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熙彥
摘 要:古希臘文學中有豐富的女性形象,其中涵蓋了大量的女性命運悲劇,而女性的命運悲劇則大多來源于不幸的愛情與婚姻,以悲劇的方式展現(xiàn)著命運的決定論。文章想通過分析其中的女性的悲劇事例,即她們所遭受的愛情悲劇、婚姻悲劇與母性悲劇角度,解剖其中折射出來的現(xiàn)實社會中女性悲劇的實質(zhì)。
關鍵詞:希臘神話;悲??;女性
中圖分類號:I1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087-02
希臘神話產(chǎn)生于原始氏族社會中,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是人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希臘神話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在各部落流傳了幾百年,它是希臘文學的源泉與精神所在,影響了希臘乃至整個歐洲文學架構(gòu)。悲劇源于古希臘,由酒神節(jié)祭禱儀式中的酒神頌歌演變而來。尼采將悲劇的這種情緒稱為“痛苦之后的快感”,它的精神效果是使人萌生更大的希望和更多的力量,是在體驗悲劇的背后,“通過它的毀滅,得以領略在太一懷抱中的崇高的原始藝術快樂”。①希臘神話中的悲劇是古希臘悲劇題材的最主要來源,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死账购蜌W里庇得斯三人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希臘神話中的悲劇,而古希臘悲劇是整個西方戲劇的起源。因此希臘神話中的悲劇故事對后世的悲劇創(chuàng)作有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起到了開創(chuàng)先河之作用。希臘神話中的悲劇多為命運悲劇,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沖突和不可避免的不幸災難帶有鮮明的宿命論色彩,不可抗拒也無可更改,本文通過分析其中的女性的悲劇事例,來分析其悲劇形成的根本原因,以及給予我們的現(xiàn)代反思。
一、希臘神話中的女性悲劇
(一)愛情悲劇
希臘神話中的神的顯著特點就是與人同形同性。宙斯———掌握著一切權力的最高天神,也像人間的男子一樣處處留情,只不過他的多情卻讓太多女性得到了悲劇的命運。伊娥是古希臘國王伊那科斯的女兒,她白皙可愛,美貌驚人。在為父親牧羊時得到了宙斯的傾慕,宙斯占有了伊娥并將她變成了一頭非常美麗的小母牛。當宙斯善妒的妻子天后赫拉知曉小母牛就是貌美的伊娥時,讓宙斯把她當作禮物送給自己,然后派長著一百只眼的阿耳戈斯嚴密地看守伊娥。伊娥被阿耳戈斯用一根粗繩拴住脖子,只能發(fā)出哞哞的叫聲。她吃著青草樹葉,喝著不潔凈的污水,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伊娥的命運就這樣被一場本不樂意的愛情轉(zhuǎn)變成了一出悲劇。雖然后來宙斯讓赫耳墨斯將伊娥解救出來,但是赫拉依舊不放過她,她讓牛氓叮咬伊娥,難忍痛苦的伊娥只得逃亡,最終漂洋過海來到了亞洲,她跪在奧林匹斯山下向天神與天后發(fā)出哀嚎,乞求寬恕。于是赫拉讓伊娥變回了人形,但她并沒有從心底寬容伊娥,她派野蠻的庫埃特人搶走了伊娥的兒子,于是悲情的伊娥又再次踏上漫無目的而凄苦悲慘的尋子之路。這就是伊娥,一個沒有做錯任何事的美麗善良女子被無端變成了一只母牛,遭受著作為牲畜的悲慘待遇和牛虻的叮咬,痛苦地奔波到全世界去找尋自己的兒子。而這一切不過源于她對于婚姻與愛情毫無選擇的權利,不過因為她沒有辦法對不愿意的感情說不,就遭受了如此悲劇的命運。這就是女性的命運悲劇,不能主宰的婚姻,難以承受的背叛,低下的地位和毫無選擇的權利。古希臘文學中女性的另一個心理特質(zhì)是她們對男性的依賴,處處以男性為中心。
(二)婚姻悲劇
古往今來在文學作品中,女性的愛情與婚姻往往承載了太多的不幸與束縛。美狄亞是希臘神話中科爾喀斯王國擁有魔法的公主,她的父親埃阿特斯擁有一件被世人覬覦的稀世珍寶——金羊毛。一天,忒薩利亞王子伊阿宋來到科爾喀斯國提出索取金羊毛的請求,伊阿宋的堂堂舉止和英雄氣概贏得了美狄亞深深的愛慕。美狄亞挺身而出幫助伊阿宋成功地取到了金羊毛。在美狄亞決意與伊阿宋回希臘的返程中,為了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她甚至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并將其分尸拋入海中來躲避追兵?;氐揭涟⑺蔚膰液?,美狄亞又助伊阿宋向搶占他父親王位的叔父復仇。美狄亞為了愛情的瘋狂與毫無保留的付出卻只讓她體會到了幾年的甜蜜,在歲月的雕琢流逝下伊阿宋愛上了科任托斯國的公主,想將美狄亞和兩個可愛的兒子逐出王國。