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花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要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應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讓學生想說、敢說;其次要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有話可說;加強積累,奠定基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關鍵詞:口語交際;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061
一、引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所謂語文,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語言??梢?,語文是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薄霸诎l(fā)表方面,說和寫同樣重要?!庇纱丝梢?,說話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方面。語文課程改革將口語交際課單獨設立為一個學習板塊,其目的就是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解決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不足的問題。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啟示下,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二、消除心理障礙,讓學生想說、敢說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口語交際不敢說、不想說。究其原因,是學生的心理在“作怪”。影響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主要有畏懼心理、自卑心理、害羞心理、依賴心理等。這些心理障礙讓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敢主動發(fā)言、回答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只有幫助學生克服了這些心理障礙,才能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要消除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首先就需要有輕松、和諧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以便誘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與學生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其次,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應適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只有讓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激起學生追求的信心和意念,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學口語交際《小小新聞發(fā)布會》時,筆者先激趣導入:“新聞每天發(fā)生,視角各有不同。歡迎各位小記者光臨我們崗西小學四年級新聞發(fā)布會的現場,作為主持人,我感謝大家的到來……”寬松、和諧的交際環(huán)境有了,但發(fā)言的寥寥無幾。然后,筆者改變策略,身兼數職:主持人、評論員、記者,融入到學生中間。學生一看筆者說了這么多有趣的新聞還發(fā)表了評論,他們的畏懼、害羞、依賴沒有了,都紛紛舉起小手搶著發(fā)言:有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有關于出行安全的,有關于舍己救人的……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訓練,同時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有話可說
新大綱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睂W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的實踐中培養(yǎng)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1. 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
語文是生活的映射,語言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越是緊密,越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活動中聯系生活,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被激活,他們的口語表達自然能暢所欲言、情真意切。
2. 利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
傳統的說話訓練,一般是教師出示題目或某一句式讓學生訓練,其結果往往是學生煞費苦心也難以達到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如果學生的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學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就會有表達的欲望。利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 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對內容有趣、情節(jié)生動的課文猶為感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利用課文,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說一說,學生會其樂無窮,樂此不疲。如在教學《卡羅納》時,筆者讓學生任選一角色安慰失去母親的卡羅納;在學習《蝙蝠與雷達》時,要求學生分別扮演蝙蝠和雷達進行角色對話;在教學《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三個情境:送別、凱旋、迎候,讓學生分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再自由選擇一個角色演一演、說一說。這樣,讓學生成為故事中的主角進行體驗,也不失為是發(fā)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四、加強積累,奠定基礎
在口語交際時,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有的結結巴巴,有的無話可說,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體現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口語交際變得枯燥無味,口語交際課堂成了尖子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更多的學生則成了陪襯的綠葉。而出現口語交際課冷場的原因并不是課堂氣氛緊張,而是學生缺乏語言材料和生活材料的積累。使得原來有話可說的課堂變得無話可說,或是眾口一詞。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想法,首先必須注重平時的語言積累。語言是花朵,詞匯是花瓣。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才能在口語交際時口吐蓮花,妙語連珠。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加強詞匯的積累,學生詞匯的積累需要教師的要求引導與檢查鞏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認真對待學生的摘錄筆記,不僅要求學生摘抄課本中的好詞好句,還要摘錄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以備己用。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強的人是因為具有豐厚的知識積累,胸有成竹,欲發(fā)則處。我們應引導學生廣泛了解社會常識,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敝挥性谄綍r注重知識積累,才能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如魚得水、滔滔不絕。
總之,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朝夕可生、一蹴而就的容易事,它需要師生共同的長久努力,需要在不斷與人交往的實踐中逐步提高。教師要從平時的教學點滴做起,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多途徑地訓練,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適應現代社會交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注: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基礎教育教育教學論文。
(作者單位:安徽省樅陽縣官埠橋鎮(zhèn)崗西小學 24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