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清
摘 要: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要愛學生,就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坝讼扔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就要用真情去關心學生,熱心地幫助學生。細微之處見真情,我始終堅信,愛能傳遞,當教師真誠地付出自己的愛心,收獲的必定是學生更多的愛。古人講:“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全班的學生都認為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那你就成功了。
關鍵詞:班主任;愛心;智慧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06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家長和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倍加呵護?!边@種呵護就是愛。的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個稱職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愛學生,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
自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放在我的書桌上。每次讀后,我都一次又一次地反思自己的工作。 “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認為一名教師、一位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要真情地關護孩子,熱心地幫助孩子。細微之處見真情,我始終堅信,愛能傳遞,當教師真誠地付出自己的愛心,收獲的必定是學生更多的愛!有的老師說,有些學生就是不可愛,我沒有辦法去愛他們。是的,教師不是神,不可能真心喜歡每一個學生,但是最起碼你要做出喜歡他、重視他的樣子。學生在意你的學識,但更在意你對他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甚至會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如果全班的孩子都認為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那么你就成功了!
我班有幾個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父母離婚的單親家族孩子、無父無母的孤兒、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兒童,這幾名學生成績很差,我所要付出的心血很更多。其中有一個叫張茂盛的男孩,他的姐姐身患重病,而且很難治好,現(xiàn)在已花了20多萬。父親離家出走,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著這個家,一年有半年時間在省城給他姐姐看病,孩子多數(shù)時間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奶奶對他的學習抓得緊,但畢竟奶奶年老體衰且沒有文化,管教不了他,上課、上操、路隊都特別自由散漫,沒有紀律性,作業(yè)也不能按時完成,發(fā)給他的作業(yè)本不是丟了就是弄爛。我經(jīng)常把他叫到辦公室,和他談心。我告訴他,“你是男子漢,是家里的頂梁柱,更是全家的希望?!庇捎诩彝ケ容^貧困,他的吃、穿、用等方面都比別的孩子差一些,我就買了一些文具,每當他有進步的時候,獎勵給他……就這樣,慢慢地他變了,變得遵守紀律愛學習了,上課非常積極的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奶奶來接他的時候,拉著我的手說:“老師,真讓你費心了,我們茂盛回家說,老師對我太好了,我得好好學習了,要對得起老師。孩子變得懂事了,全虧了您呀。”聽了這話我心里很高興,感受到了作為老師的幸福!是的,當班主任很累,很累,有的時候還會很煩心,但是,當你走上講臺,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聽到學生家長對你的感激之語,你是累且快樂著的!
教師不僅要愛學生,還要讓學生學會愛。先從愛同學、愛家人,愛身邊的小動物開始。前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上課了,可是教室里還是亂糟糟一片,因為孫喜晨把在學校門口買的蜜蜂帶到教室來了。以前也有同學帶過,我三番五次地強調過,但仍有一些膽大包天的同學偷偷地帶。這時,我想,學生為什么要買蜜蜂?因為他覺得好玩,他沒有把蜜蜂當做一個生命看待。于是我就給學生講了蜜蜂釀蜜以及給果樹傳粉的知識,學生似有所悟,明白了蜜蜂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我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對于我們的朋友,我們卻把它關在一個小小的盒子里,作為玩物,如果這樣對你,你會有什么感受?”學生們很激動,紛紛說,放了它!以后再也不買蜜蜂了,不僅自己不買,還要勸其他同學也不要買。劉浩同學甚至義憤填膺地譴責賣蜜蜂的人。由于蜜蜂事件,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是我卻很欣慰,因為我讓學生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與呵護。
班級無小事,事事皆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有愛心,還應具有捕捉教育契機的能力,它是一切教育智慧和機智的藝術結晶。每周一的國旗下的講話都是很好的德育內容,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是注重形式,并沒有認真地去體會。因此,每次升旗儀式結束后,我和學生總要圍繞國旗下講話的內容進行一次討論,通過討論,升華認識,把這些認識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我還留心觀察學生的思想動向,與學生談心,因勢利導進行教育。因此,我們班的學生特別樂學、善學,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特別強。
活動是教育內容的載體,單憑空洞的說教,學生不會感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心理,低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每學期我都會組織幾次有特色的班會,和幾次獨具特色的小隊活動。每次設計活動時,我都把“給每個同學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作為活動的目的。每天早上,我會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登上講臺進行個性展示;愛綠護綠活動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動手種一盆花,讓綠色走進教室。長期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正是由于這種能力,去年6月份素質教育展示活動中,我班學生表演的情景劇《感恩的心》獲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從這次活動中,我深切感悟到:只要你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只要你善于挖掘,學生的身上就會迸發(fā)出無窮的潛力!
我常在想,教育到底是什么?是愛?是奉獻?是責任?如果時光匆匆流逝,多年后我們的學生也能穿越時間的千山萬水無限感激地記起了我們,那我們就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我是一個平凡的教師,二十余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不圖名利,不計得失,就是因為這是愛的教育,是我無悔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汪國真.汪國真抒情詩賞析:熱愛生命[M].海天出版社,1994.
[2] 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