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妹
【摘 要】
語文學習重點是提升學生聽說讀寫思和靈活運用能力。在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運行和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提升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能夠夯實學生語知,提高語言感受和分析鑒賞能力,增強學生有效運用語言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讀寫教學 學習運用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高中語文課堂教中要改變觀念,轉變方法,始終注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熱情。還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自我總結和反思,不斷促成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習慣和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與運用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
一、讀寫結合,學生能學會學的起點
我們的語文教學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也不能脫離高考;而且高考也是檢驗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和語文能力素養(yǎng)的一種比較公平公正的手段。就目前的教學而言,高考失敗的語文教育教學模式都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但是我們不能說高考考什么,我們就教什么。但是高考考的是基礎知識、古代詩文和現(xiàn)代文的閱讀鑒賞以及占有較大分值的作文。我們的語文教學是無法繞開這些的,也可以說學生語文學習也就是圍繞這些開展的。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重視讀寫結合的開展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如2015年江蘇高考關于智慧的材料作文,我們同學如何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注意到讀寫結合的訓練和拓展,那么,他們就可以從周國平《直面苦難》中獲得智慧的元素,因為智慧是一種變通而活,可以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思考和應對。當然,我們將教材中的人物和人物故事作為寫作素材,如滿分作文《莊子的智慧》一文,考生夾敘夾議的精選了與莊子相關的魚、蝶、龜三個故事,采用的童話故事式的寫法,在“這可以照透人之心靈的碧波,不就是莊子的智慧嗎?”“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莊子的智慧嗎?”“原來這淤泥中也蘊藏著莊子的智慧呢……”等寫出莊子的智慧,可以說這樣的作文就是化用了經(jīng)典故事,將莊子的那些轉化的智慧、解脫的智慧、譬喻的智慧靈犀互啟的表現(xiàn)出來,寫得有靈氣,有悟性,這是一種讀的有效吸收和敏銳創(chuàng)新寫作,是讀寫結合的典范之作。
如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語文知識和寫作素材的積累,不但能夠增強他們閱讀分析和鑒賞能力的提升,還能讓他們從名家名篇的語言運用、結構布局、表現(xiàn)特色等方面獲得寫的能力。
二、賞讀仿寫,語文教與學有效的策略
我們都知道讀與寫能力的提升是學生語文能力增強的重點,而學生只有在閱讀學習中掌握分析文本的語言特色、描寫方法、敘述特點、論述技巧才能較好的分析和鑒賞作品;而他們也只有不斷增加量的積累,并對接觸的閱讀內(nèi)容有自己個性化的思考才能寫的順暢,論述的有理。
1.提升賞讀能力,形成品鑒賞讀意識
閱讀教學是我們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以往都是我們老師將課文中的學習和借鑒的要點肢解開來,灌輸給學生。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的三段景物描寫,我們會讓學生通過閱讀和感受得出各自的景物描寫的方法,如第一次是抓住修辭手法和煉字的運用,然后是借景抒情的賞析,通過對坍圮、剝蝕等詞語得出是描寫了一幅衰敗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苦悶之情和悲涼的無奈心境。但是我們在教學中如果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意識,調(diào)動主體能動意識。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感受,或許學生對這樣寫景文字的理解會更深刻些。當然,這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如寫景的方法和作用各有哪些?如何對一段寫景的內(nèi)容進行賞析?如果是小說的一段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又應該怎么賞析等等,學生在不斷的嘗試和運用中就能掌握閱讀分析和鑒賞的方法。
可見,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是讓學生會讀,會賞讀;能運用已有的閱讀知識和技巧進行合理的分析。當然,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要把閱讀感受寫出來。這里不僅寫出自己對某一內(nèi)容的閱讀分析,還要聯(lián)系自己寫寫心得體會。
2.仿寫運用,提升活學活用能力
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強調(diào)地是讀中有寫,寫中有讀。這里寫可以是讓他們寫寫閱讀方面的問題。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起在荷塘里……”中“瀉”“浮”好在什么地方,用其他動詞如“照”“漂”替代會怎么樣?還可以是對課文中寫景的段落進行仿寫,如《課堂月色》中“月下荷塘”這一段,是怎樣寫的,寫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對“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另選一種景物進行仿寫。這樣學生就能更有寫景的意識。如一次考試中,一個學生對君子蘭的描寫:在父親無限溫情地呵護下,君子蘭一天天茁壯成長起來——橢圓形的葉片如扇面一般展開,下層的葉子墨綠如云,上層的葉碧綠青蔥,全沒有之前的萎靡不振的病態(tài)。這是學生觀察仔細的表現(xiàn),更是關注生活的表達。如果在寫作中,學生們都能對事物如此的描繪;那么,何愁他們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呢?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學生閱讀學習之后要有練筆的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不斷修改,不斷反思的能力。學而不思則罔,在閱讀和寫作之后還需要學生能夠不斷深入思考。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們要改變以往分離的教學方式,只要不斷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主動性和個性化閱讀,讓他們不斷的反思并進行仿寫等活動,才能讓閱讀更有效,寫作更有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畢小衛(wèi).采用讀寫結合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07)
【2】錢方,柯云.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讀寫結合【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