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鳳 華建平 張雙霞 王邦茂 劉艷迪
摘要:目的 探討功能性胃腸?。╢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F(xiàn)GID)患者中不同消化道癥狀與睡眠質(zhì)量、情緒障礙的關(guān)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918例FGID患者進行臨床癥狀(功能性胃腸病問卷調(diào)查)、睡眠質(zhì)量(PSQI)、情緒調(diào)查(PHQ-4、SAS、SDS)。結(jié)果 FGID患者中睡眠異常、情緒障礙、焦慮、抑郁總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4%、64.6%、44.3%、47.6%。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綜合征、餐后飽脹不適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睡眠異常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1.1%、45.3%、61.9%、26.6%;焦慮為40.2%、23.6%、31.9%、16.4%;抑郁為43.8%、23.1%、35.3%、17.6%;情緒障礙為63.1%、40.3%、56.5%、23.2%。結(jié)論 FGID不同臨床癥狀,對應的睡眠和情緒障礙發(fā)生率不同。上消化道癥狀對睡眠質(zhì)量、情緒存在影響,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以餐后飽脹不適綜合征最為明顯。
關(guān)鍵詞:功能性胃腸病;睡眠質(zhì)量;情緒障礙;多中心
FGID是一組表現(xiàn)為慢性或反復發(fā)作以胃腸道癥狀為主的綜合征,診斷FGID必須排除消化性潰瘍、胃腸道腫瘤等器質(zhì)性疾病。發(fā)病年齡多在 20~50歲。在胃腸門診中發(fā)生率為42%~61%。FGID患者存在心理障礙,常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昏、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我們采用多中心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消化科門診就診符合FGID診斷的918例患者進行現(xiàn)場填寫調(diào)查表,以了解FGID患者中不同消化道癥狀與睡眠質(zhì)量、情緒障礙的關(guān)系。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多中心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消化科門診就診符合FGID診斷的918例患者進行現(xiàn)場填寫調(diào)查表。對符合FGID患者進行PSQI睡眠質(zhì)量量表、PHQ-4 患者情緒問卷、Zung 氏焦慮量表、Zung 氏抑郁量表填寫。入選標準:年齡18~65周歲,本次入選前1年內(nèi)行胃鏡或B超檢查,無胃或肝膽胰器質(zhì)性疾患,符合FGID羅馬Ⅲ診斷標準。
1.2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采用SPERAMAN相關(guān)分析,組間差異分析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一般情況分析:918例FGID患者,女576例,占62.7%;男342例,占37.3%,患者平均年齡(49.87±11.49)歲,病程(10.54±12.10)月。
2.2全部918例FGID患者中,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分別為679例(74%)、593例(64.6%)。焦慮、抑郁分別占437例(44.3%),511例(47.6%)。既有睡眠障礙又有情緒障礙占511例(55.7%),只有一項障礙占250例(27.2%),既無睡眠障礙又無情緒障礙占157例(17.1%)。
2.3全部FGID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870例(94.8%),腸易激綜合癥占340例(37%)。既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又有腸易激綜合癥占292例(31.8%)。餐后飽脹不適為742例(80.8%),上腹疼痛綜合征531例(57.8%),既有餐后飽脹不適又有上腹疼痛綜合征403例(43.9%)。
2.4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綜合征、餐后飽脹綜合征、腸道易激綜合征合并睡眠障礙為653例(71.1%),χ2=10.310,416例(45.3%),χ2=12.535,568例(61.9%),χ2=13.427,244例(26.6%),χ2=1.358。焦慮為369例(40.2%)4,χ2=24.898,217例(23.6%),χ2=6.143, 293例(31.9%),χ2=36.852,151例(16.4%),χ2=0.001,抑郁為402例(43.8%),χ2=13.011,212例(23.1%),χ2=29.776,324例(35.3%),χ2=24.059,162例(17.6%),χ2=0.000,。情緒障礙為579例(63.1%),χ2=27.801,370例(40.3%),χ2=14.230,519例(56.5%),χ2=48.423,213例(23.2%),χ2=0.898。經(jīng)χ2檢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綜合征、餐后飽脹不適綜合征均對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情緒障礙存在影響,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未發(fā)現(xiàn)罹患腸易激綜合征對焦慮、抑郁、情緒障礙存在影響(P>0.05)。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不同類型的FGID之間常存在癥狀重疊。FGID患者上消化道癥狀確實對睡眠質(zhì)量和情緒障礙問題存在影響,且精神心理因素、睡眠障礙在FGID癥狀及癥狀重疊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FGID不同亞型中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發(fā)生率亦不同,其中以餐后飽脹不適綜合征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的發(fā)生率最高,與國外研究相符[1]。
FGID是生物-心理-社會綜合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FGID是一種個體生物行為系統(tǒng)的紊亂,應當有針對性對整個個體生物行為系統(tǒng)進行調(diào)節(jié),而不是單純對癥治療。機體對應激事件反應中出現(xiàn)最早、最權(quán)威的客觀體驗是睡眠障礙。異常睡眠可引起胃腸疾病,并與胃腸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
睡眠障礙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睡眠障礙,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某些睡眠障礙已被證明導致神經(jīng)認知障礙等認知能力下降, 行為異常、記憶力下降、信息處理能力降低。FGID與睡眠障礙之間,存在著一種負面的相互促進作用[2]。
經(jīng)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證實精神心理異常在FGID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顯示心理治療對FGID具有一定療效[3]。合并心理障礙的FGID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情緒障礙對FGID的機制可能為:①皮質(zhì)一邊緣系統(tǒng)傳導調(diào)節(jié)異常。②腦一腸軸機制,F(xiàn)GID患者存在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內(nèi)臟高敏感和動力異常,特別是精神刺激對內(nèi)臟的反應增強。③5-羥色胺假說,研究顯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可改善FGID的癥狀,顯著降低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本研究說明面對FGIDs,不能單純行癥狀治療,要積極關(guān)注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及情緒障礙,尤其對餐后飽脹不適綜合征更應提起重視,使FGID患者得到及是準確的診斷與治療,大幅度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減輕家庭與社會經(jīng)濟負擔,從總體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Piriyapong K1,Tangaroonsanti A, Mahachai V,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mpacts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ailand[J].2014,15(24):10887-10891.
[2]Futagami S1, Shimpuku M, Yamawaki H ,et al .Sleep disorder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future therapy[J].J Nippon Med Sch,2013,80(2):104-109.
[3]Aucoin M, Lalonde-Parsi MJ, Cooley K. 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11):1-11.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