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忠
“龍二哥,幫我推薦一個條莢很長的白豇豆嘛,我們種的品種總是嫌短了”?!皼]問題,雪龍王長度杠杠的,不怕你拿去PK哈”。
“龍二哥,金佰盛有沒有真正的白豇豆?我們這地區(qū)需要,面積不小哈”。 “雪龍王就白啊,不然怎么叫雪龍王呢……”
“龍二哥,把金佰盛肉頭厚的白豇豆品種給我推薦一個吧,肉不厚不要,免得耽誤我推廣”。“李總,您早說啊,雪龍王您盡管推了……”
這樣的電話,龍二哥每年不知要接多少,都接得順耳了??偟膩碚f就一句話:客戶需要長白胖的白豇豆推廣掙臉面,用戶需要長白胖的白豇豆掙錢錢。
二哥點豇,此篇來聊聊白豇豆的品比試驗。
龍二哥百度過白豇豆的詞條:白豇豆,豆角的一種,顏色比普通豆角白得多,較胖,長條狀。炒食時比青豆角和普通豆角難熟,適合燜燒。寥寥49個字,還帶標點,介紹得太少。
想要了解更多,那就聽龍二哥給你細細道來。白豇豆肉厚,好吃,不管是燜燒,還是作炒菜、干煸、煮稀飯、蒸干飯,都非常好弄。更可貴的是,在做菜時其他有色豇豆會使菜色不受看,而白豇豆卻不會“污染”鍋碗盤盞,為此深受消費者喜愛,栽培面積相應地也很大。長江流域多數(shù)地區(qū),從早春3月到立秋(8月8號左右)都可育苗或露地直播,且能夠有正常的收成。
金佰盛公司經(jīng)過多年培育,已經(jīng)正式推向市場的白豇豆成熟品種有雪龍王、雪利66。為了給市場提供優(yōu)質高產(chǎn)的新優(yōu)品種、滿足各位經(jīng)銷商的推廣要求、適應廣大用戶的種豇需求、驗證金佰盛公司的白豇豆的推廣價值,龍二哥在2016年7月3日進行了秋季白豇豆品比試驗,情況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藎 試驗材料
①天9,廣西桂林客戶供種;②漢白,四川成都客戶供種;③金耳白,湖南張家界客戶供種;④州白,四川成都客戶供種;⑤山九,湖南吉首客戶供種;⑥劍晶,湖南懷化客戶供種;⑦雪龍王,金佰盛種業(yè)品種。
?藎 試驗方法
育苗。試驗安排在金佰盛公司試驗農(nóng)場,土壤中性偏酸、肥力偏瘦、水分偏干。7月3日穴盤播種育苗,每穴播4粒,上覆基質,再覆蓋遮陽網(wǎng)。播后24 h見芽口,播后48 h嫩芽開始向下扎進基質,播后
60 h,子房被頂出土約3 cm,像是圣潔的天鵝,那苗床簡直就成了美妙的天鵝湖。播后72 h,初葉展出,播后96 h,真葉面積是子房的2倍,苗高6~8 cm。
移栽及試驗設計。因忙于其他試驗和生產(chǎn),7月11日定植高腳苗,黑地膜蓋廂,緩苗成活后每穴定苗3株。小區(qū)長12 m,寬1.5 m包溝。株行距
45 cm×65 cm。每小區(qū)50穴,隨機區(qū)組排列,設3次重復。
田間管理。定植后,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主要包括前期整枝、花期防蟲、干旱輕溜跑馬水、雨后引蔓上架、結莢輕追葉面肥等。
數(shù)據(jù)采集。8月8號第一朵豇豆花盛開,開始記錄,主要包括始花期、始收期、每次采莢數(shù)(含雙莢數(shù)、強弱對莢數(shù)、單莢數(shù))、產(chǎn)量以及條莢長度、橫徑、白度、整齊度、膨大速度,病蟲害發(fā)生情況等。
{2} 結果與分析
?藎 各參試品種的生物學特性
從表1可看出,參試7個品種的始花期前后持續(xù)3 d,差別不明顯。天9開花最早,也最早采收。各品種的分枝數(shù)無差別。始花節(jié)位區(qū)別明顯,天9始花最早,拖在廂壟的初莢卻較少;雪龍王、州白始花節(jié)位最低,初莢拖在廂壟最明顯;劍晶結莢則明顯偏中上層,以至于采收2次后,出差回來才看到結莢的同事堅稱劍晶最高產(chǎn),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生長勢方面,植株主莖和莢柄以天9和雪龍王最粗,山九、劍晶和州白最細。葉片大小及株高沒有明顯
區(qū)別。
?藎 各參試品種的商品性狀
產(chǎn)量方面,最早開始采收的天9,初次采收條莢數(shù)量極少,前期采收量最低,僅最中間一次采收數(shù)量第一;漢白、周白、山九和劍晶采收較晚,整個采收期采收量中等;金耳白采收后期采收量領先過一次;雪龍王的始收時間位居第2,采收前期和中期,其采收數(shù)量為第一,總產(chǎn)量明顯居高。
單株結莢數(shù)量體現(xiàn)品種的花芽分化能力,從表2可看出,雪龍王產(chǎn)量第一;天9 外觀商品性狀第2,但產(chǎn)量排名明顯靠后。
綜合商品莢的白度、厚度和莢形3個外觀指標來看,雪龍王第1,天9 第2;劍晶長度第1,其他指標不占優(yōu)勢;其他品種為中等。
在單莢質量和條莢膨大速度這2個隱形指標方面,雪龍王為第1,天9為第2。
對莢中的強弱莢現(xiàn)象,在產(chǎn)量偏低的品種中出現(xiàn)明顯少些。這是因為產(chǎn)量低、條莢少的品種,在同樣的肥力水平下,單莢營養(yǎng)充分,更易長成標準條莢;而高產(chǎn)的品種,條莢數(shù)量多,營養(yǎng)供應相對緊張,因此弱莢、單莢出現(xiàn)比例就相對高些。
?藎 抗病性
本次試驗,銹病等豇豆常見病害發(fā)生不明顯。可能與周邊近2 a未栽種過其他豇豆,土壤病害較少,參試豇豆均抗病性較強,育苗、移栽、緩苗、地膜覆蓋等措施到位有關。
{3} 小結
就本次試驗而言,雪龍王豇豆條莢長、莢色白、肉頭厚、結莢多,各方面性狀表現(xiàn)非常突出,總結就3個字:長、白、胖。為了在不同季節(jié)驗證品種的表現(xiàn)性及適應性,計劃在2017年早春,再進行白豇豆品種的對比試驗,屆時也將作出進一步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