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
摘 ?要:畢淑敏是一位具有人文關懷的女作家,其作品蘊含豐富的人文情懷,通過其他生活經歷、女性關懷、兒童關懷、生命關懷分析其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人文關懷,挖掘其作品的人文內涵,揭示畢淑敏小說對當代社會生活的展現(xiàn)和對當代人生活情態(tài)的關注以及其作品人文關懷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畢淑敏;女性關懷;兒童關懷;生命關懷;構建人性美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2
一個思想深刻的作家,他是立足于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社會問題,揭露社會弊端,喚起人民的自我救贖。畢淑敏就是這樣一位作家,她的作品顯示出對人類社會現(xiàn)狀的深切憂慮,關注個人的生命,關心人的生存狀況,探尋人性,關注女性和兒童教育,她在剖析社會弊端現(xiàn)實的同時為人性的弱點開處方,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她的作品中,換化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情懷氣質,并成為她作品的核心。
一、畢淑敏作品的核心是人文關懷
(一)對女性的關懷
就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的發(fā)展階段來說,畢淑敏的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了鮮明特點:追求男女平等,展現(xiàn)女性的主體意識,對男性中心話語權提出挑戰(zhàn)。
在中國幾千年來歧視女性的封建意識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女性自己也一時半會兒擺脫不了對男性的依賴。當代男性依然處于社會的中心地位,處于第一性,女性仍處于劣勢地位。如《拯救乳房》里面的安疆,在其丈夫死后保持著和丈夫在世時一樣規(guī)矩和家庭擺設,她一直以丈夫為中心,除了丈夫她沒有自己的愛好和自主獨立意識。畢淑敏小說中還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了對男權社會的不滿,對女性受到不平等的對待,進行揭露和控訴。如《血玲瓏》中的匡宗員因強奸而僥幸逃脫,在他拼命讀書出人頭地之后,瘋狂無恥的尋找性愛,自認為是個成功人士就可以占有一切,包括女人,這是男性的一種罪惡思想。其次,卜繡文為了事業(yè)和家庭也只能屈服他,表現(xiàn)了女性處于社會的一種劣勢地位,犯罪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報應,受難的女人還要受難。還有《女工》中白二寶對浦小提無理的訓斥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家庭中以男性為中心,女性還是弱勢群體。
除了男女平等問題,第二是女性的自主獨立意識。在畢淑敏的小說《紅處方》里簡方寧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上軍醫(yī)大的目標,選擇了后勤助理員潘崗做老公,因為潘崗在醫(yī)院里人緣很好,講話也有分量。同樣的例子還有愛慕虛榮的護士栗秋,利用在戒毒醫(yī)院的工作尋找一個落魄的富家子弟,然后感動他,通過婚姻達到她過上貴族生活的目的。簡方寧、栗秋的婚姻選擇完全是出于自己事業(yè)、自身利益的考慮,愛不愛并不重要,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女性自主意識逐漸增強。
第三是贊美母性的無私奉獻?!渡灰选分袉滔戎裨谑ヅ畠禾鹛鸷?,精神備受打擊,不顧自己脆弱的身體再次懷孕,在袁醫(yī)生的幫助下,她用盡殘存之力終于為丈夫生下一個兒子。她不顧生死憑的就是母性傳承生命的天性。《預約死亡》里的小白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對待病人熱心,任勞任怨。臨終關懷醫(yī)院的院長,一個中年婦女,從惋惜普通人痛苦的死亡為初衷,建立起臨終關懷醫(yī)院。這些都體現(xiàn)了女性博大的無私的愛和她們的巨大貢獻,呼吁人們重視女性價值。80年代女性文學中張潔的《方舟》揭示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做一個女人真難”。對女性來說,最突出的是家庭和事業(yè)的矛盾,“女人天職”和“為人主權”之間的矛盾,畢淑敏作品擺脫狹隘的女性意識,站在較客觀的立場,呼吁人們關注女性生存,關心女性尊嚴,重視女性價值。
(二)對兒童的關懷
