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莎
【摘要】目的:探析綜合護理干預運用于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兩組各30例,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是否改成:比較兩組的SDS、SAS和VAS得分)。結果:經過一段時間護理,兩組患者在SDS、SAS以及VAS評分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改成: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DS得分(4.8±1.7分)和SAS得分(8.1±1.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14.4±4.3分、16.4±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58.5±9.5分)的VAS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11.3±3.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患者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還能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呼吸困難;肺癌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2-0096-01
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肺部惡性腫瘤,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通常情況下,臨床上在對肺癌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往往容易出現諸多并發(fā)癥,其中呼吸困難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其發(fā)生與患者的身心狀況、外界環(huán)境以及情緒等諸多因素有關,與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并且良好的護理干預是提高手術效果的一個關鍵關節(jié)[1]。因此,本文對綜合護理干預運用于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20例為男性,10例為女性,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為(64.5±4.2)歲,其中5例為間質肺癌,16例為小細胞肺癌,9例為非小細胞肺癌;觀察組中19例為男性,11例為女性,年齡49~76歲,平均年齡為(64.6±4.3)歲,其中6例為間質肺癌,15例為小細胞肺癌,9例為非小細胞肺癌。兩組的肺癌類型、年齡等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綜合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大部分肺癌患者均存在煩躁、焦慮以及悲觀等不良情緒,增加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使體內處于缺氧狀態(tài),進一步加重呼吸困難癥狀。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將患者的社會背景、生活習慣、年齡以及興趣愛好等作為基本依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從精神和心理上給予患者關心、鼓勵以及支持,培養(yǎng)患者的興趣愛好,使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消除,使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得到緩解;②呼吸訓練指導。術后,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包括呼吸控制訓練和放松肌肉訓練,即指導患者自然端坐,雙手自然平放在雙膝上,集中注意力于腳心,均勻且平緩地呼吸3-4min,充分放松全身肌肉,控制好訓練時間,一般在30min左右,1次/d;③家屬指導。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耐心給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家屬正確認識和了解疾病,叮囑患者家屬多關心和鼓勵患者,加強接觸和溝通,使患者的心理負擔減輕,給予患者社會和家庭關懷,使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緩解呼吸困難癥狀。
1.3觀察指標
運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對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進行評價,得分越低,呼吸困難越嚴重。同時,運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得分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檢驗組間SDS、SAS以及VAS評分對比,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護理,兩組患者在SDS、SAS以及VAS評分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是否改成: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DS得分(4.8±1.7)和SAS得分(8.1±1.2)顯著低于對照組(14.4±4.3、16.4±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58.5±9.5)的VAS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11.3±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癌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癌癥,癌癥早期會出現刺激性咳嗽,晚期則容易合并呼吸困難,其發(fā)病原因與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順應性下降、焦慮情緒以及肺活量降低等導致肺部功能減弱有關[2]。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給予肺癌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能夠引導患者正視疾病,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等,改善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能夠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強肺活量,提高肺順應性,從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SAS和SDS評分均較低,且VAS評分較高,說明給予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患者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這一結果與歐陽軍力[4]等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患者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還能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蘭.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14:144.
[2]杜艷.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肺癌圍手術期呼吸困難的影響[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0:122-123.
[3]周旭彩. 高齡肺癌圍手術期加強呼吸指導護理的方法與效果觀察[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34:62-64.
[4]歐陽軍力.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肺癌圍術期呼吸困難作用觀察[J]. 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5,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