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品葉
編者按:《紅樓夢》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詩詞曲賦繪畫建筑飲食中醫(yī)服飾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無所不包,令人迷醉其中,同時也是一曲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榮華散盡無處話凄涼的人生哀歌。
作者站在高處,冷眼看著紅塵中這一處詩禮簪纓之族一天天的沒落,隱約地提點:賈府最終會到忽喇喇大廈傾的地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悲慘結(jié)局,曲終人散是必然的歸宿。正如作者所言,曹公一支如椽妙筆,寫盡一場場繁華熱鬧,卻時時處處樂中見哀,貫穿其間的始終是一個“散”字。
第十三回,秦可卿給鳳姐托夢,憂慮家族目前赫赫揚揚,萬一哪天樂極悲生,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便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囑她幾法可保永全,又言“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矣!”提前預警,離“家亡人散各奔騰”的境地不遠了。
這件非常喜事便是元妃省親。為這次省親,賈家傾盡全力精心修筑省親別墅。正月十五日一大早,合府開始靜候,然而皇家規(guī)矩,一點錯不得,元春一點一刻晚膳,二點半拜佛,五點后請旨,七點掌燈之時,鳳鑾才進門,然后游園,親人相見(與父親終不能執(zhí)手相看淚眼),筵宴,題匾,評詩,聽戲,復游玩,加賞,丑正三刻,也就是午夜快兩點,淚眼汪汪地回宮,這是極度奢華又極為難得的一聚,更有無言無奈的悲傷,短短幾個小時就散了。當真是“一時的歡樂”。在二十二回的元宵節(jié),娘娘送出燈謎,自己所作的謎底為爆竹,看上去喜慶應節(jié),冥冥中卻應了一響而散之意。
至五十四回,又一個元宵夜,賈家合府家宴,聽小戲,女先兒說書,王熙鳳湊趣,又擊鼓傳花,好一番熱鬧,末了鳳姐兒說笑話,賣關(guān)子耍貧嘴,“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從祖婆婆到重孫子灰孫子,真好熱鬧!”待眾人追問底下時,她笑道:“底下就團團地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散了?!庇终f了一個聾子放炮仗的故事,沒聽見聲響,就散了。接著以此已四更,提議大家散了罷。一連用了三次“散了”,聽者尚自怔怔,只覺冰冷無味,然沉于樂中者不易有悲,亦不會咀嚼“散了”之深意。
然歷經(jīng)世事者,如賈母,對于家族的現(xiàn)狀——先前的鼎盛輝煌,而今的內(nèi)蠹空虛(后來賈璉竟向鴛鴦借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出來當)——心里明鏡似的,奈何有心無力,只是竭力歡樂著,竭力讓歡樂豐滿滋潤,府中逢到年節(jié)、生日、待客、賞花,必有大小飲宴聚會,賈母只要走得動,都會參加,席間笑話酒令聯(lián)句助興,一家團圓、兒孫繞膝的喜慶熱鬧令賈母欣慰歡喜,也遮蔽維護著賈府的表面——仍然一如既往的富貴榮耀。
不過也有喜散的,如黛玉。三十一回:端午節(jié),各人坐了一會就散了。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個道理:“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惫蚀巳艘詾橄仓畷r,她反以為悲。她看得透。那寶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時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開,生怕一時謝了沒趣;及到筵散花謝,雖有萬種悲傷,也就無可如何了。對此,紅學家蔡義江先生評道,黛玉與寶玉對聚散的喜好,看似截然相反,其實根源是一樣的,都是聚時喜,散時悲;區(qū)別只在于對這同一情況的不同態(tài)度。
寶玉這種喜聚不喜散的性格,讓襲人利用了一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一節(jié),襲人用“如今我要回去了”來勸誡寶玉收心讀書,寶玉當然一一答應,盼襲人長久留下,“只求你們同看著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跡——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那時憑我去,我也憑你們愛哪里去就去了?!币还珊⑼闱寮兊陌V與真,他心實博愛,多情有義,這個富貴閑人在這部以家亡人散為主題的小說里是那么格格不入可是又是那么合理那么重要。他萬分看重他生命中的清凈之地大觀園,希望在這個水做的女兒國里終老一生,他可以對她們低聲下氣打恭作揖,只愿大家常聚,天長地久。
春到枝頭春漸了。聚的開始與進行,便不可遏止地預示了散的登場。大觀園是一場繁花與女兒的盛筵,花開人來,花謝人去,是很自然的事,再熱鬧的聚會也免不了散場,更留不住漸行漸近的凄清離別。倒是平常日子的畫面那么鮮活生動,寶玉替麝月篦頭,晴雯進來拿錢,嘲笑二人,寶玉平等對待下人,為丫頭端茶倒水都愿意,同時也得到她們的真情,寶玉生日,小丫頭也湊了份子,寶玉說:“不該叫她們出錢。”晴雯村道:“她們沒錢,難道我們是有錢的?這原是各人的心,哪怕她偷的呢?!庇幸蝗嘿N心的丫頭,有幾個知心的姐妹,有一個交心的戀人,圍攏著他,聚會吟詩,喝茶下棋,多么的平靜安穩(wěn),這正是寶玉所要的閑淡光陰。
對于離散,連丫頭也看得真真的,小紅和佳蕙閑談時便有提及,“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奔艳サ脑捔钊丝蓢@:“你這話說的極是。昨兒寶玉還說,明兒怎么樣收拾房子,怎么樣作衣裳,倒像有幾百年的熬煎?!边@便是寶玉的氣息,與痛苦孤獨做著抗爭的努力。
當日,寶玉夢至警幻仙姑處,所翻的十二金釵及副釵判詞,所聽的十二支曲子,已預示了各人的命運;曲子收尾“飛鳥各投林”,將離散流落的大悲哀闡釋得更為干凈徹底?;蛟S,這個于國于家無望的少年公子,心里也是清亮著的,所以,他是家族子弟中不長進不爭氣的一個,卻是對女兒們極長情極用心極珍惜的一個,也是這方被彌天漫地的悲涼迷霧籠罩著的紅塵濁世、被王國維認為是“人人無法躲避的人生悲劇”中,散發(fā)出的一束燦爛光華,偏于微弱卻是溫厚,因為深情而顯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