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勇
目前大多三線體育學校都是“三集中”(集中學習、集中訓練、集中住宿)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他們和其他普通學校一樣有學習生活的班集體,但同時還有和其他學校不曾有的運動隊集體。一方面三線體育學校中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渠道接受德育教育,但如果兩個德育載體未能有效融合則反而讓學生無所適從。另一方面由于教練員決定著著學生是否能夠進入體育學校進行體育學校訓練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更多地愿意聽從教練員的教育,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教育權(quán)威有時難以能得到充分的認可。如何使體育學校兩個德育載體有效融合,發(fā)揮應該發(fā)揮的作用值得做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實踐。所以應該在兩個德育載體有效融合方面有些思考和實踐,讓體育學校中的學生能夠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讓他們成為真正大寫的人,是符合體育學校欲成才先成人的辦學理念的,也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接受全方位地德育教育,為未來成功地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長期從事體育學校管理工作,讓我在班集體和運動隊兩個德育載體怎樣有效融合方面有了一些體會和思索,具體可從內(nèi)容上的有效融合、形式上的有效融合、方法上的有效融合三方面加以思考和實踐。
思考一:找到兩個德育載體之間可以實施的共性內(nèi)容并有效滲透
1.重點關(guān)注和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力
體育運動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需要意志力的支撐,缺乏堅強意志的學生是無法適應任何一項體育訓練的,學??赏ㄟ^教練員、德育處、班主任、任課教師加強對學生堅強意志力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為學校、為浦東、為上海、為國家爭光的精神,使他們明確今天的付出就是為了明天的成功,日積月累的量的積聚才能有質(zhì)的飛躍。
2.從校內(nèi)和校外兩方面挖掘德育教育內(nèi)容著手
校內(nèi):優(yōu)秀的體育人文積淀,優(yōu)秀的運動員成長案例。對于體育學校來說,肯定有著一定的體育傳統(tǒng),期間也積淀了相當?shù)娜宋捏w育的基礎,我校有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我??梢猿浞掷眠@些為國家拼搏并卓有成效的人物鼓勵現(xiàn)在的學生,影響他們、感染他們,讓我校德育教育既有特色并更上一個層次。如我校培養(yǎng)輸送出去的運動員曾經(jīng)獲得奧運會第四名、亞運會冠軍的優(yōu)良成績。目前尚在國家隊的隊員如唐琪曾在06年亞運會上獲得第三名并打破記錄,07年世界杯亞軍,董天峰入選08年奧運會,還有胡志明等也曾多次取得好成績等等。
校外:參賽時讓學生親身感受奧運精神,那種拼搏、爭先等體育精神等等。在德育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的教育,鼓勵學生頑強拼搏,在賽場上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揮灑自己的汗水。
3.對于班主任來說,更應多擔這方面的教育任務
學校要進一步發(fā)揮班主任作用,加強班級管理。班主任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有效發(fā)揮這支隊伍的作用,就能切實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作用,需要一系列舉措和制度上的保證,學校將充分考慮班主任工作情況給予一些鼓勵措施,進一步認可他們的價值。
思考二:通過形式上的融合,班主任參與運動隊管理,教練員參與班級管理,提高德育效能
加強教練員與班主任的溝通與聯(lián)系,共同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體校的學生面臨兩大任務,一是學業(yè)、二是體育訓練,如何使學生的訓練和學業(yè)之間更協(xié)調(diào),更注意到學生的訓練進展情況、學業(yè)發(fā)展情況,找到兩者結(jié)合的契合點,就應進一步加強教練員與班主任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變化情況,從而采用最能使學生接受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健康成長。使訓練和教育教學不是各自孤立的單線式的運作,而是有交叉的復合線式的運作,以達到根本目標上的一致性——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才。
運動隊和班集體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和教練員只有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心靈震蕩,可以嘗試讓班主任和教練員進行交叉的德育教育管理,班主任可以成為運動隊的副領(lǐng)隊,參與隊員的日常管理,包括知曉隊員的訓練情況,運動員的日常內(nèi)務整理情況,甚至運動員的潛力發(fā)展都可以有所了解。同樣教練員可以成為班級的副班主任,可以通過班主任了解隊員的思想狀況,了解隊員的學習情況,了解其他一些動態(tài)情況,甚至可以進教室聽課,參與班隊課的組織等工作,了解隊員在學習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情況。這些是有助于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讓所進行的教育有針對性。當然,我們也知道,運動隊的人員和班級的人員其實不是重復的,所以要求班主任成為不同運動隊的副領(lǐng)隊,教練員成為不同班級的副班主任是有一定壓力的。但如果抱著愛護學生的心態(tài),抱著為學生負責的心態(tài),這些付出應該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思考三:通過手段上的有效融合,如家訪溝通、社會實踐等活動突顯教育成效
班集體和運動隊兩個德育載體有效融合還需要方法和手段上的整合,共同家訪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對于一般基層學校來說,班主任進行家訪是最基本的工作任務之一。體育學校同樣需要進行家訪,不過,這需要教練員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可以結(jié)對深入學生家中進行家訪,班主任可以側(cè)重與家長共同學習方面,教練員可以側(cè)重訓練方面,但是學生的德育表現(xiàn)可以是教練員和班主任共同關(guān)注的內(nèi)容,可以形成較為一致的意見傳達該學生的家長,讓家長獲得比較明確的印象,孩子整體在校的表現(xiàn),為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找到契合點,找到突破口,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次,教練員和班主任還可以共同一起尋找教育學生的突破口,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優(yōu)化。班主任和教練平時溝通的情況和第一手信息可以成為教育學生的突破口,當班主任和教練員同時出現(xiàn)在某個學生面前時,并且所教育的內(nèi)容有所相似時,相信一定會對那些特別是難以教育的學生是有威懾力的,一方面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同時也大大增強了教育的效果。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班主任和教練員要形成共同的意見,預先要不斷地聯(lián)系和溝通,一定要讓學生形成一種概念,我所有的一切不良的表現(xiàn)或者進步的表現(xiàn),班主任和教練員是全盤知曉的,誰也瞞不了的。
思考四:多渠道發(fā)揮作用,讓兩個德育載體進一步融合進而產(chǎn)生德育教育效應
和其他基層學校一樣,體校同樣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發(fā)揮德育教育作用,如軍訓、主題班會、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布置等,但體校顯然又是有很明顯的區(qū)別。
如軍訓,可利用早晚訓練的時間,讓班主任和教練員共同參與、共同關(guān)注學生軍訓過程和軍訓成效等。
也可在主題班會上動些想法??捎蓪W生自主組織,班主任和教練員只要把握方向,強調(diào)主題相關(guān)、人人參與、展示風貌即可。
還可營造適合體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學校在校園設施上除了搞好綠化、美化、凈化,以陶冶學生情操,更加注意學校營造出奧運文化氛圍的教育環(huán)境,在教室內(nèi)張貼宣傳奧運精神、拼搏精神的宣傳語,張貼體育名人名言,使校園教育環(huán)境對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作用。使德育教育在潤物無聲中進行,使學生素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提高,這樣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也才能體現(xiàn)出德育工作實效。訓練場上,教練同樣可以給隊員講述那些具有頑強體育拼搏精神和扎實的文化素質(zhì)的優(yōu)秀運動員的事跡來鼓勵運動員提高自身素養(yǎng)。
縱上所說,對于體育學校來說,學生既要學習知識,又要進行體育訓練并住宿在學校。教練和班主任都會對隊員進行專門的德育教育,并且教練員還要對學生進行生活上的德育教育,他們是體校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運動隊和班集體兩者有機地融合并增強德育效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