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峰 齊 文 孟慶勝
(空軍第一建筑安裝工程總隊,北京 100089)
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安裝工序的優(yōu)化處理
申海峰齊文孟慶勝
(空軍第一建筑安裝工程總隊,北京100089)
摘要:以優(yōu)化某工程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安裝工序為研究目標,提出了硬化地面、原地面夯實、模板方木過渡承重三種方案,依據(jù)價值工程理論,確定了模板方木過渡承重為最優(yōu)方案,并對該方案進行了細部分解優(yōu)化,制定了具體的實施對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滿堂鋼管支撐體系,模板,鋼管架
某廠房工程位于北京順義大孫各莊鎮(zhèn),建筑總面積1 500 m2;地上1層,建筑高度5.95 m,為功能配套廠房建筑。主體結(jié)構(gòu)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jié)構(gòu),由于緊鄰山地,場地空間狹窄,材料運輸基本采用人工搬運,加上甲方對工期的嚴格要求,導致工期緊迫。
業(yè)主要求廠房基礎和結(jié)構(gòu)主體工程30 d內(nèi)完成,由于6月、7月份為北京雨季,根據(jù)對以往幾年同期天氣情況的查閱,平均降雨天氣為5 d,雨天現(xiàn)場無法進行施工,預計實際工期只有25 d。
傳統(tǒng)方法:滿堂鋼管支撐體系支撐地面進行硬化處理。首先,此方法由于后期需對硬化地面進行破除,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第二,工期緊,此方法施工加混凝土養(yǎng)護強度達到要求需耗費工期約5 d,壓縮了其他工序的時間,使得原本緊迫的工期更加緊迫,按期完工難度加大;第三,后期對混凝土地面破碎需使用大型機械,如有操作不當,極易對已完施工成品造成破壞。
由于對地面硬化處理不能滿足工期、經(jīng)濟要求,我們需要找到其他替代方法,在確保施工質(zhì)量的前提下,加快工期速度,盡量減少施工成本,因此我們參照施工組織設計,對所有施工工序和方法進行了檢查,確定了在支設頂板模板采用的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安裝工序上進行優(yōu)化處理,小組選定的課題為:對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安裝工序進行優(yōu)化處理。
目標的可行性分析:
有利條件: 1)我們選用的工人都是年齡在35歲~45歲之間,體力壯、現(xiàn)場施工經(jīng)驗豐富的人員,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技術(shù)(和安全)交底教育,對鋼管架體的搭設非常熟悉。2)我們對進場材料進行嚴格把關,架體鋼管材料外觀、質(zhì)量證明文件齊全方可對其進行使用,是活動開展的質(zhì)量保證。3) QC小組成員在以往工程中積極參加活動,具備一定的攻關能力和積極性。4)本次QC活動得到業(yè)主和總隊的大力支持,并為本次活動提供諸多資源供參考和利用。
不利條件: 1)主體結(jié)構(gòu)工期短,有效時間只有25 d。2)臨陣磨槍,在很短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有效可替代方案難度大。3)施工現(xiàn)場毗鄰山體,施工作業(yè)面狹窄,導致可選方案有諸多限制。
結(jié)論:綜合有利和不利條件,通過小組努力攻關,借鑒以往施工經(jīng)驗,精心設計,合理安排,逐步實施,活動目標可以實現(xiàn)。
方法要求:質(zhì)量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工期滿足要求,安全可靠,經(jīng)濟成本盡量壓縮,提高利用率。
方案一:硬化地面方案,對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地面進行混凝土硬化,養(yǎng)護混凝土達到承載力要求后在其上進行架體搭設;
方案二:在對原地面進行夯實后直接將鋼管架體搭設于原地面之上,進行承重。
方案三:在對原地面進行夯實后,在原地面和鋼管架體之間鋪設木板方木進行過渡,達到承重效果。
小組將提出的方案進行歸納整理,擬定以下三種方案:
1)硬化地面方案; 2)原地面夯實方案; 3)模板方木過渡承重方案。
方案深入分析論證:
方案選定:根據(jù)方案分析,小組成員從質(zhì)量保障、工期效率、操作性、安全性幾方面進行列項對比評分,按價值工程理論,價值V =功能F/成本C,計算最高就是最優(yōu)方案。
方案三價值最大化,同時滿足質(zhì)量、安全及工期要求。
為了達到目標,小組對方案三進行了細部分解優(yōu)化:
1)模板方木過渡承重可行性。與地面接觸底層鋪設腳手板,上鋪方木,鋼管架搭設于方木之上,通過參考設計圖紙得出,每根鋼管架最終承重靜荷載為520 kg,上人動荷載設計為100 kg,即每根鋼管架需承受620 kg荷載,通過計算機模擬靜壓試驗,底部模板下沉2 mm,滿足承重要求。2)設備工具的選用。首先要求對原地面進行夯實,采用蛙式打夯機,具有操作靈活,便捷快速,打夯效果好等優(yōu)點。其上方鋪設所用腳手板及方木抗壓性能好,不易產(chǎn)生變形。與鋼管架之間有鐵柱托連接,可隨時調(diào)整鋼管架高度,確保上層頂板標高符合要求。每兩個相鄰豎直鋼管架之間采用水平鋼管進行固定,呈“井”字形。3)工序安排及人員配備。方案A:整體地面先用打夯機進行夯實,兩臺夯機配備5人,地面承載力達到要求后再開始模板和架體的搭設,配備20人。優(yōu)點是工序簡單,容易安排;缺點是工期耗費較長,人力閑置浪費,增加費用。方案B:在打夯進行到整體施工面的1/3處時,對地面承載力進行測試,達到要求后立即組織人員搭設模板和架體施工。優(yōu)點是有效利用工作面,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人員利用效率;缺點是工序較為復雜。通過兩種方案對比分析,小組確定選用方案B加以實施。
