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清
許多小朋友寫記事作文時容易寫得干巴巴的——我在哪里,干了什么事,結(jié)束。其實,在這件事發(fā)生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處于什么樣的情境中?把這些交代清楚同樣非常重要。把讀者帶到事發(fā)現(xiàn)場,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敘事成功的基礎(chǔ)。
案例1:先前的“蛋糕”是啥樣?
原來的作文
今天,我在小天馬拿到一些巧克力、水果、奶油和一塊光禿禿的蛋糕。今天我就要做這個蛋糕。
蛋糕就是一篇亂七八糟的作文,巧克力、水果、奶油就是我修改這篇作文所需的原料。我先把蛋糕仔細地看了看,然后拿起奶油在上面擠了些精美的圖形,再把水果放到蛋糕上,這就是詞句。我看到一個多出來的三角邊,就把它去掉了,這是多出的詞句。最后拿起幾片巧克力在蛋糕上擺出圓的樣子。這樣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蛋糕。
這篇作文沒有說清楚,結(jié)果沒說,看了以后一頭霧水。經(jīng)過我的精心修改,終于變得清楚了。今天做蛋糕真有趣啊!
病狀:文章寫得還算有趣,把改文章比成做蛋糕,可是先前的作文是什么樣?改好了又是什么樣?看得還是一頭霧水啊。
處方:具體、形象地寫出來,那是一篇什么作文,改完了又是什么樣。
加工后的作文
今天,我在作文班拿了一些“巧克力”“水果”“奶油”和一塊光禿禿的“蛋糕坯”,再找了一把“抹刀”,打算做個精美的“裱花蛋糕”。
“蛋糕坯”就是一篇亂七八糟的作文,“巧克力”“水果”“奶油”“抹刀”就是我修改這篇作文所需的材料:“抹刀”,切掉不需要的廢話;“巧克力”等,是精彩的詞語和句子,可以讓文章看起來更生動。我先把“蛋糕坯”仔細地看了看,天啊,它實在不怎么好看:字亂得像很多黑螞蟻在爬,連接詞錯誤,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都沒有寫!看了以后一頭霧水。真是需要我的加工?。?/p>
我拿起“奶油”——修飾語,在“蛋糕坯”上擠了些精美的花紋。再把“水果”放到“蛋糕坯”上,讓它顯得繽紛華麗。我看到一個多出來的三角邊,就用“抹刀”把它切掉了,這是多出的語句。最后,我覺得美中不足,又拿起幾片“巧克力”擺出圓形的裝飾——結(jié)束語要漂亮。這樣,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蛋糕”。現(xiàn)在,它是一篇敘述清楚、詞藻豐富的作文了。
今天“做蛋糕”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