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麗
摘 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通過精心備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加強對學生課堂筆記的指導等方式,通過分析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來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效率;備課;參與度;筆記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教育教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從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提高課堂效率更多是從老師的教學這個角度來分析和研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核心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老師的認同。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币虼?,重視對學生的關注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功夫用在課外,精心備課
教師如果對于自己要執(zhí)教的內容沒有充分把握,有些重難點還沒有解決,語言的串聯(lián)、過渡還沒想好。那么,教師上課肯定會分心,關注的焦點可能經常會落到自己的書上,PPT上。如果教師準備非常充分,對于執(zhí)教的內容成竹在胸,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地控制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那么,我們的目光可以更多地聚焦在學生的身上。例如: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沒帶書,爽氣地把自己書丟給他,然后繼續(xù)把這節(jié)課上完,教師把對自己教學的自信傳遞給學生,對學生也是一種心理上的震懾。這就要求教師走上講臺之前,從認真?zhèn)湔n入手,備一份切實可行的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關注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條件。
二、提高課堂效率,還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平時教師一節(jié)課關注的往往是部分學生,很少真正顧及教室后幾排或者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參與感
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的動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fā)生的,尤其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對學生的參與愿望起到強烈的激發(fā)作用。如:九年級《武士領導的社會變革》講的是明治維新,內容深奧枯燥,教師可以利用漫畫《羊為什么變成了獅子》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樹立自信,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歷史學科是初一開始學習的學科,不存在基礎比別人的差的問題,只要學生想學,從任何歷史階段開始學都不晚。所以每次大考后,很多班主任會發(fā)現(xiàn)一些其他學科都不太好,歷史成績特別突出的怪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自我,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仔細觀察學生,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可能會在下面小聲說,教師可以讓他們來回答;有些學生會在課上突然對某些問題、某些圖片顯得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把握時機,給他們一些機會;有些學生找書上的內容找得特別快,教師可以讓他們來告訴其他同學,有些同學聲音比較響亮,教師可以讓他們來讀書,有些學生精神狀態(tài)不太好,教師可以讓他們幫忙來擦黑板。一堂課45分鐘,教師如果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更加大膽地、專注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提高課堂效率,要關注學生的需要
如今的歷史考試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今年中考歷史試卷中出現(xiàn)了三道概括題,自主招生進入省中、一中的學生考完給我們的反饋是他們也不會做。題目這么難,老師怎么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問題。我們應挖得深,講得透,在課上要補充史料,盡可能地多練習,多練中考題、經典題。但是學生能聽懂嗎,學生想聽你講什么,學生認為你的教學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經常讓學生寫一寫他們對老師教學的建議,如:上課多講歷史故事和重難點;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多放視頻和圖片;語速要恰當;練習不需要每題都講……根據學生給我的反饋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
四、關注學生的聽課筆記
課堂筆記是聽課的結晶,是知識的固化。學習和記憶某件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做一份很好的筆記。教師經常會抱怨某某一節(jié)課筆記一個字都沒有記。這就提醒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筆記有所關注。教師走下講臺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學生是否在認真做筆記,是否真的在專心學習。有的學生平時不太愿意記筆記,突然變得非常認真,埋頭寫個不停,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下去走一走,看一看,有可能他就不在做本學科的作業(yè),有可能他就在鬼畫符。當然教師走下講臺,還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筆記記得位置正確與否,字跡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老師的要求,能否跟上老師上課的節(jié)奏。有的時候教師站在學生身旁,看著學生,仔細看學生如何動筆,哪怕一句話也不說,學生會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這種師生間面對面、靈活、及時的觀察與點撥,會讓老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體現(xiàn)了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和活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不同的學情不斷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呂忠信.關注學生,提高課堂效率[J].時代教育,2013(2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