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張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36-01
如今的學生不再一味地視教師為絕對的權威,不會再唯唯是諾,也不會把學習看作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們的學習動力輕了,學習興趣淡了,學習積極性低了。所以,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局面: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懨懨欲睡;教師把該講的都講了,測試時學生還是一頭霧水;課后讓學生回家復習,學生幾乎是左耳進、右耳出。如何能讓學生樂意去學、輕松地學、學有所得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引"情"入勝。
學習既是一種行為參與,也是一種情感心理體驗。情感是影響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發(fā)出濃厚的興趣。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所以,小學課堂中教師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根據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到既不違背他們的天性,又能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盡可能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氛圍,設法使學生享受積極的情感體驗, 從而達到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加學習的自信心。
小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正在成長發(fā)育中的小學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采用各種有效策略進行情感滲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樂意學習
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就會"愛屋及烏",也會喜歡你這門功課,就會更努力地去學習,這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方面。在經濟發(fā)達的當今社會,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
記得某學期,我中途接任六年級畢業(yè)班。第一次上課,還沒到教室就聽到鬧哄哄的一片。說話聲、打鬧聲、笑聲、歌聲……有幾個調皮的學生甚至還在講臺上跳舞,完全聽不到上課的鈴聲!我剛想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但轉念一想,我換了一種方式。我笑瞇瞇地走上講臺,拉住那幾個想跑回座位的學生,親切地問:"你們是不是在跳江南style 啊?這個舞蹈現在很熱門哦。什么時候表演給老師看看?"他們先是一愣,然后就興高采烈地答應了。我立刻答應他們圣誕節(jié)的時候舉行一個party,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全班一起跳江南style。他們興奮極了,那節(jié)課也上得順暢極了,沒有一個人不認真聽課的。此外,還要注意課后多和他們談心,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以取得他們的信任。班上有幾個女孩子就很大方地和我談論她們對異性朦朧的好感情緒。我也以過來人的身份幫她們分析、解決問題,她們對我更加信任了。一旦學生把你當成了朋友,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就會更濃,勁頭就會更足。他們經常笑著說:"老師,既然我們是朋友,我們不會讓您難過的。我們會努力學習,爭取最好的成績。"聽到這樣的話語,我怎么能不欣慰、感動呢?用愛心播撒的教學,收獲的將是高效的成果。
2.采用有趣的游戲教學,讓學生的喜歡學習
游戲教學的實質是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操練變成充滿趣味性的各種活動,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它把語言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娛樂活動中,既可以改變教學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兒童的求知欲,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樂"的作用。
為了減輕低年級學生對英語這門外語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與學生熱情的打招呼后,我馬上設計了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大鯊魚游戲。學生一看到老師在黑板上畫一條大鯊魚都興奮得不得了,學生完全忘記了我們是剛認識,師生關系馬上拉近了。游戲中教師與學生競賽,小組之間競賽,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參與,并積極回答問題,怕回答遲了又要前進一步,而被鯊魚吃掉。下課后小孩還對這個游戲意猶未盡。
學生在游戲中獲勝,既激活和肯定了學生的原有知識,使教學能順利進行。同時,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的學生也會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輕松而有趣的事,即"我能做到,我會成功",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游戲的過程還滲透了合作學習的情感教育,達到讓學生增強小組合作意識。游戲結束時,我不是簡單地給學生評出勝負,而是從學生的小組合作程度來給予評價,特別注重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感、表現行為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參與游戲的樂趣,以達到滲透情感的最優(yōu)化。
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訴我們:"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目中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我們的課堂不需要刻意的嘩眾取寵,她需要的是真實地關注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教師應當讓學生在富有情感的課堂中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多元化地駕馭課堂,讓課堂重新成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成長的搖籃。"情"可以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力量,讓學生學得輕松自在、大膽自信,從而凝聚成課堂教學無窮的魅力,師生的生命也在充滿激情活力的課堂中得到滋養(yǎng)、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