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玲
我們閱讀同學的記敘文,常會驚嘆于作者對于生活敏銳而深刻的思考和認知,稱贊說“這是有深度的寫作”,或者“有獨到的見地”,這是因為敘事的文字里流淌著作者思想的泉水,于是文字不再浮于情節(jié)的表面而有了生機。這是情節(jié)敘述過程中對事情追問的力量。追問引發(fā)思考,讓文字有了重量。
但是淺嘗輒止卻是我們不少同學作文寫作中長期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還記得那幅著名的漫畫,畫中的主人公挖了許多口并,希望找到水源,可是一次次都沒有成功,只得扛起鍬失望地放棄。殊不知在眾多的井中,許多只要再多挖一鍬,那口井就會噴涌出不絕的泉水。許多淺嘗輒止的記敘文往往不缺“挖井”的精彩,缺的就是最后挖透土層的那一鍬。這,就是敘事中的淺嘗輒止。
記敘文寫作中的淺嘗輒止不僅不利于作者通過寫作對生活進行再認識,從而提升對生活的感悟,它使作者錯失了生活在具體的事件中所給予的智慧與感動;它還不利于讀者在閱讀中準確、深入地理解文本,正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它讓人無法獲得閱讀的美感和啟迪。
那么,記敘文寫作中如何避免淺嘗輒止的毛病呢?下面以一位同學寫作記敘文《好奇>的經(jīng)過來說說怎樣“深挖”作文素材的價值,升格作文的主題。
[失誤原文]
好奇
劉照
生活中的奧秘有很多,我們只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就能時時發(fā)現(xiàn)生活的奧秘。但是,有時候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卻未必是我們想要的。(開篇即點題,并能設置懸念。引出事件的敘述。)
小時候,我們在吃了黃爺爺許多又紅又甜的大蘋果之后,總是莫名其妙地產(chǎn)生一個怪念頭:那些掛在枝頭上的青蘋果一定比紅的更好吃!要不然,他咋總舍不得摘下來給我們吃呢,這個念頭像個小精靈,時時撩撥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坐立不安,還無端地把那青蘋果和《西游記》里吃的人參果聯(lián)系起來。(對“我們”心理的描寫真實并充滿趣味,可見作者并不缺敏銳的知覺和想象力。)
為了嘗一回音蘋果,我約幾個小伙伴從圍墻上翻了進來。那青蘋果青翠欲滴,在微風中搖頭晃腦。小峰摘下一個就要吃,我馬上制止他,示意出去后再慢慢品嘗。我們各摘了七八個時,被黃爺爺發(fā)現(xiàn)了。(用詞生動,“搖頭晃腦”形象地寫出“我們”眼中青蘋果的憨態(tài)與可愛??梢娮髡卟⒉蝗奔氈碌纳钣^察與細膩的寫作文筆。)
他看著那剛被擰下來的青蘋果,惋惜得直叫,還說:“你們,你們——說這,說這一”我是聽不懂他說的話,更不懂得他的具體意思,大概是生氣了吧。就這樣,他背著手踱步,重復著這個話。過了一會兒,他不走了,也不說了,只是看著我們,不斷地搖頭,點頭…真是的,不就是幾個——噢,不,幾十個青蘋果還真是蠻多的。(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極力刻畫人物,頗為生動??梢娮髡卟⒉蝗比宋锩鑼懙慕?jīng)驗。)
我們逃也似的跑回家,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就是一大口?!芭蓿蕖庇至⒖桃幌伦油铝顺鰜?,太難吃了。原來青蘋果的味道就是這樣的,唉,并不像人參果,真是不值得啊。雖說滿足了好奇心,但卻落了一個賊的印象,青蘋果可真不好吃。不過,我到底還是嘗到了青蘋果的滋味,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事情的敘述過程完整,結(jié)果交代得很清楚。并且照應了文章開頭,首尾呼應??梢娮髡卟⒉蝗庇洈⑽膶懽鞯臄⑹履芰?。但是,這樣的結(jié)果好嗎?合適嗎?)
