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霞
摘要:目的 觀察復方木棉花洗劑對治療嬰兒濕疹的療效。方法 選擇濕疹患兒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外用復方木棉花洗劑治療,比較2組療效。結(jié)果 觀察組及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和90%,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觀察組痊愈43例(717%),對照組痊愈38例(633%),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jié)論 復方木棉花洗劑治療嬰兒濕疹療效確切、安全可靠,易于接受,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嬰兒濕疹;復方木棉花洗劑;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8-0096-02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它的病因比較復雜。中醫(yī)認為,濕者,土氣運化之津液也[1]。嬰兒濕疹與脾胃運化失司,內(nèi)蘊濕熱或是乳食內(nèi)滯不消而形于肌肉皮膚之外。隨著患兒生活環(huán)境,飲食條件的不同,濕疹表現(xiàn)也呈現(xiàn)多樣性。其臨床表現(xiàn)多為紅斑、水皰、瘙癢、搔抓、疼痛。嬰兒因濕疹奇癢而導致難以入睡,出現(xiàn)哭鬧不安的情況。嬰兒濕疹病情發(fā)展快,容易惡化,也容易反復發(fā)作,所以應及時合理地診治,不能延誤。但因為嬰兒是在生長旺盛時期,疾病容易恢復且不易形成慢性過程。目前臨床治療主要采用外用的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軟膏和注射針劑,其副作用大,令許多家長難以接受。因此,結(jié)合嬰兒濕疹的發(fā)病機理、辨證特點,以及發(fā)病群體的生理特殊性,采用復方木棉花洗劑局部濕敷治療嬰兒濕疹,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同時克服給嬰兒喂藥的不便和困難,更能解除家長們對激素用藥的擔憂?,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所選120例均為本院門診病例,確診為嬰兒濕疹。設(shè)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齡2月~1歲,平均(04±012)歲;病程<1周70例,1~2周34例,3周~4周16例。病變部位發(fā)于頭面部84例,肢體屈側(cè)28例,泛發(fā)全身8例。患兒一般情況及生長發(fā)育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類、爐甘石洗劑外涂濕疹,口服撲爾敏,病情較重時采取輸液治療。觀察組外用復方木棉花洗劑治療,比較2組療效。洗劑藥物組成:木棉花5朵,苦參15 g,艾葉10 g。每劑加水800 mL煮沸后,將藥液用紗布濾去藥渣后傾入浴盆,置洗劑溫度于35℃~38℃,為嬰兒濕敷頭面部,接著進入浴盆沐浴全身,每次15~20 min,每天1次。療程:療程1周,電話隨訪并記錄起效時間,皮損變化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痊愈:皮疹完全消退,患兒無搔抓,無反復;有效:皮疹明顯消退,患兒無搔抓,消退過程有反復;無效:皮損及癥狀無好轉(zhuǎn)。
2 結(jié)果
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 護理方法
對于嬰兒濕疹的家居護理,最重要的是皮膚護理和飲食護理。其中皮膚護理,要注意洗澡的水溫為36℃~38℃,使用中性無刺激的沐浴露或者僅用溫水清洗。清洗過程中,由于嬰兒皮膚嬌嫩,加上濕疹導致皮膚黏膜受損,因此要注意動作輕柔。其次是要保護皮膚破損部位,及時給嬰兒修剪指甲或戴小手套,防止其撓抓。衣著方面,應選擇質(zhì)地綿柔、寬松、干凈的純棉類衣服,不要過暖,包得嚴實會令濕疹惡化。尿不濕應及時更換,保持皮膚干爽。
飲食護理方面,應盡量母乳喂養(yǎng),當疾病痊愈后,母親也要注意,不能食用雞蛋蛋白、魚、蝦、牛羊肉、牛奶等富有高蛋白的食品。對于人工喂養(yǎng)嬰兒,若是奶粉導致濕疹,應及時更換奶粉。喂養(yǎng)時,可適當升高沖奶粉溫度,以減少致敏因素。在喂養(yǎng)輔食方面,應注意清淡飲食,忌肥甘油膩,生冷食品及富有高蛋白的食品。每天可幫助嬰兒順時針摩腹5~8 min,促進脾胃運化,有助于疾病康復。
4 小結(jié)
嬰兒濕疹的治療,首先應祛除病因。嬰兒濕疹與脾胃運化失司,內(nèi)蘊濕熱或是乳食內(nèi)滯不消所致。濕疹雖形于外而實發(fā)于內(nèi)[3]。考慮到嬰兒肌膚嬌嫩,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本實驗中,采用性味平和的藥物,主藥木棉花性味甘、淡;歸肝脾經(jīng)。有清熱利濕、解暑,治療瘡毒、濕疹的功用;用木棉花為主要成分,能調(diào)理脾胃的疏泄,對癥于脾胃運化失司的嬰兒濕疹。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于 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等;艾葉則味苦,性溫,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更可以祛濕止癢[4]。3種藥物合用,藥性溫和,對于嬰兒皮膚刺激少。此外,所謂諸痛為實,諸癢為虛[5]。嬰幼兒的表達能力不強,所以不能很好地分出是痛還是癢。因此,單純口服中藥的效果不明顯。然而,運用洗劑濕敷外用的方法,能直接促進皮膚對藥物的吸收,迅速緩解患兒的瘙癢,疼痛癥狀。對比采用外用的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軟膏和注射針劑,其副作用之大的治療,復方木棉花洗劑起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彭予益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54-56
[2]趙炳南,張志禮簡明中醫(yī)皮膚病醫(yī)學[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172
[3]曾世榮活幼心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3-54
[4]孫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32-47
(收稿日期: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