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 要】 根據(jù)新課改理念,結合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因此,為了提高地理課堂實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積極挖掘鄉(xiāng)土地理,因地制宜,聯(lián)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 鍵 詞】 學習金字塔;動學習;參與學習
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了學習金字塔,這個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種學習方式——“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是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周以后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第四種,是“示范”,采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tǒng)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由于地理地位低、教學時間少,很多教師采用“講授法”教學,認為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應付考試。課堂上教師講知識、講實驗,把學生當作“容器”,久而久之,學生對地理失去了興趣,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
學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師不用教;學生可以互相講明白的,老師不用教;學生看不懂的,老師再教?,F(xiàn)在的學生,知識面很廣,有些知識學生早已耳熟能詳,如地球的形狀,就不用再講了。有一些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學生自己看課本完全可以掌握,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老師以習題或問題的方式檢測。有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讓討論之后明白的學生講一講。在學生講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與漏洞,加以糾正和補充。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學習金字塔之中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種學習方式,避免了課堂的枯燥乏味;而且,在這樣的講解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與反應速度具有相似性與同步性,效果更好,也避免了學生聽老師講,一聽就會,但做題不會,沒有真正吃透的原理。
二、通過多種方式呈現(xiàn)知識,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
教學中可以運用掛圖、模型、演示實驗等手段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或使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視頻、動畫、PPT等,讓學生看得見、聽得見、感受得到,這種全信息的表達能使學生少走彎路,用較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
三、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做中學”
學習金字塔理論中的“實際演練/做中學”強調的就是體驗學習。體驗式學習不僅要求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習目標、內容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教學活動,還需要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結合具體情境進行觀察、探究、實踐或討論,最后得出自己認同的結論。如教師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大自然,參與社會服務,進行實地調查、訪問、參觀與實驗,實際進行討論或發(fā)表見解,并經由實踐、體驗、省思與分享,以覺察活動意義和達成目標的學習。體驗學習不僅包含學習的結果——經驗,也包含學習的過程——體驗。它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做”、“調查”“實踐”“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重在情感激發(fā)和心靈感悟。整個體驗式學習的過程都需要他們自己在行(下轉79頁)(上接77頁)動中概括總結。這不僅僅是學習金字塔理論的實際應用,更是為了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四、讓學生當“小老師”,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讓學生“教別人”是檢驗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自己學會的基礎上,通過歸納、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夠準確、清晰、有條理地講給別人聽。與其一味地采用講授、讀書或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倒不如讓學生把所要掌握的知識表述出來,并能傳授給他人,即“學進去,講出來”。“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如果我們的學生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通過合乎規(guī)律的途徑教授給他人,實現(xiàn)“師”“生”角色互換,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而且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這種師生共贏的局面,不正是我們理想的課堂追求嗎?
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教學生”的方式很有效,這種模式轉變了學生的角色,由被教者變成了教人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思考問題的高度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學生“居高臨下”,考試自然能考好。
五、當堂訓練,“馬上應用”
課堂訓練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和記憶所學的知識,訓練學生學習知識的技能、增強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課堂練習有口頭練習與書面練習兩大類。口頭練習適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插入進行,易于搡作。書面練習檢測知識的面相對比較寬,學生參與也比較廣。書面的課堂練習通常放在一節(jié)課的結尾,內容也主要針對當堂課的教學內容。也有將練習放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具體操作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安排。
總之,以上所用的方法并不是有效教學方法的全部,這些方法也不能運用到所有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傳統(tǒng)的講授法在教學中仍然占重要地位。在實際地理教學過程中,要依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結合學生記憶規(guī)律和注意力特點,教師可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之鳳.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甘肅科技,2010(10).
[2] 吳立軍. 學習金字塔與地理教學[J]. 考試周刊,2015(15).
[3] 李廣水. 學習金字塔”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