畢淑敏作為一位成功的女性,在生活中扮演了多種角色包括妻子和母親,在她的許多作品中畢淑敏站在一個母親的位置上關注兒童教育,并結合自身經歷體驗從文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教育兒童的種種社會問題。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啟蒙老師,這時候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一生。畢淑敏在長篇小說《紅處方》里描述了兩個吸毒青年,是父母用自己的溫情,把他們訓練為一個吸毒者。在這里畢淑敏告訴我們孩子在生理上成熟的時候卻伴以心理的幼稚,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時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情況和發(fā)展狀態(tài),特別是在當代中西方文化交融日甚,西方性教育和性文化較為開放,加上電影影視等不良文化的傳播,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極易受到影響,因此父母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引導,幫助孩子培養(yǎng)健全人格。
其次,是對學校教育弊端的揭露?!都t處方》里那個多次戒毒未果的女人莊羽,墮落的最初原因可追溯到她上中學時,學校為了使她安心準備馬上進行的全市體育比賽,校長命令老師為她做數(shù)學卷子,還勸言要多少分我給你多少分。在她幼小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學校為了自身利益,圖虛名,完全忽略了學生發(fā)展的學習需求,教學生弄虛作假,傷害了孩子們純潔的心靈。
第三,對孩子成長環(huán)境的關注?!恫粫冃蔚慕饎偂防锂吺缑艉粲跞藗?yōu)楹⒆颖A粢环菔嵵?,關注社會不良風氣對孩子的腐蝕,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環(huán)境?!兑焕迕住樊吺缑絷U明父母要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直誠信、嚴于律己的榜樣,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畢淑敏結合自己的體驗寫出了許多教育兒童的有趣味性的長短篇小說和散文,如《愛怕什么》、《孝心無價》、《我很重要》表現(xiàn)出她對孩子教育的深切擔心和思考。
(三)對社會民眾苦難生活的關懷
作為一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她常常把軍旅生活中所經歷的故事寫進小說,《昆侖殤》和《阿里》都寫到了軍人們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畢淑敏通過對惡劣生存環(huán)境的真實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人們頑強的生存信心,表現(xiàn)了一種對軍旅人強烈的人文關懷。
畢淑敏守衛(wèi)過祖國最高的領土,看到過世界上最壯麗的峰巒,她的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筆尖下的文字帶有冰喳的溫情,從長篇小說《女工》起她開始關注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生活現(xiàn)狀,她期望他們獲得幸福。在《畢淑敏小說<女工>引起的反響》一文中畢淑敏說:“感受著普通女工們的喜怒哀樂,我已把她們當成姐妹。她們孤獨而寂寞,但她們內心的善良和勇氣,還有在命運跌宕中的清醒和堅定,使我不得不拿起筆,因為她們和我血肉相依?!闭菑倪@種人文關懷出發(fā),畢淑敏認真地寫下了很多普通人物的種種苦難,并表現(xiàn)出深深的同情。
再如,對生理心理處于折磨中的人們給予關懷。畢淑敏把對象指向了患有乳腺癌的特殊人群,《拯救乳房》中畢淑敏理解關注乳腺癌患者心理的痛苦和心靈的掙扎幫助她們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態(tài),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四)對生存和死亡的審視
畢淑敏是一位十分熱愛生命的作家,由于20年的軍醫(yī)生涯,每天必然要面對比常人更多的死亡,使她越來越有勇氣面對死亡,進而從文學角度來審視生與死,畢淑敏的筆觸及之地是那險惡的高原冰寒、戒毒醫(yī)院、臨終醫(yī)院、心理治療所等,主人公們的生命面臨生與死的艱難抉擇,因而使得生命更加具有了崇高美。
