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兵
【摘要】有人說:一個漢字就是一首詩,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謎……然而,文字畢竟是枯燥的書寫符號。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不像動畫片、聽故事那么有趣,尤其是低年級階段,教師需花大量時間進行識字教學。根據課標的要求,學生必須要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但曾有專家提出在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單調的識字會使兒童很快感到疲憊,失去學的興趣。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在積極探索識字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探索出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方式方法,但效果各異,利弊共存。于是我在教學中嘗試著充分利用各種識字方法的優(yōu)勢,進行優(yōu)化組合,形成一套能為不同層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所接受,盡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其潛力的識字教學套餐。結合教學研究和實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識字教學進行有效優(yōu)化。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教學優(yōu)化
一、借助形象思維,在嘗試中自主識字
低年級學生正式形象思維的最佳時期,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根據每個漢字的特點,運用編謎語,編口訣等方式識記生字。如學習“貴”字,小朋友說:“小寶貝踩到一條小青蟲,小青蟲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貴字上面的蟲字沒有一點。”學生發(fā)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不僅生字學得津津有味,還加深了自己對生字的印象,又鍛煉了說話能力。
二、結合已學過的熟字,在以“熟”帶“生”中復習鞏固
新知識的獲得往往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同樣,學生認識新字的過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利用兒童已經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采取加加、減減、換換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隨機識字。如“京”與“涼”、“繞”與“曉”、“領”與“鄰”等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進一步鞏固了舊字,可謂一舉兩得。
三、引入各種游戲,在活動中快樂識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七、八歲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根據學生特點和新教材的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在教學中采用生動活潑的游戲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玩”的快樂,在有意識的“玩”中調動記憶的熱情,從而使識字教學既充滿趣味,又效果良好。在校本教研中、外出培訓和觀摩活動中學到了許多的教學游戲,我也根據所學內容,對一些常見的游戲進行優(yōu)化組合,設計游戲活動:開火車、手拉手、交朋友、摘蘋果、釣魚、穿衣戴帽、猜謎語、說兒歌等,并在教學中進行大膽的嘗試,盡可能通過游戲讓學生的“眼、耳、腦、手、口”一起并用,使低年級識字教學變單調的讀、重復的寫、機械的識記為有情趣的讀、有滋有味的記、有感有觸的實踐,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識字。
四、利用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系生活經驗識字
社會生活處處都是識字的課堂,墻壁上的標語、宣傳語、廣告語、商店招牌、食品包裝等均是學生識字的好教材。為了拓展學生識字的時間和空間,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見字就認,不會就問”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學會識字。
例如教學“喝”和“渴”,“喝”和“渴”容易混淆,學生常常誤寫成“渴水”和“口喝”。此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平時,你為什么會口渴?”“喝水要用什么來喝?”在分析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生漸漸找到了答案。有的說:“因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會口渴?!庇械恼f:“口渴了,所以‘渴字左邊有三點水?!?/p>
五、重視課外閱讀,多種方式促進識字
小語理事長崔巒強調指出:識字提倡“兩條腿走路”:一是課內,二是課外。課外識字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出教材,走向課外,把引導學生讀語文教材外的書籍當作一項重要活動來抓,促進學生提高識字能力。
1、利用《同步拓展閱讀》識字?!锻酵卣归喿x》是很好的識字憑借,我們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指導學生閱讀,鞏固學過的生字,學習新的生字。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交流識字收獲。有的學生在一周內就能學到并記住七八十個生字。
2、讀背古詩識字?!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低年段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50首,我們將其分解到兩個年級去背,其中一年級20首,二年級30首。學生每周讀背一首古詩。每讀會一首古詩,都能認識三五個生字。在簡單了解詩的意思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邊背邊加上動作,興趣盎然,無意中又學到了幾個生字。
3、讀其他學科教材識字。思想品德、科學、音樂、健康安全教育教材,圖文并茂,深受學生喜愛。引導學生自主地閱讀這類書籍,能在提高思想認識,掌握科學知識的前提下擴大識字量。
4、讀課外書籍識字。課標中對課外閱讀有明確要求,第一學段課外閱讀要在5萬字以上。廣泛閱讀能讓學生多方面得到收獲,低年級學生多閱讀還能更好地鞏固識字效果。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不但能汲取書中的精神營養(yǎng),而且能多多識字,一舉兩得。
六、提倡自主探究,進行合作識字
“授之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漁,使人終身受益?!睂W生是學習的主體、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合作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生字。首先是讓學生獨立識字,先請學生讀讀生字的讀音,再給生字“找朋友”組詞或用自己喜歡的詞說話,再想想自己怎樣識記這個字,然后合作識字。同桌先互相認認自己認識的字,對同桌說“悄悄話”,讀出其所示生字。然后自己下座位找朋友,出示自己準備好的生字卡,讓朋友讀出該字的讀音。最后小組長組織一起識字??梢浴伴_火車”,抽讀生字,可搶讀,抽生字卡,可輪流當小老師,組織“猜謎語識字”等游戲幫助識字。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全員參與識字。小組合作學習完生字后,讓學生全班交流,用自己喜歡的字組詞或說話,還可以介紹自己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對于學生是否掌握了生字,也可用各種游戲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例如可以“摘蘋果”、“轉大轉盤”等。在這個識字過程中,學生全身心投入,發(fā)現了識字規(guī)律,掌握了識字方法,既照顧了中等生又滿足了優(yōu)等生的超常發(fā)揮;同時也使學生潛力得到開發(fā),主體性得到凸現,個性得到張揚,創(chuàng)造性得到激發(fā)。
七、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識字教學
1、看視頻,賞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chuàng)設樂學的情境。如人教實驗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秋天的圖畫》是一篇看圖學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點,描繪秋天的田野美景。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課前結合課文內容特別攝制田野景色,配之活潑的鋼琴聲),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對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2、出示聲旁,繁衍新字。針對低年級學生識字記憶較快、回生也快的特點,教師可采用舉一反三的練習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別讓學生以這些字為母體,繁衍出另一字。屏幕顯示兩個文字框,上面是母體字,下面是新產生的字。設計動畫,等學生說出新的字,移去形旁,電腦給予鼓勵:“太棒了,還有嗎?”學生熱情高漲,思緒活躍?!鞍汀狈毖艹觥鞍帧⑴?、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請、清、睛、晴”等字。這樣的鞏固練習,擴大了識字量,又促進了自學能力的形成。
總之,根據教材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優(yōu)化識字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識字方法主動去識記生活中的漢字,在漢字王國里自由飛翔,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許多奇跡。這也就是優(yōu)化識字教學方法帶給我們神奇的功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