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闡明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從閱讀語篇的主要方法、理解語篇的主要方法、閱讀理解題目設置的類型三個方面,探討了培養(yǎng)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以期對高中英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4-0068
外語教學要貫徹國家教委《高中英語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的方針。閱讀既能獲取大量新的信息,開闊視野,增進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風俗習慣、社會文化,提高興趣,又能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聽、說教學容易受到人員、設備、材料、環(huán)境等的限制,寫作中需要運用大量的詞匯、句型以及主題,而閱讀可以作為有力的補充,潛移默化,相互促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寫能力提高的關鍵。
全國高考英試題中,閱讀理解部分內容多、分值大。這一部分得分多少既能反映出學生的詞匯、語法知識,又能直接影響學生英語成績能否及格或得高分。因此,科學指導學生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的聽、說、寫能力至關重要,掌握正確的閱讀理解方法能使學生做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閱讀語篇的主要方法
閱讀材料體裁多樣、內容新穎,不但可以是故事、寓言、歷史、人物傳記,還可以是科普小品、動、植物知識、天文、宇航和地理知識、新聞報導、社會讀物以及圖表、漫畫、通知、廣告等。運用恰當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閱讀速讀,更充分地利用時間解決問題。
1. 略讀(面式讀法)
略讀即粗略地閱讀全篇。學生讀完一篇英語文章以后,能確定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態(tài)度和傾向性,并能對文章的主要觀點作簡要的分析和評論。這是為掌握大意梗概或為探求是否需要進一步閱讀所用的方法。
2. 跳讀(點式讀法)
這是一種為尋求特定細節(jié),放棄大部分無關內容,只注意有關的某一點或某幾點的閱讀方法,即利用句子中詞組意群作為加工單位訓練閱讀能力,就能完整地理解意群所表述的意思,進而理解句意。
3. 細讀(線式讀法)
細讀即仔細、逐行地閱讀,甚至進行分析語言特點等,以掌握語篇的全部內容。
根據材料不同的題材和難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故事、人物傳記等內容具體,難度較低,可略讀;通知、廣告等只需把握基本信息,時間、地點、要求等,可跳讀;社會科學等內容有時抽象,難度較大,可細讀。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三者結合,如先細讀,再根據設置的題目略讀、跳讀,找出具體信息解決問題。
二、理解語篇的主要方法
在閱讀中要教會學生通過詞語、句子和段落整體來認知,理解和接受語篇表達的信息,正確解決問題。
1. 明確詞義
在閱讀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注重辨認一詞多義、同義詞、反義詞、詞的搭配能力以及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為理解掃清障礙。生詞過多無疑是閱讀理解的一大障礙。
2. 分析長句
在閱讀理解材料中,有時一段話是一個句子,有時一段中會出現(xiàn)幾個長句。盡管這種句子所占比例不大,但理解難度大,會影響對整體意思的把握。教師應指導學生識別這種句子各成分之間的句法關系,先找出主體部分,即主謂部分,再分析其他補充部分,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插入語等;同時指出句子語序方面的一些變化等。幫助學生減少難點,使句子變得容易理解。
3. 抓住中心
引導學生抓住篇段的中心思想,找出主題句。英語中的主題句通常在語篇之首,少數在語篇末尾或中間。主題句的意思比較概括,不涉及具體的事實。另外,還要注意語篇中的基調,找作者對該主題所持的觀點和對讀者的期望。
三、閱讀理解題目設置的類型
熟悉閱讀理解題目類型,有益于學生從各方面理解文章內容——主題思想、細節(jié)內容等;熟悉文章結構——總說分說、分說總說、總分總等。閱讀理解題目設置的類型主要有:
1. 主旨大意題
這類題目主要問語篇的中心內容,常常出自首段或尾段。如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等。
2. 細節(jié)理解題
它涉及到語篇的細節(jié)內容。如The underlined word“it”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refers to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to the diary?等。
3. 推斷判斷題
回答這類題目要運用段落的基本觀點,做出符合邏輯的推斷。如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等。
4. 詞義猜測題
猜測劃線單詞或句子的意思,其意思在劃線部分前或后做出了解釋或說明。如The underlined part/word “XXX” in paragraph 2 can be best replaced by . The underlined part/word “XXX”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 .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上方法,科學指導,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鞏固語言知識,逐步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作者簡介:李映濤,男,甘肅省靖遠縣第二中學,中學高級教師,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學歷。
注:本文系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自主金項目;立項編號:NBEB12-1524;課題:英美文化知識對中學英語教學成效的輔助性研究。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二中學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