而背棄也徹底激怒了大膽殘忍的美狄亞,她先用沾滿劇毒的錦袍和皇冠毒死了公主和國王,后強忍心痛用利刃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并決絕地拒絕了伊阿宋想親自掩埋兩個兒子尸首的請求,乘著龍車將兒子的尸體永遠地帶走了。美狄亞瘋狂的愛和熾烈的心在婚姻里并沒有得到回報,她的復仇是殘忍的但更是悲劇的。美狄亞為了愛情拋棄甚至砸毀了一切,最后成為棄婦,她還有屬于自我的尊嚴嗎?難怪美狄亞慨嘆:在一切有理智,有靈性的生物當中,我們女人算是最不幸的了。一個在愛情、婚姻、家庭中無法取得對等的感情交流與回報的女性,是難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的。面對這種不幸,無奈的女人能做什么呢?極大的可能就是促使其某些性格特點突出,譬如過分的嫉妒,甚至因此誘發(fā)殘忍的報復行動。
二、女性悲劇原因
(一)地位弱勢
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男子逐漸在勞動強度大的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危險性大的海上貿(mào)易中成為主要承擔者。于是取代了婦女在生產(chǎn)領域中的主導地位,而婦女則開始主要從事紡織、炊煮和生育兒女等家務勞動。正是這一變化使父權社會一步步開始建立。人們在生產(chǎn)中所處地位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在分配社會產(chǎn)品中的不同地位。男子成為社會生產(chǎn)的主要力量、財富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其權力地位大大加強。而父權思想認為女人是“他者”,并將之置于次等地位以維持男性的優(yōu)越,進而達成維持父權制的目的。 “母權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雹诙鞲袼惯@句話精辟地道出了導致古希臘女性命運及品性特點的最深刻的社會原因。古希臘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很低下。女性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尊重,難以決定或者左右自己的命運。古希臘社會中的一項重要風俗即是認為真正的愛情只能產(chǎn)生于男性之間,而女性不過是作為性與生殖的工具。這樣的社會風俗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由想象產(chǎn)生了神話中那些貌美的邦國公主或平凡女子的悲劇命運。在男權社會中,女性通常處于弱勢地位,承擔著男性的罪孽過失,社會對女性既剝奪女性應有的權力,又對她們加上重重的男權道德法規(guī)束縛,在男性與女性同樣有過失時,女性卻要遭受更為嚴重的苦難,女性命運結(jié)局應為男權殉道是男性悲劇家在觸及到男女不平等現(xiàn)象,以悲劇性的體驗從生活層面升華到殉道的精神層面,從而加強了悲劇的凈化道德心靈功效。
(二)生理與性格弱勢
不可否認的是在愛情的維度里,女性總是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西蒙·波伏娃說的不錯,“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③女性的依賴心理一旦形成,它便又會促成其品性的其他的方面,譬如前面所說的性情上的嫉妒和殘忍以及品德上的不忠或完美,并進而最終決定她們的命運。大多女性天性的專一以及對于愛情的執(zhí)念是驚人的也是令人感動的。她們愿意付出也甘心付出,一心一意。她們對于婚姻十分忠貞,對于愛情始終忠于自己的信念。美狄亞何必一意孤行地將命運之舟只托付給了伊阿宋?最直接的原因來自于生理,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差異釀成了女性悲劇的命運。柏拉圖曾說:“婦女在數(shù)量上超過男子的程度相當于她們本質(zhì)按長處不如我們男子的程度。 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女子是軟弱的,發(fā)育不完全的人。應該說這兩位古希臘哲學家關于女性“本質(zhì)” 和“發(fā)育”方面的論斷是有一定的合理的內(nèi)核的。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如出一轍,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也曾說:“女人因其靈魂纖弱,身體虛弱的先天缺陷而必須服從于男人”。我們當然可以肯定地說:女性的“發(fā)育”并非不完全,身體虛弱也決非一種“缺陷”,“本質(zhì)”上的“長處”也未必不如男子—這一點是早已被生物學的研究所證實了的。但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差異確實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且正是這種差異迫使女性從與男性的對峙中敗下陣來,因而也才有了故事中女性不幸的婚姻與婚姻中的不幸。
