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唐詩》中的唐代女子妝飾考

      2016-05-14 08:39:24劉麗
      文學教育 2016年7期
      關鍵詞:發(fā)式全唐詩

      內(nèi)容摘要:文章將《全唐詩》與唐代時世妝、發(fā)式、面妝相結合,分析再現(xiàn)艷麗華美、大膽開放的唐代妝飾形象,同時發(fā)掘唐代詩人含蓄、美刺、傳情等審美觀念,為研究《全唐詩》和唐代妝飾文化提供寶貴資料。

      關鍵詞:全唐詩 唐代時世妝 發(fā)式 面妝

      一.《全唐詩》中對時世妝的概述

      時世妝為人們所熟知,主要是因白居易的《時世妝》(第427卷)。元稹也在《恨妝成》(第462卷)寫到:“曉日穿隙明,開帷理妝點。傅粉貴重重,施朱憐冉冉。柔鬟背額垂,叢鬢隨釵斂。凝翠暈蛾眉,輕紅拂花臉。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最恨落花時,妝成獨披掩?!边@些詩歌反映了時世妝的風采,在發(fā)式、化妝等方面體現(xiàn)出豐富艷麗的特色。

      二.花樣繁多的發(fā)式

      唐代婦女發(fā)式豐富,花樣繁多。《全唐詩》中出現(xiàn)的發(fā)式約有20種。

      1.云髻。劉方平《新春》(第251卷):“眠罷梳云髻,妝成上錦車。”云髻,如天上云朵,發(fā)式卷曲。

      2.反綰髻。將頭發(fā)攏至腦后,挽成發(fā)髻后反挽于頭頂。顧況《險竿歌》(第265卷):“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p>

      3.螺(佛)髻。和凝《宮詞百首》(第735卷):“螺髻凝香曉黛濃”。形似螺殼的發(fā)式,有單螺髻、雙螺髻之分。雙螺髻是未婚女子的發(fā)式。

      4.雙髻(鬟)。閻選《謁金門》(第897卷):“雙髻綰云顏似玉,素娥輝淡綠?!彪p髻式樣也有多種,一般是少女或婢女發(fā)式。女孩兒出嫁前將頭發(fā)分兩股,從正中分開,各扎成一結,把剩下的頭發(fā)挽起編入耳后頭發(fā)內(nèi),這樣使兩個辮子分垂耳旁。

      5.三角髻。挽有三個發(fā)髻的發(fā)式。如李白《上元夫人》(第181卷):“磋峨三角髻,余發(fā)散垂腰?!?/p>

      6.鴉(丫)鬟。未婚女子或婢女發(fā)式,頭上丫角和雙鬟的并稱。如李白酬《張司馬贈墨》(第178卷):“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yǎng)之懷袖間?!碧拼幽暧讜r多梳丫髻,成年后改梳丫鬟,出嫁時改為發(fā)髻。

      7.寶髻。章孝標《貽美人》(第506卷):“寶髻巧梳金翡翠,羅裙宜著繡鴛鴦?!币虬l(fā)式上綴有金釵、步搖、簪子、玉蟬等飾物,得此稱。

      8.插梳髻。因發(fā)式上插梳子得名。如崔涯《嘲李端》(第870卷)“獨把象牙梳插鬢”,提到了這種發(fā)式,一般用金、銀、犀、玉、牙等不同材料做成。

      9.高髻。高聳在頭頂?shù)陌l(fā)式,又稱“峨髻”。劉禹錫《贈李司空妓》(第365卷)“高髻云鬟宮妝樣”等詩句中提到高髻。

      10.墮馬(倭墮)髻。唐代李賢注引《風俗通》解釋:“墮馬髻者,側在一邊?!币卜Q“倭墮髻”、“墜馬髻”?!度圃姟樊斨卸啻翁岬剑缋钚馈毒徃栊小罚ǖ?33卷):“二八峨眉梳墮馬?!碧拼鷾赝ン蕖赌细枳印罚ǖ?91卷):“倭墮低梳髻,連絹細掃眉?!?/p>

      11.叢髻。唐代婦女的一種發(fā)式。把頭發(fā)自兩鬢掠至頭頂向后分股梳挽成一叢髻,髻內(nèi)以亂發(fā)為襯,梳成高髻,額發(fā)下垂及目i。元稹《夢游春七十韻》(第422卷):“叢梳百葉髻,金蹙重臺屨。”

      12.盤桓髻。將頭發(fā)掠到頭頂合為一束盤旋而成的發(fā)式。吳融《個人三十韻》(第685卷):“髻學盤桓綰,床依宛轉成。”