看來,好奇害死貓還真有道理,好奇心未必有好收獲啊。自那以后,我對什么事都充滿新奇感。感謝這次“青蘋果事件”,是它給了我一種特有的經(jīng)驗——凡事都感到新奇,都要親自去探個根底。(文末點題,想提煉作文主題,提升作文認知的層次??梢娮髡卟⒉蝗睂懽饕?guī)律和素材處理方法的認知。但是,主題的提煉是否恰當、合適?)
[失誤探究]
這篇作文敘述了因好奇心而引起的一次偷青蘋果的事情,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首先,文章思路清晰,敘事完整。從開始的引入與鋪墊,到“偷青蘋果”事件的敘述、總結(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能首尾扣題呼應,使文脈貫通。成為整體。其次,文中敘事能夠抓住重點,著重敘述了“偷”的過程。描寫頗為出彩。如寫青蘋果的“搖頭晃腦”。寥寥數(shù)語,傳神地寫出了蘋果在“我們”眼中的可愛,表現(xiàn)出“我們”想品嘗的急切心情;又如寫黃爺爺發(fā)現(xiàn)“我們”后的言語和動作,生動、細膩。第三,能夠有對素材深入思考的意識。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作者沒有在事情敘寫完結(jié)后就立刻收尾結(jié)束,而是進行了思考:“自那以后。我對什么事都充滿新奇感。感謝這次“青蘋果事件”,是它給了我一種特有的經(jīng)驗——凡事都感到新奇,都要素自去探個根底?!钡?。主要問題卻也是出在這一點上,作者思考的意識并沒有真正轉(zhuǎn)變?yōu)橛行У乃伎夹袆?,因為他犯了淺嘗輒止的錯誤,他的思考是淺層次的表面化思考。
淺嘗輒止在作文寫作當中,通常表現(xiàn)為就事論事,敘事總是流連于表面的熱鬧,簡單的情節(jié)幾乎就是作文的全部,作者不能夠靜下心來在事情的展開過程和結(jié)局中去感悟生活內(nèi)在的溫度和厚重。簡單點說,就是淺嘗輒止的記敘文寫作對作文素材缺乏思考與分析,作文主題膚淺甚至缺失。這樣的作文自然不能成為一篇好文章?!逗闷妗返氖д`因此也就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一、作文主題缺乏提煉,就事論事,淺嘗輒止。文中作者反思素材,得出的感悟是:“原來青蘋果的味道就是這樣的,唉,并不像人參果,真是不值得啊,雖說滿足了好奇心,但卻落了一個賊的印象,青蘋果可真不好吃?!笔冀K都糾纏在“青蘋果的味道”上。淺嘗輒止,忽視了對事件中更有價值的東西的發(fā)掘。其實,只要多對事件的發(fā)展進行追問,我們就會得到真相。比如:黃爺爺為什么不送給我們青蘋果?我們的好奇心帶給我們的僅僅是青蘋果的酸澀?循著內(nèi)容,我們可以不難體悟出青蘋果背后的東西:黃爺爺?shù)纳屏肌阗|(zhì)。好奇心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了美的事物——這一主題是多么深刻且能打動人!