(三)現(xiàn)代反思
朱光潛先生說“悲劇總是有對苦難的反抗。悲劇人物身上最不可原諒的,就是怯懦和屈從?!雹茈m然古希臘神話距今已有數(shù)千年,但不愿承認的事實是即使在今天女性的地位與權利在某些地方仍在遭受著不同程度的侵害。在面對悲劇的愛情與婚姻時,她們?nèi)匀簧硖幦鮿荩辉诿鎸Σ恍业脑庥鰰r,她們的權利難以得到全面的實現(xiàn);在面對殘酷激烈的競爭時,她們體會著太多不平等的待遇。古希臘悲劇中的克里泰里斯特拉、美狄亞、安提戈 涅等女性對命運的反抗呈現(xiàn)出來的命運結(jié)局更具悲劇性,她們的命運結(jié)局是為爭取人權反抗后導致的悲劇性命運,作為男性悲劇的祭供,她們對命運反抗是男性悲劇家對女性爭取人權的審美反思。從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克里泰墨斯特拉、美狄亞、安提革涅的命運結(jié)局可知人權之崇高,她們?yōu)?人權的命運反抗具有特定的社會意義,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已形成的社會制度秩序是以犧牲損害婦女地位和利益為前提,她們受到許多社會習俗的束縛,喪失了應有的人權和生命價值,而悲劇家同情婦女,萌生了人權思想。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出古希臘神話中女性所遭遇的不幸與悲劇的命運,實際就是現(xiàn)代女性在某些時候仍然會面對的不幸與不平的縮影。而這也啟迪著我們現(xiàn)代人更加積極地去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去保障女性這一弱勢群體,去完善與健全女性權利機制。希臘神話中女性的命運悲劇在如今看來仍極具現(xiàn)代意味與價值,仍值得我們積極思考與解決。
所謂“命運”,不過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規(guī)律及自然與社會的法則,即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限定。神話實則反映了古希臘人真實生活狀態(tài)。但是即使在希臘神話中具有宿命論色彩的故事都以悲劇的形式結(jié)尾。通過希臘悲劇,我們看到希臘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命運、品性,不僅是由她們本身獨特的生理、心理因素決定的,更是由她們所處的社會和時代決定的。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進人奴隸社會,這是偉大的歷史的進步,同時,它也“開辟了一個一直繼續(xù)到今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發(fā)展是通過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壓抑而實現(xiàn)的?!雹莨畔ED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命運、品性正是這種“痛苦和受壓抑”的寫照。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边@些悲劇的故事以一種悲壯的美震撼且影響了我們,美好而崇高的東西遭受毀滅毫無疑問地給予了人們心靈以震撼,引起深重的思考與發(fā)問,也引起對社會現(xiàn)實更加有益的改變。
注釋:
①孔方誼.淺析希臘神話中女性悲劇的本質(zhì)[J].科技信息,2009(34):505-506.
②李姣婷.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悲劇性與現(xiàn)代人的生存境遇[J].學理論,2014(05):163-165.
③張嵐.“神諭”的不可逆轉(zhuǎn)——希臘神話傳說特征探析之二[J].西安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2(01):66-69.
④趙方瑜.“命運悲劇”——探究中國古典文學與希臘神話的共同話題[J].作家,2014(04):129-130.
⑤祁冉.淺析希臘神話中的兩性悲劇[J].名作欣賞,2015(0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