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
摘 要:小學生最重要的學習目標之一,就是提高自身的識字寫字能力。新課標中,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降低了對學生常用寫字量的要求,并且開始關注學生對課本后的兩個《字表》的應用。主要論述了學生開展識字寫字課程的學習目標,并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提高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具體措施,為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以及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識字寫字;能力提升;具體措施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于基礎性漢字的學習已經有一些基礎,但是對常用漢字的識字寫字能力還十分有限,需要教師明確小學二年級識字寫字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接受能力的現(xiàn)狀,通過課堂內外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一、學生識字寫字課程的目標
教師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的首要前提是明確學生識字寫字課程的教學目標。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幫助教師有效開展教學,使得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寫字課程的教學有的放矢,使得教學效率最大程度地提升。
(一)夯實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
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的最基礎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打好未來學習的基礎。學生未來學習都是基于漢字的基礎上展開的,只有在小學階段學習好漢字,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才能使學生在未來學習中通過語言關卡,使學生未來的學習在語言漢字方面暢通無阻。
(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動力
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一般是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學內容之一,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對語文科目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識字寫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體會語文科目、語文知識的魅力,引導學生培養(yǎng)對語文科目的認同感,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動力。
(三)增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的最根本、最本質目標,就是增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漢字的復雜、多變,漢字書寫的美感以及漢字讀音的不同所代表含義的不同,并且,同樣的漢字可能代表不同的含義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二、提高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具體措施
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和學習以及課堂下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fā)學生對識字寫字的興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識字寫字教學的興趣。
例如,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對比賽之類的教學方式比較敏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漢字聽寫比賽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趕超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識字寫字學習的興趣。
(二)課堂上提升學生對漢字識別和書寫的了解
小學生對漢字識別和書寫的了解,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序展開。提升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基礎就是要提升學生對漢字識別和書寫的了解。
例如: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漢字的書寫、識別耐心進行多層次、高頻率的講解,來促進學生不斷了解漢字、認識漢字。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漢字方面的故事、漢字的演化等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漢字的認識。
(三)課堂下增強學生對識字寫字的練習
學生對漢字識別、書寫能力的提升只是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下不斷進行強化和練習,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課堂下學生的練習,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促進學生自發(fā)主動地進行練習和訓練,幫助學生識字、書寫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寫字的美觀性,促進學生對中華漢字美感的熏陶。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下漢字識別和書寫的練習時,可以與學生積極溝通,指導學生對漢字結構的不斷認識和深化了解,也可以教導學生使用字帖來規(guī)范書寫,不斷練習,從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在漢字識別和書寫方面的練習量,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四)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課本后面的《字表》
提高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使用字表,將字表中的300多個常用字認真進行識別和練習。此外,教師還要在學生漢字結構方面,對學生實行嚴把關,督促學生按照字表和字帖進行訓練,從而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教學要首先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在夯實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在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漢字的了解程度,增強學生對漢字書寫和識別的練習,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參考文獻:
王海玲.論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