芋留做種用,種芋選擇芋身肥壯,芽眼健碩;單個質量約50 g的仔芋留做種用。為了提早出苗,延長大田生長期,可在種植前30 d左右進行催芽,催芽前用100倍多菌靈溶液浸泡20 min后瀝干。瀝干的種芋均勻排在以火燒土為基質的苗床上,然后蓋上3 cm的細沙、淋水。覆蓋薄膜或干草保濕保溫,待發(fā)芽后選擇有利氣候即可大田移栽,如果不進行催芽,可在種植前把種芋放在陽光下曝曬1~2 h再入土種植,華豐鎮(zhèn)一般在清明前后移栽。
3 定植和合理密植
檳榔芋可穴植或開溝栽植,種植的深度以4~7 cm為宜,頂芽朝上。華豐鎮(zhèn)群眾習慣單行種植,株距45 cm為宜,可植2 400株/667 m2左右。
4 合理施肥
檳榔芋施肥量一般按純氮22~23 kg/667 m2、N∶P2O5∶K2O=1∶0.55∶0.9為宜,采用有機肥和化肥配合,重施基肥配加微量元素。重施基肥:于翻犁曬白后整畦前,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000~2 000 kg或沼氣渣肥1000 kg,加16-16-16的氮磷鉀三元素硫(硝)酸鉀復合肥(下同)80 kg深翻耙均。勤施追肥:按照薄肥勤施,先淡后濃,氮磷鉀配合的原則。巧施結芋肥,當子芋生長4~5片葉期,苗高60 cm左右時,667 m2用腐熟有機肥100~200 kg,配硫(硝)酸鉀復合肥40 kg于畦壁結合除草開條溝撒施適當增施鉀、鈣肥和補充鐵鎂鋅等微量元素,提高產量和品質。肥土經充分混合后培土覆蓋。芋苗長勢旺盛則增施磷鉀肥、長勢弱則以氮為主,配合磷鉀肥,施結芋肥后不再施肥。
5 中期除草與培土
子芋種植出苗長出第2~3片葉期結合除草為保持土壤疏松秀氣淺中耕一次,將畦溝中的土覆蓋至畦面培土,畦面呈方形。芋苗生長至苗高50~60 cm,第4~5片葉全展時,此時期地上部迅速生長,芋頭開始膨大,結合除草施結芋肥中耕,并將畦溝兩側和溝底濕潤泥土剁碎耙細后覆蓋至植株基部,培土高10~13 cm。
6 肥水管理
檳榔芋整個生長期長,生長旺盛,需肥、水量多,所以要薄肥勤施,芋種下地后定根生長,長出2片葉片,即可施肥。檳榔芋較耐肥,對氮、鉀肥要求較高,磷肥次之,第1次用碳酸氫銨加過磷酸鈣混合肥半碗溶解于25 kg水中,用水瓢澆灌于芋苗周圍,相隔15 d再追施第2次肥料;往后根據苗情生長情況,適當減少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鉀肥施用量;結合小培土,施用氮、磷、鉀、硝態(tài)氮復合肥;小培土2~3次。檳榔芋全生對水分要求嚴格,旱期怕水,中期灌水,后期排水。苗期保持土壤濕潤,見干見濕以利發(fā)根;發(fā)株期(即定植至5~6葉、種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植后1個月左右)之前最忌穴內積水,應封堵入水口,打開排水口,田間溝溝暢通,雨后及時檢查并排除芋穴積水。芋苗生長至第6~7葉期,處于氣溫漸高,日照漸強,由于檳榔芋葉片大、蒸騰系數高,又適逢盛夏時節(jié),檳榔芋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天氣干旱要及時灌水,保持溝底3~7 cm水層,保持土壤濕潤,防止葉片萎蔫、影響產量,長期的漬水要及時排水,以防漚根。“立秋”后,日夜溫差大,莖葉營養(yǎng)轉移積累,母芋迅速膨大,此時期田間應維持濕潤。“寒露”后控水至溝底不見白,畦面濕潤至采收期。收獲前要排干田水,以便采收,易于貯存。
7 病、蟲害防治
檳榔芋主要病害有芋腐病、芋疫病、芋病毒病、芋軟腐病和炭疽?。粰壚朴笕l(fā)生病蟲害相對較少,蟲害主要有蚜蟲、青蟲、斜紋夜蛾、蠐螬和螻蛄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低害化防治原則,對于病害、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
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合理布局,實行輪作,種植檳榔芋園地實行水旱輪作,不連作、防止交叉感染。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降低病蟲數量,在母芋膨大初期結合培土,667 m2用10~15 kg茶子餅粉撒施于植株莖基部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二是選擇健康,不帶病毒的芋種。對于病株選晴天及時拔除并帶出田外燒毀,于病株穴中撒施少量生石灰。三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如紅芽檳榔芋。四是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擇機防治。芋疫?。喊l(fā)現(xiàn)病株及時用藥,藥劑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溶液或50%雷多米樂可濕性粉劑500倍溶液噴施。芋腐?。喊l(fā)病初期用6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噴施,生長前期采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防治軟病,隔10 d左右1次,連用2~3次。蟲害:選用5%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采用千勝乳油150 mL或0.5%甲氨阿維菌素乳油50 mL對水30 kg防治斜紋夜蛾,也可用5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或毒死蜱1 000倍液噴殺,噴藥時可添加硅烷偶聯(lián)劑有機硅展著劑3 000倍液增強藥液粘附力。
8 適時收獲
適時采收品質好、產量高,待全株莖葉變黃枯萎時,便可采收。一般采用雙手手心相對、十指緊握芋頭、反復旋轉2~3次后拔起芋頭(母芋)、芋子留土越冬作翌年種芋。華豐鎮(zhèn)一般立冬后,檳榔芋葉片開始枯黃,即可采收上市,農戶一般是每天能銷售多少,就采收多少;由于檳榔芋不耐貯藏,所以一般也不會采用分批次采挖。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