      13.鬧掃妝髻(鬟)。唐代中晚唐時流行的一種蓬松、重疊繁復的發(fā)式。張氏《夢王尚書口授吟》(第868卷):“鬟梳鬧掃學宮妝,獨立閑庭納夜涼?!?/p>

      14.椎髻。將頭發(fā)束于頂結成椎形的一種髻。將頭發(fā)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后,在扎束后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于頭頂或兩側。白居易《時世妝》(第427卷)中有:“圓鬟無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p>

      15.花鬟(髻)。發(fā)式中用花簪妝飾的發(fā)式。李端《雜曲歌辭妾薄命三首》(第24卷):“憶妾初嫁君,花鬟如綠云。”

      此外,《全唐詩》中還提到“挑鬟”、“鳳髻”,“小鬟”等,有些形制不詳,不作贅述。

      三.香濃艷麗的面妝

      唐代婦女面部化妝,一般七個步驟為:一敷鉛粉、二抹胭脂、三畫眉黛、四染額黃或貼花鈿、五點面靨、六描斜紅、七涂唇脂,在《全唐詩》中均有描述。

      1.鉛粉、胭脂

      唐代婦女化妝時鉛粉、胭脂并用,當時最流行的就是濃艷的“紅妝”?!度圃姟分袑t妝的描述很多,如李白《浣紗石上云》(第184卷):“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

      唐代除了流行紅妝外,還有白妝、碎妝、啼妝等。

      酒暈妝,先用白粉敷面,在兩頰抹上濃重的胭脂,如酒后紅暈,也叫“暈紅妝”、“醉妝”?!度圃姟穼Υ擞忻枋觯缯捕厝省队噙w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第761卷):“柳腰舞罷香風度,花臉妝勻酒暈生?!?/p>

      桃花妝,先用白粉敷面,在兩頰抹上淡淡的胭脂,呈淡粉色,艷若桃花。韋莊《女冠子》:“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飛霞妝,先在面部涂上薄薄的一層胭脂,然后再用白粉罩之。另外,還有將鉛粉和胭脂調(diào)到一塊兒,變成檀紅,即淺紅色,然后敷于面頰。也稱“檀妝”,多為中老年婦女的面妝。徐凝《宮中曲二首》(第474卷):“檀妝惟約數(shù)條霞?!?/p>

      白妝,以白粉敷面,不涂胭脂的妝式。如白居易《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江岸梨花》(第437卷):“最似墉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啼妝,白居易《時世妝》(第427卷)中描述:“妝成盡似含悲啼?!碧鋳y即面部不施胭脂白粉,烏膏注唇的妝式。

      2.眉式

      唐代眉式豐富多樣,所用材料多用己經(jīng)加工成型的螺黛,用時直接蘸水勾畫。明代楊慎著的《丹鉛續(xù)錄》卷六中載:“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薄度圃姟分胁环μ拼鷭D女眉式的生動描繪,如:

      八字眉,又名鴛鴦眉,形狀似八字的眉式。如李商隱《蝶三首》之三(第539卷):“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p>

      遠山眉,又稱小山眉,用淺黛畫成的眉式,因色如遠山得名。如徐鉉《夢游三首》之三(第754卷):“南國佳人字玉兒,芙蓉雙臉遠山眉?!?/p>

      柳葉眉,形似柳葉,近眉心之處寬闊,眉梢尖細的眉式。如白居易《長恨歌》(第435卷):“芙蓉如面柳如眉”。

      月眉,也叫卻月眉,新月形狀的眉式。如羅虬《比紅兒詩》(第666卷):“詔下人間覓好花,月眉云髻選人家?!?/p>

      桂(闊)葉眉,也稱蛾眉,形狀短闊,顏色較濃的一種眉式。如江妃《謝賜珍珠》(第5卷):“桂葉雙眉久不描”。

      拂云眉,杜牧《送李群玉赴舉》(第523卷):“古人別來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p>

      黑煙眉,相傳唐代婦女多為青黛眉,自從畫黑眉的楊玉環(huán)得寵后,眾人爭畫黑眉。ii徐凝《宮中曲二首》(第474卷):“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p>

      3.染額黃或貼花鈿

      額黃,又稱“鵝黃”、“鴉黃”,用黃粉涂在額頭上,通過染畫涂黃,也可以用膠將以黃色材料做成的薄片貼在額上,崔液《踏歌詞》之一(第54卷)中有描述:“翡翠貼花黃。”

      染額黃可以用黃色將整個額部涂滿,也有的僅涂一半兒,在《全唐詩》中都有體現(xiàn),如:吳融《賦得欲曉看妝面》(第687卷):“眉邊全失翠,額畔半留黃?!迸狎拧读υ~詠篙水濺妓衣》(第597卷):“半額微黃金縷衣”。最美的就是用黃粉在額部描繪花蕊紋飾,如司空曙《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瑰花寄徐侍郎》(第292卷):“露濕凝衣粉,風吹散蕊黃?!?/p>

