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曉燕
黨的十八大用12個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文明體系建設,反映了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囊括了國家、社會、公民3個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國家層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體發(fā)展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從社會層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導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從公民個人層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道德準則??梢哉f,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涵了社會各階層人們的共同追求目標。
就伊斯蘭教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其核心教義及其倡導的傳統(tǒng)美德有大量的相容共通之處,二者的價值主張和思想內涵也有許多契合點。伊斯蘭教教義中蘊含的大量倫理道德規(guī)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上的要求是一致的。如伊斯蘭教的“兩世吉慶、愛國愛教、代治社會、自由平等、仁義誠信、寬容中道、與人為善”等核心思想體現在基本教義的宗教信仰、宗教義務和宗教行為的層面,實質上就是強調培養(yǎng)穆斯林的國家意識、社會意識和公民道德意識。探討二者的想通之處,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傳統(tǒng)伊斯蘭文化的倫理道德理念獨具特色,內涵豐富。擁有積極進取、兩世吉慶的人生觀,愛國、愛教、愛人、服從主事者的政治觀,仁義誠信、公平適度的經濟觀,重視教育、鼓勵學習的文化觀,天人合一、愛惜生物的生態(tài)觀,寬容、中道、與人為善的處事觀,自然平等、夫愛婦敬、孝敬父母的家庭倫理觀。這些對于伊斯蘭教能夠適應不同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適應不同地域和民族發(fā)展的需求,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奠定了豐厚的教義基礎。
和諧人生與道德人生同義,也與幸福人生同義。伊斯蘭教主張兩世并重,鼓勵人們積極從事生產經營,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
《古蘭經》指出:“當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布在地方上,當尋求真主的恩惠”(62:10)“你們當盡力而工作,我必定也要工作。你們將知道誰獲后世的善果”(6:153)“今世的生活,就像是從云中降下雨水,地里的禾苗,即人和牲畜所吃的東西——就因之而茂盛起來”(10:24)。
在伊斯蘭教看來,辛勤勞動、自食其力是順從安拉的一項天命,是對信仰的實踐。有一位宗教人士在“臥爾茲”中講到:“穆斯林的人生觀是褡褳式的,要兩頭裝。穆圣說:‘今世是后世的田園’,就是這個道理”。先知穆罕默德曾講過:“你應為今世耕耘,猶如你永遠活在世上;你應為后世耕耘,猶如你明天即將死去”,“你們中最優(yōu)秀者,不是為了后世而拋棄今世者,也不是為了今世而拋棄后世者,而你們中的最優(yōu)秀者是兩世并重者”。
伊斯蘭教自誕生以來,就樹立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自古以來就有“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之傳統(tǒng),先知穆罕默德在其一生的傳教事業(yè)中,不僅大力宣傳伊斯蘭教,而且教導穆斯林要熱愛自己生長的家園。伊斯蘭教主張和平、熱愛和平、追求和平。順從、和平是伊斯蘭教的原則之一,是根植于穆斯林內部的根本要求。