畢淑敏珍愛每一個鮮活的生命,追求生命要有意義的存在?!都t處方》中的簡方寧被她的病人莊羽陷害不得不面對殘酷的抉擇,從容不迫地選擇了自殺結束生命,她用自己的生命向罪惡發(fā)出抗議,人的意志是不可戰(zhàn)勝的,毒品可以使人中毒,卻無法使人屈服,彰顯了生命的崇高。
漢朝偉大史學家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畢淑敏在探索生命價值和尊嚴時就遵循著這一標準,特別是在她的小說“阿里”系列和“昆侖”系列里面,進行了較為完整的闡述?!栋⒗铩分械呐l(wèi)生員游星的不幸遭遇是畢淑敏對歷史錯誤暴行損害無辜生命進行的深刻揭露,表現(xiàn)了她對生命存在和死亡在價值意義上更深層次的追尋。
重視臨終關懷,提高生命存在的質量?!额A約死亡》里寫的都是一些飽受病痛折磨的將死之人。畢淑敏懷著對生命特殊的悲憫情懷,希望人們冷靜對待死亡,向西方學習,重視臨終關懷,幫助人類消除死亡時的精神恐懼,尊嚴地快樂地走完人生。
二、畢淑敏小說人文關懷的意義
(一)為人性的弱點開處方
人有七情六欲,社會上的許多悲劇起源于人性的弱點。畢淑敏的長篇小說《紅處方》就是對人類普遍具有的人性弱點進行深刻揭露。吸毒帶給人的是種種人性的異化。畢淑敏通過簡方寧的死告訴人們,人類最難的是戰(zhàn)勝了自己,只有克服了人性的弱點,才能戰(zhàn)勝毒品,征服一切困難?!都t處方》中毒品就是人的致命弱點,誘惑人們?yōu)榱双@得毒品不惜家毀人亡,在《女工》中生活下去的本能需求是人們的弱點,欲望使得鐘老師寧夕藍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白二寶不惜出賣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畢淑敏通過她的作品告訴人們欲望是魔鬼,人因為有了欲望才更容易被人利用,無窮無盡的欲望得不到控制則必定被拉入地獄的深淵,而浦小提在污濁之中保持了人的一份尊嚴,就是對欲望控制好的榜樣,從而告訴我們學會認識自己的欲望,對欲望加以辨別區(qū)分,控制不良欲求,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被欲望沖昏頭腦,畢淑敏保持著一顆懸壺濟世的醫(yī)心,為人性的弱點開出一副救治的處方。
(二)宣揚性善論,構建人性美
畢淑敏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作為一名作家仍舊保持醫(yī)者的仁心,悲憫情懷是她人文關懷的核心,在她的作品中,努力捍衛(wèi)人性的真善美,叫人們相信社會的美好和希望?!额A約死亡》中那個看似脾氣暴躁的杜爺爺,臨終之時卻還關心著我這個憂郁的女孩,勸我活的快樂,悲涼的人生中透露出絲絲人性的溫暖和人間真善美。畢淑敏講的哲理水到渠成,無令人生厭的說教,使人產生心靈的撞擊和共鳴。
在《紅處方》里畢淑敏同樣給予了這個毒癮成性的社會以希望。贊揚了人意志的剛毅、頑強和不可以戰(zhàn)勝,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給對這個社會充滿失望的人們注入了希望。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的工作壓力、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畢淑敏的文字能給予繁忙、迷茫中的人們以撫慰,疲憊無助的人們以力量,緊張自卑的人們以信心,孤獨苦悶的人們以快樂!
畢淑敏的創(chuàng)作深入社會底層,關注人們生存現(xiàn)狀,關注自我價值實現(xiàn)和意義。她像一位觀世音菩薩向人間傳播著愛與希望,她將對人民的關懷、熱情和悲憫幻化為集文學、道德、責任和使命感的文字,表達了她對人類博大的愛。
參考文獻:
[1]畢淑敏:《紅處方》,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年版。
[2]周作人:《人的文學》,2011年版。
[3]畢淑敏:《我為什么想到“拯救乳房”》2003年版。
[4]畢淑敏:《畢淑敏經典散文精選》2011版。
[5]畢淑敏:《不會變形的金剛》,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畢淑敏:《生生不已<一厘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7]畢淑敏:《女工》,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12版。
[8]《畢淑敏小說<女工>引起反響》,東方網.2012年8月12日。
[9]畢淑敏:《生生不已<昆侖殤>》,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0]畢淑敏:《生生不已<阿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1]畢淑敏:《生生不已<預約死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