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艷?オ?
[摘要]學校的德育工作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初中生的個性特點,采取形式多樣、寓教于樂、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方式,創(chuàng)新改革德育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同時,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營造文明健康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實現學生德育生活化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生德育生活化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40089
初中德育生活化主要是將德育理論及訓練與生活進行緊密聯系,將教育深入至初中生的實際生活之中,從而深化初中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此外學??刹捎秘S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來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灌輸式教育模式,德育生活化教育更是能夠通過道德規(guī)范讓學生有更為真實的內心感悟,不再局限于理性的學習,升華為感性的認知。并通過開放式的交流來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當前初中德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初中德育教學偏離生活軌道
由于初中階段是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特征都會有明顯變化,但當前我國初中的德育教學存在嚴重偏離生活實際的情況,這就使師生、生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而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成長需求,使學生對德育學習失去興趣。
(二)初中德育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教師在德育課程的教學中,習慣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這已經明顯不符合當前的教學需求。德育教學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想品德,但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學視為一種既定的課程,通過教學大綱來強硬地將知識點傳輸給學生,這使學生對課程缺乏積極性,由于沒有教學模式的枯燥單一,使學生無法在這個關鍵的成長時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三)初中德育過于依賴學校培養(yǎng),家庭和社會缺乏關注
對于初中生的品德教育,學校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及三者的配合。由于學生長期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家庭的道德氛圍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家長卻忽略了這個問題,由于平時留給孩子的時間很少,家長與孩子也缺乏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教育過于依賴學校,這也造成現今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
二、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措施建議
(一)德育生活化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在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通過科學積極的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增進課堂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可以將德育教學內容滲透入生活案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之中。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提升自身道德品性,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內容,同時加強認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來達到德育生活化的目的,讓學生能夠在活動和案例中獲得贊同感,學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加強初中德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創(chuàng)新德育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只是局限于課堂,可以通過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學??梢越M織帶領學生參與一些志愿服務活動,如義務植樹活動、學習雷鋒活動、參與社會公益募捐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來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服務的意識,進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還可以充分展現出自己的風采,并實現與社會的更多接觸,德育可以更立體地被學生所接受。
(三)社會及家庭要擔負起責任,重視德育
家庭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心健康起關鍵作用,而學校這一系列的德育都需要與社會、家庭教育進行結合。學??梢酝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的形式來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并幫助家長科學合理地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道德品質。營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需要家長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心,通過自身的態(tài)度來影響孩子;家長要善于發(fā)現孩子的興趣點和志向,并鼓勵孩子自由成長和發(fā)揮,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促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初中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初中生的德育需要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創(chuàng)新改革德育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在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而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關注,可以為學生營造出文明健康的文化環(huán)境。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實現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毛謙余.德育生活化的實施途徑與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2(34).
[2]潘忠偉.德育生活化與語文學科生活化的整合思考[J].求知導刊,2015(8).
(責任編輯 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