伊斯蘭教認為,要樹立堅定的愛國主義,就要加強團結,倡導消除人類的一切隔閡,最終建立一個平等、團結、合作、互助的社會大家庭。這里強調的團結,包括穆斯林內部的團結和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團結?!豆盘m經》規(guī)定:“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保?:103)認為穆斯林內部的團結是共同發(fā)展的基礎,是建設家園的強大精神動力。“眾人??!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chuàng)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們互相認識”。(9:13)即人類出自于一個源頭,理當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先知穆罕默德在其著名的辭朝演中也呼吁全人類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團結,“人類??!你們的主是同一個主,你們的祖先是同一個祖先,你們都是阿丹的子孫,阿丹來自于泥土。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優(yōu)越,非阿拉伯人不比阿拉伯人優(yōu)越;紅種人不比黑種人優(yōu)越,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優(yōu)越;所不同者,只在敬畏真主和工作善美而已”。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熱愛和平,追求和平,倡導和平,反對侵略,反對戰(zhàn)爭,反對以強凌弱。順從、和平是伊斯蘭教的原則之一,是根植于穆斯林內心的基本要求。中國穆斯林歷來遵循伊斯蘭教優(yōu)良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以“伊斯蘭”“穆斯林”的阿拉伯語原意“順從”“順從者”以及《古蘭經》《圣訓》經義出發(fā),衍化出“順主忠君”的思想。明代王岱輿在《正教真詮》中說:“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乃順主也,順君也,順親也。凡違茲三者,則為不忠、不義、不孝矣。”
清劉智在《天方典禮》中說:“一時不心于君,即為不賢;一時不合于君,即為不忠?!薄巴跽?,代真主以治世也?!眲⒅菍⑷寮业摹拔宓洹保ㄈ省⒘x、禮、智、信)與伊斯蘭教的天命“無功”(念、禮、齋、課、朝)并列加以論證:“圣教立五功,以盡天道,又立五典,以盡人道者,天道人道,原相表里,而非二也。”將“順主忠君”的思想完全融入伊斯蘭教的教義中,借以維護中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
清末學者丁竹園指出:“目下,國基初定,外患頻來,凡我清真教人,宜速聯絡,或投生軍界,或捐助軍餉,為國家出力邊疆,折沖御侮。保國既是保教,愛國即是愛身。在中國清真教的人,奉的是清真教,可全是中國的國民,……能把國家維持強盛了,教門一定亦跟著發(fā)達。既是中國人,就當同心努力地維護我們國家大事。沒了國,還能保得住教嗎?”特別是他“保國既是保教,愛國既是愛身”的吶喊,稱為20世紀回族穆斯林愛國的最強的心聲。穆斯林在全美自身信仰的同時,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為國家,為社會和諧發(fā)展盡義務。
伊斯蘭教認為,人類是真主派遣到大地的“代治者”,有權利享受真主創(chuàng)造的各類資源。《古蘭經》提倡人們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追求現世的幸福,尋求物質生活的享受?!氨娙税?!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德食物?!保?:168)“信道德人們?。∧銈兛梢猿晕宜┙o你們的佳美的食物。”(2:172)“你們應當在大地的各方行走,應當吃他的給養(yǎng)?!保?7:15)當人們謀求幸福,擺脫貧困,生活體面時,享受生活的舒適是嘉許的行為?!豆盘m經》規(guī)定:“你們曾經行善,故你們可爽快地飲食!”(77:43)與此同時,伊斯蘭教規(guī)戒穆斯林應當遵守合法、適度的消費原則,亦不能揮霍浪費。《古蘭經》警告穆斯林“不要過分”(7:31)“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保?8:77)“你不要揮霍;揮霍者確是惡魔的朋友?!保?7:26)“用錢的時候,既不揮霍,又不吝嗇,謹守中道?!保?5:67)傳統(tǒng)伊斯蘭教主張適度正當的消費原則,對于當今社會中人們無限制追逐物質享受,甚至為富不仁、破壞社會和諧的行為,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亦有助于提倡節(jié)儉的社會風氣。
伊斯蘭教禁止非法所得。現實社會中,不乏侵吞他人財物、哄抬物價、擾亂經濟秩序、破壞社會生產等行為,伊斯蘭教對此的禁戒十分嚴厲?!豆盘m經》嚴令:“侵吞孤兒財產的人,只是把火吞在自己的肚腹里,他們將入在烈火之中。”(4:10)“誰侵蝕公物,在復活日,誰要把他侵蝕的公物拿出來?!保?:161)“你們不要借詐術而侵吞別人的財產,不要以別人的財產賄賂官吏,以便你們明知故犯地借罪行而侵蝕別人的一部份財產?!保?:188)
總之,伊斯蘭教認為,一切不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而靠非法手段所得的收入都是被禁止的,是污穢的,而合法的收入,才是清潔可用的。事實上,用經濟的價值觀來看,合法與非法所得并無區(qū)別,但用宗教和道德的價值觀來衡量,這兩者有絕對的不同?!豆盘m經》規(guī)定:“污穢的和清潔的,是不相等的,即使污穢的為數很多,使你贊嘆?!保?:100)