二、作文主題的挖掘忽視了事件中的重要元素,甚至游離于情節(jié)內(nèi)容之外。一是提煉主題時,只見青蘋果卻無視黃爺爺,所以只品出青蘋果的酸澀卻不能感受黃爺爺?shù)纳屏?、質(zhì)樸,這是典型的淺嘗輒止;二是文末的感悟(“凡事都感到新奇,都要親自去探個根底”)脫離敘事內(nèi)容似套話,如同萬全油一樣,可以“涂抹”在任何事物上;甚至更有莫名其妙、無關主題的插科打諢:“好奇害死貓還真有道理,好奇心未必有好收獲啊。”
所以,扣住作文內(nèi)容,通過追問,深挖敘事要素與情節(jié),是這篇作文升格的關鍵。
[升格展示]
好奇
劉照
生活中的奧秘有很多,我們只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就能時時發(fā)現(xiàn)生活的奧秘。但是,有時候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卻未必是我們最初想要的。不過,我們得到的往往比我們一開始時想要的要多。(篇首點題,留有更大的懸念。)
小時候,我們在吃了黃爺爺許多又紅又甜的大蘋果之后??偸悄禺a(chǎn)生一個怪念頭:那些掛在枝頭上的青蘋果一定比紅的更好吃!要不然,他咋總舍不得摘下來給我們吃呢?這個念頭像個小精靈,時時撩撥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坐立不安,還無端地把那青蘋果和《西游記》里的人參果聯(lián)系起來。于是,再吃紅蘋果時就覺得不那么甜也不那么香了,甚至,心里還有了一點點的埋怨:黃爺爺竟然不給我們幾個人參果吃(這里的描寫為后文認知的轉(zhuǎn)變和深入做了必要的鋪墊,并形成對比,可以突出“好奇”帶給我們的收獲。)
為了嘗一回青蘋果,我約了幾個小伙伴從圍墻上翻了進來。呀!那青蘋果青翠欲滴,從稠密的枝葉間一簇簇地露出來,正在微風中搖頭晃腦。好像一只只活潑可愛的人參娃娃?!叭藚⒐?,人參果!“真像!”“一定很好吃!”我們七嘴八舌地小聲議論著。靈巧的小峰搶先攀上虬曲伸展的樹枝,伸手摘下一個青蘋果,張口就要吃。我連忙制止他:“等會兒,別學豬八戒!”伸手往外指,示意他出去后再慢慢品嘗,“細品才能吃出味道,不能這樣就囫圇了。不料。我們各摘了七八個時。被黃爺爺發(fā)現(xiàn)了。
他看著那些被擰下來的青蘋果,惋惜得直“噴——噴——”,還說:“你們,你們——說這,說這——”我是聽不懂他說的話,更不懂得他的具體意思,大概是生氣了吧,但卻嚇到了我們。只見他背著手任那棵蘋果樹前步重復著這個話,卻并不罵我們。過了一會兒,他不走了,也不說了,只是怔怔地看著我們,好像從我們身上看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搖頭,又點點頭,然后又怔怔地望向樹……真是的,不就是幾個——嗔,不,幾十個青蘋果還真是蠻多的。
我們卻趁機逃也似的跑回各自的家,進了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僅剩的一個青蘋果,上去就是一大口?!迸蓿蕖庇至⒖桃幌伦油铝顺鰜?,太難吃了。原來青蘋果的味道就是這樣的,唉,并不像人參果。這時。我似乎知道了黃大爺為什么只送給我們紅蘋果,剛才又為什么會那樣。(情節(jié)敘述更注重了細節(jié)的刻畫,不僅突出了人物,還增添了真實感。)
正一個人懊悔著,卻聽見屋外有人說話:“劉老師,這些個蘋果給小照!”卻是黃爺爺?shù)穆曇?,“那哪成?總是吃您的?!卑职终f?!皼]事,沒事!剛摘得的紅果子,甜。我也吃不了那么多。再給別院的送一些?!啊澳恰Vx謝,謝謝!”(補充再送蘋果的情節(jié),與前文照應,和我們的行為形成對比。進一步突出人物的善盤。)
我到底還是嘗到了青蘋果的滋味,滿足了好奇心,可我卻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羞愧的我恨恨地再咬向青蘋果,卻似乎不再那么酸澀,竟有絲絲的黃爺爺說的甜沁入嘴里,滲進心肺。我想,我品到的可不只是青蘋果的滋味呢!我忍不住跑出屋子:“黃爺爺,對不起......”
卻見黃爺爺回過頭來,臉上露出了微笑。(點題巧妙。言不盡而意更幽,一切都在不言中。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青蘋果的滋味?“可不只是青蘋果的滋味”,或許還有自己成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