      花鈿,“將硬紙、金箔、魚腮骨、螺鈿、螺蜓翅、云母片以及翡翠等剪成花樣,用呵膠粘貼于額頭或雙頰的婦女面飾?!眎ii也稱花子或媚子,它是將剪好的花樣貼在額前眉心處的一種化妝方式?!度圃姟分杏胁簧倜枋?。如張泌《烷溪紗》(第898卷)“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鈿金縷鎮(zhèn)眉心?!?/p>

      4.面靨

      面靨,是用胭脂或顏料點于面頰或?qū)⒔鸩?、翠羽等剪成花樣粘貼于雙頰的面部妝飾。面靨的形狀最初多為兩個圓點兒,后來式樣越來越多,有各種花卉的形狀,俗稱“花靨”,溫庭筠《歸國遙》(第891卷):“粉心黃蕊花靨,黛眉三兩點?!边€有金黃色小花的“黃星靨”,也稱“星靨”,杜審言《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第62卷):“斂淚開星靨,微步動云衣?!秉c于嘴角兩邊的酒窩處的,稱為笑靨。溫庭筠《菩薩蠻》(第891卷):“繡衫遮笑靨,煙草黏飛蝶?!?/p>

      5.斜紅

      斜紅,完全是一種特殊的妝式,即在太陽穴處,用胭脂畫一彎新月狀或傷痕狀的紅痕。如元稹《有所教》(第422卷):“莫畫長眉畫短眉,斜紅傷豎莫傷垂?!?/p>

      6.唇脂

      唐代涂唇的口脂制成管狀,同現(xiàn)在的口紅相似。唐代婦女以嬌小濃艷的櫻桃小口為時尚,如李賀《惱公》(第391卷):“注口櫻桃小”。點口紅的式樣有很多,如有淺紅色唇脂“檀口”,如毛熙震《后庭花》(第895卷)“歌聲慢發(fā)開檀點,繡衫斜掩”;“朱唇”,如岑參《醉戲竇子美人》(第201卷):“朱唇一點桃花殷”。

      《全唐詩》中對唐代時世妝、發(fā)式和面妝的形象描寫,反映了唐代妝飾的開放性、和諧性、多樣化、個性化等特點,展示了唐代女子流光溢彩的形象,表達了對女性的欣賞和贊美,為人們研究《全唐詩》和唐代化妝和發(fā)式文化提供寶貴資料。

      參考文獻

      [1]馮學禮,薛鴻鵬.全唐詩[Z].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增訂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第193頁.

      [3]李芽.中國歷代妝飾[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4]徐頌列.唐詩服飾詞語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第243頁.

      注 釋

      i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增訂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第193頁.

      ii李芽.中國歷代妝飾[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第82頁.

      iii徐頌列.唐詩服飾詞語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第243頁.

      本文為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全唐詩》服飾圖考,立項號:2014413。

      (作者介紹:劉麗,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發(fā)式全唐詩
      《全唐詩》中的汴河人文風物
      江蘇地方志(2024年5期)2024-01-01 00:00:00
      戲曲扮相的“變”與“?!薄獜那宕撩駠呐影l(fā)式與旦角容妝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7:16
      啟發(fā)式提問
      詩情畫意:唐代女子的發(fā)與飾
      西部學刊(2019年3期)2019-05-15 06:18:14
      淺析清代后宮嬪妃妝飾
      魅力中國(2018年51期)2018-04-08 09:09:34
      淺析清代漢族女子發(fā)式造型對當代發(fā)式設計的影響
      西部皮革(2018年5期)2018-02-15 07:36:47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發(fā)式
      百科知識(2017年7期)2017-04-19 08:24:22
      清編《全唐詩》對《樂府詩集》的因襲與改編
      江淮論壇(2017年2期)2017-03-30 16:34:27
      徐安貞仕途與詩歌初探
      唐代箏曲的風格及其美學意蘊
      藝海(2015年4期)2015-11-02 16:02:56
      原阳县| 包头市| 囊谦县| 法库县| 禹城市| 苗栗县| 新蔡县| 油尖旺区| 平遥县| 阳曲县| 丰镇市| 黑山县| 通辽市| 察哈| 贡觉县| 四会市| 五峰| 都兰县| 武汉市| 柳江县| 昆明市| 洞口县| 济宁市| 长白| 凤阳县| 长阳| 上虞市| 葵青区| 彰化市| 新化县| 临桂县| 墨竹工卡县| 渝中区| 湖北省| 延安市| 长沙县| 栖霞市| 泸水县| 同江市| 东兰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