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海
一、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關(guān) 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請寫出《關(guān)雎》一詩的故事梗概。
2.《關(guān)雎》中耳熟能詳、統(tǒng)攝全篇的句子是:
。詩中最能體現(xiàn)主人公夜不成眠、相思之痛的句子是:
。
3.對這首詩賞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這首詩即景抒情,生動地抒發(fā)了強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B.詩中善用雙聲疊韻的詞,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
C.詩歌末章抒寫了主人公夢想成真的歡樂情景。
D.詩中由“雎鳩和鳴”引出“君子好逑”用的是比興手法。
4.查找本詩資料,分析孔子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什么意思。
二、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這首詩的作者和 、 、
并稱“初唐四杰”。
2.這首詩之所以成為送別詩的上乘佳作,就在于 。
3.唐代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lián)想到本詩中的詩句: 。
4.你能寫出兩句和“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樣感情基調(diào)的送別詩句嗎?
5.簡要談談詩中“風煙望五津”中的“望”字使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6.下列對本詩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全句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xiàn)了作者不平凡的胸懷和抱負,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jié):既非遠別,又同為宦游,雖別而如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tài)。
7.品味“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詩,簡述你對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
8.“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中“無為”的意思是什么,這兩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9.“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這兩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三、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為什么說夏日“丁壯”已“力盡”卻“不知熱”,反而“但惜夏日長”?
2.詩中反映苛稅繁重,人民困苦不堪的句子是: 。
3.“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中的“此”指代什么?從本句詩中,你可否總結(jié)出白居易是個什么樣的官員?
4.有人認為《觀刈麥》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憐自責”,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結(jié)合本詩詩句加以說明。
四、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
”點出初春小雨,以“ ”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并準確地捕捉到了春草的特點,與杜甫的“ ”有異曲同工之妙。
2.“天街小雨潤如酥”一句的描寫高出常人一等,請你就其中一字談談其妙處。
3.“草色遙看近卻無”是歷來備受稱道的名句,請你作簡要賞析。
4.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早春草色的?
五、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詩中采用“ ”“ ”(限四個字)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有為于當世的理想。
2.詩中名句“ ”表現(xiàn)了作者 的性格。
3.這首詩感情激蕩,一波三折,試簡要分析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4.怎樣理解“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詩的意思?
5.詩歌題目“行路難”的含義是:
(1)
(2)
6.前四句描繪了 時的場景。
7.形象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苦悶抑郁和感情激蕩變化的四個連續(xù)動詞是:( )( )( )( )。
六、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首聯(lián)用疑問語氣,勾勒出怎樣的圖景?
2.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極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的妙處。
3.“陰陽割昏曉”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樣的特點?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氣概?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請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6.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chǎn)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shù)木跋蠛托睦锔惺堋?/p>
B.詩的第二句,作者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而是寫泰山眾地多么廣大,以距離廣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運氣福氣的意思,這句是說神奇秀美都匯集在此,是為泰山的運氣。
D.全詩格調(diào)高亢,尤其是七、八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勇攀高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起來催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