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俊
【摘要】在會議交傳過程中,由于時間緊迫,通常需要譯員對于所接收信息進行整合。而塞萊斯科維奇口譯三角模式并沒有將譯員對于信息的處理列為口譯活動中的重要一步。因此,在此基礎上,本文以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譯員口譯記錄為案例,探究譯員在處理信息的心理過程及策略,試圖對上述模式進行補充。
【關鍵詞】口譯三角模型 信息壓縮 拋棄源語語言外殼
一、引言
Jean Herbert(1952)將口譯過程分解為理解,轉(zhuǎn)換和表達三個階段。在此之后,Seleskovitch(1962)將這三個階段進一步表述為語音感知,拋棄源語語言外殼,用目的語表達三個步驟。該理論的提出,將口譯研究轉(zhuǎn)向認知心理學領域,并且為其他口譯過程研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但是Seleskovitch的口譯三角模型也存在兩處:其一,該理論未對拋棄語言外殼這一口譯核心環(huán)節(jié)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其二,該理論也未提出對接收信息的歸納和處理。在國務院總理答記者問過程中,由于信息量大,時間緊迫,要求嚴謹?shù)戎T多因素,要求譯員在兩個多小時的會議過程中,保證忠實、準確地譯出原文,這使得譯員盡可能壓縮所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從而減輕其工作壓力,提高效率。本文通過記者招待會口譯記錄,試圖對口譯三角模型兩點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二、拋棄源語語言外殼的心理過程探析
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語法、句式層面存在異同,此外考慮到中西文化差異,兩種語言在表達形式上也大相徑庭。在實際口譯中,譯員往往需要在瞬間識別所發(fā)出的信息,然后選擇適當策略處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案例試析譯員在拋棄源語語言外殼中的心理活動。
例1:
李總理: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yè),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崗位,而且刺激了消費……
譯員:Because such businesses offer a strong boost for employment and consumption in this big country。
試析:帶動了就業(yè),就是說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崗位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那么就沒有必要既說boost the employment 又說create more jobs opportunities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譯員在接受到語音信息之后,進行了一番壓縮處理的心理過程,形成自己對于這部分信息的理解。基于該理解基礎之上,譯員通過語言轉(zhuǎn)換,輸出譯文。
三、口譯信息處理的具體策略
在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的過程中,譯員分別通過使用省略法,壓縮法,概括法等對于所接收的信息進行了一定地處理:
1.省略法。在對李克強答記者問口譯記錄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譯員主要使用了以下方法來進行信息處理,按照其使用頻率來看,省略法使用頻率最高,共計六處。而這也是口譯過程中,最能夠減輕譯員負擔的一種信息處理方式。
2.壓縮法。在官方表述中,常見一些四字結構,用于加強語氣,表達氣勢。在口譯過程中需要譯員對這些冗余信息進行壓縮處理,再進行重組歸納。
3.概括法。
例2:
李總理:本屆政府兩年內(nèi)下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nèi)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
譯員:We have completed the five-year task of cutting State Council review items by one third within just two years.
試析:取消和下放是砍掉的兩個具體形式,重點不是采取何種形式減少行政審批,因此這里譯員采用概括法,只譯減少,以概括取消和下放。
四、對于口譯三角模型的發(fā)展
由上述案例可見,譯員在理解與表達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脫離源語語言外殼前,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都對信息進行了壓縮處理,形成口譯筆記。之后對于所記錄信息,根據(jù)邏輯關系,譯員按照目標語的表達習慣進行重組,最后表達出來。根據(jù)這一順序,筆者大膽地將三角模型發(fā)展成為“四角模型”。
如圖所示:
首先由發(fā)言人輸出語音信號,口譯員接受發(fā)言人所輸出語音信息,通過口譯筆記形式將一些冗余信息剔除,保留信息的核心內(nèi)容??谧g筆記的表現(xiàn)形式實際上就形成了譯員對于輸入信息的理解,并且借助筆記的邏輯關系,對于所消化信息進行重組。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脫離源語語言外殼,最后實現(xiàn)源語至目的語的語言轉(zhuǎn)換,表達信息。
五、結語
由于口譯工作的特點,需要譯員能夠準確地表達源語核心內(nèi)容,這就不可避免地在語言的形式上和內(nèi)容上,以及表達風格上難以做到完全一致。對于接收信息進行壓縮處理能夠較好地平衡內(nèi)容和效率之間的關系,因此探索口譯信息處理手段對今后口譯研究與學習有一定幫助。同樣,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譯員在處理信息時的心理過程也能幫助研究“脫離源語語言外殼”這一翻譯中心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張吉良.巴黎釋義學派口譯過程三角模型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2):74-79.
[2]吳文梅.高密度信息模糊處理法在口譯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2012,35(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