根據(jù)對方案三的細部分解優(yōu)化,小組制定以下對策:
1)人員配備設置:鉤機司機、鋼管架搭設施工人員須持證上崗。2)原地面場地平整。用人工配合鉤機的方法對原地面進行平整和垃圾清理,全程用水平儀控制地面標高,采用撒白灰點控制法。3)夯機就位打夯。使用兩臺夯機同時作業(yè),每臺夯機配備操作手1人、調(diào)整線路1人,同時有專人控制電閘箱并看護安全。及時跟進場地平整完成作業(yè)。4)現(xiàn)場壓實土檢測?,F(xiàn)場配備兩位實驗員按規(guī)范要求對土質(zhì)進行壓實度實時檢測,達到要求即通過下一步工序,達不到則進行返工處理。5)模板鋪設。對達到承載力要求的地面開始進行模板鋪設,距離位置根據(jù)架體搭設而確定。6)架體搭設。在已鋪設好的模板方木上開始搭設架體,鋼管運輸5人,搭設架體施工10人,架體位置根據(jù)圖紙現(xiàn)場放線確定,高度根據(jù)圖紙上標注的梁、板底標高確定。每相鄰兩豎直鋼管架之間采用水平鋼管連接固定。
實施一:對勞務隊特殊工種人員進行檢查,包括鉤機司機、架子工上崗證。
施工人員配置表見表1。
表1 施工人員配置表
實施效果檢查:經(jīng)檢查,現(xiàn)場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率為100%。
實施二:原地面場地平整。1)垃圾清理。2)地面土體平整。
實施效果檢查:經(jīng)現(xiàn)場檢查,地面標高和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實施三:夯機就位打夯。1)夯機就位,前期臨電及設備調(diào)試準備。2)打夯施工。
實施效果檢查:經(jīng)原地面試驗檢測,壓實度100%符合要求。
實施四:模板方木鋪設。1)現(xiàn)場地面根據(jù)圖紙軸線計算,用白灰畫線。2)鋪設模板。
實施效果檢查:軸線計算準確,模板鋪設承重效果、間距符合架體搭設要求。
實施五:架體搭設。1)豎直架體鋼管采用矩形分布,相鄰鋼管之間采用水平鋼管固定。2)豎直鋼管為承重傳輸體,鋼管上下兩端均設置標高可微調(diào)鐵柱,用以控制頂板標高準確。3)梁、板底高度相差較大時,用不同長度的豎立鋼管控制。
實施效果檢查:架體搭設牢固,位置、標高準確,達到承重要求。
順義某廠房工程滿堂鋼架支撐體系在7月15日全部施工完成,其中地面打夯、模板鋪設2 d完成,架體搭設3 d完成,整個支撐體系的搭設僅用5 d,比活動目標提前了2 d。體系經(jīng)頂板壓力測試,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超出了小組預定目標,縮短了整體工期。
滿堂鋼管支撐體系安裝工序進行的優(yōu)化處理,在確保安全和質(zhì)量的前提下加快了工期,減少了成本消耗,體現(xiàn)了我單位不畏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的特點,受到業(yè)主和監(jiān)理的高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為以后的施工提供寶貴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牛學超.地基基礎施工[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2]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S].
[3]GB 50204—2011,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S].
[4]陸征然.扣件式鋼管滿堂支撐體系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Optimal treatment of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of scaffold steel-pipe bearing system
Shen Haifeng Qi Wen Meng Qingsheng
( Air Force 1st Buildi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Headquarter,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Taking optimizing scaffold steel-pipe bearing system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as research targe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chemes including hardening ground,compacting original surface and template transition bearing.According to value engineering theories,it determines optimal scheme of template transition bearing,carries out specific optimization of the scheme,and formulat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s,and finally achieves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scaffold steel-pipe bearing system,template,steel-pipe frame
作者簡介:申海峰(1989-),男,碩士;齊文(1981-),男,碩士,技術(shù)12級;孟慶勝(1988-),男,助理工程師,二級建造師
收稿日期:2015-09-29
文章編號:1009-6825( 2016) 04-0114-02
中圖分類號:TU758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