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娜娜 張歡 張苗
摘 要 網頁設計課程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通過對該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現(xiàn)狀分析,對“引導式”課程教學進行了探索,分析其可行性,闡述了“引導式”課程教學的實施步驟,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
關鍵詞 網頁 設計 教學 探索
中圖分類號:TP393;G6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經濟時代,隨著網絡的普及和迅猛發(fā)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網頁設計制作課程應運而生。課程具有實踐性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明顯時代發(fā)展性等特點,要求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重在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需要,必須改進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入現(xiàn)代教學理念。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掌握網頁設計的精髓,具備綜合運用多種軟件工具進行網站開發(fā)與網頁設計的能力,成為授課教師值得探討的話題。本文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引導式”課程教學方法,對教學改革做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1網頁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員講授為主,學員練習為輔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的講解輔以學生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根據教材要點邊講授邊演示,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依葫蘆畫瓢。但教師面面俱到地教,學生卻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一旦讓學生自己開學設計網站,往往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難以開發(fā)實際項目。
1.2課時安排分散,教材內容落后
現(xiàn)階段,很多技術學校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網頁設計教學模式,即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分章節(jié)的講解知識點,而后進行實踐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普遍認為比較全面系統(tǒng),但常常達不到預期效果。主要因為:一是課時安排分散,60學時的課程需要學習一學期,戰(zhàn)績拉得比較長,每次課前復習就占去半節(jié)課,效率大大降低,重要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也會逐漸下降;二是教材內容落后,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教材內容始終無法跟上知識前沿,如果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進行,就會造成學生學習的內容滯后。
1.3考核方式單一,不能體現(xiàn)學員真正掌握水平
考試方式對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是十分重要的。現(xiàn)有學校一般是以理論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上機考試會給出網頁所需的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按照網頁效果圖完成網頁制作。學生會完完全全按照考試步驟進行軟件操作,對于學生來講,如同完成一張拼圖游戲,考核的僅僅是學生的熟悉度,并非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網頁主題策劃、元素編排、色彩搭配、交互式設計等等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我們必須思考:這種考核方式是否適用于網頁設計類課程。
2“引導式”課程教學實施步驟
2.1上好第一堂課,激發(fā)學生濃厚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積極探索事物的認識傾向,如果能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快樂地學,授課就開了好頭。因此,上好第一堂課很關鍵。教師可以將往屆學生自己設計的優(yōu)秀網站拿出來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對網站的主題、構建理念、交互性設計等進行講解分析,如介紹他們在版面設計方面是如何布局、在色彩搭配方面如何合理地統(tǒng)一網站風格、如何合理地使用圖片來美化自己的網站,做到與眾不同,被廣大瀏覽者所認可。演示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自己通過認真努力也可以做出同樣優(yōu)秀的作品,這份渴望就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的基礎和前提。
2.2采用直觀的“案例”教學,先實踐再理論
在講授相關章節(jié)知識點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先講理論,然后再做實踐練習。事實上,大量的教學實驗告訴我們,與其花費一節(jié)課的時間講理論,倒不如直接讓學生花一半的時間做案例來得印象深刻。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真實性.加之采用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可以引導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和應用新知識。這些一個個小型案例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操作技能,此時再反補理論知識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2.3“引導式”教學啟發(fā)學生獨立設計網站
大部分知識點講授完畢后,教師可引導學員從若干主題中選擇感興趣的一種,設計制作自己的網站,根據教學重點,提出相關要求:如不少于5個頁面、色彩搭配運用合理、使用DIV和CSS布局頁面等。然后學生使用不同主題的圖像、動畫、背景和文字資料等相關素材,利用相關網頁制作軟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主題網站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制作。在設計網站過程中,教師對好的設計細節(jié)或者優(yōu)秀的構建理念予以展示,對雜亂的色彩搭配或頁面布局予以糾正,并提出建設性建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4改進考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網頁設計這門課程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設計網站、制作網頁的動手能力,因此采用“上機測驗”+“網站設計”模式更為合理。上機測驗指的是,由教師指定一個網頁效果圖,并提供相應文字、圖片等素材,由學生完成指定網頁,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熟悉程度,分值占40%;網站設計指的是學生獨立設計制作的網站,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后設計實戰(zhàn)能力,分值占60%。這樣的考核方式是以學生以主體的,在設計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后,會大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
3結語
網頁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必須摒棄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主體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獨立設計小型網站,才能讓他們設計動手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安麗杰.高職網頁設計制作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3(6):27-29.
[2] 李偉,鄧洪濤,曹傳東.淺析網頁設計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1(12):103-104.
[3] 張學林,段珊,胡波,等.案例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中的應用[J].改革開放,2009(6):147.
[4] 李貞.考核方式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創(chuàng)新[J].職業(yè)技術,201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