伊斯蘭教倡導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統(tǒng)一。伊斯蘭文化認為,在和諧完美的宇宙系統(tǒng)中,自然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地位和訥在價值,它雖把人類從自然界提升出來,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以及其對自然的超越性。但同時指明,人類不能超越于萬物之外,他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有共同的根源和歸宿?!八麆?chuàng)造萬物,并使各物勻稱?!保?7:2)
伊斯蘭教規(guī)定人類應當以公正、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處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其他生物,對其存有仁愛之心,把施舍的范圍擴大到生物?!澳率ソ涛覀円拼従?,有待旅客,周濟骨肉近親,收養(yǎng)老弱無依,愛護一切生物”,“對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仁愛都有報酬”,“任何穆斯林若載樹或種田而后被飛禽或人、畜所食,被食部分即為那穆斯林的施舍?!?/p>
伊斯蘭文化強調愛護自然,保持自然界的和諧平衡,把握自然本質規(guī)律,同時主張人類合理開發(fā)利用自然界,造福人類。《古蘭經》指出:“他以大地為你們的席,以天空為你們的幕,并且從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許多果實,做你們的給養(yǎng)?!保?:22)“他制服海洋,以便你們漁取其中的鮮肉,作你們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珍寶,作你們的裝飾?!保?6:14)這些經文啟示人們,只要合理開發(fā),自然界就會給與我們很多物質和能量。但同時提醒人們:“受戒期間,或在禁地境內,不要獵取飛禽走獸?!保?:1)警示人們:“圖謀不軌,蹂躪禾稼,傷害牲畜”(2:205)是真主不喜悅的作惡行為,被明令禁止。這些都表現了伊斯蘭教對生命存在的關切。
伊斯蘭教關于人與自然、天地萬物和諧一體的教誨,有利于克服“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有利于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整體意識,有利于建立人類與自然界的新型生態(tài)關系,借以維護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伊斯蘭教認為,生命是真主的恩賜,應該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反對輕生和自殺,認為自殺者會入火域?!豆盘m經》明令:“你們不要自殺,真主確是憐恤你們的?!保?:29)“凡枉殺一人,如殺眾人。(5:32)”伊斯蘭教認為人類是造物主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人優(yōu)于世間萬物。“他已為你們創(chuàng)造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2:29)“我在大地上為你們和你們所不能供養(yǎng)者而創(chuàng)造了許多生活資料”(15:20)“他以大地為你們的席,以天空為你們的幕,并且從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許多果實,做你們的給養(yǎng)?!保?:22)“他為你們創(chuàng)造了黑夜,以便你們在夜間安息;又創(chuàng)造白晝,以便你們在白天能看見東西?!保?0:67)在伊斯蘭教看來,真主創(chuàng)造了人和萬物,但世間萬物卻以人為中心,服務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
伊斯蘭教認為孤寡、貧困、乞討的人屬于弱勢群體,無力保護自己,應當給予關注?!澳銈儺敵绨菡嬷?,不要以任何物配他,當孝敬父母,當優(yōu)待親戚,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奴仆。真主的確不喜愛傲慢、矜夸的人?!保?:36)
《古蘭經》對孤兒的監(jiān)護及財產繼承方面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保護?!澳銈儜敯压聝旱呢敭a交還給他們,不要以你們的惡劣的財產,換取他們的佳美的財產;也不要把他們的財產并入你們的財產,而加以吞蝕,這確是大罪。”(4:2)“你們當試驗孤兒,直到他們達到適婚年齡;當你們看見他們能處理財產的時候,應當把他們的財產交還他們;不要在他們還沒有長大的時候,趕快浪費消耗他們的財產”(4:6)“假若自己遺下幼弱的后裔,自己就會為他們而憂慮;這等人,應當也為別人的孤兒而憂慮,應當敬畏真主,應當對臨終的病人說正當的話。侵吞孤兒的財產的人,只是把火吞在自己的肚腹里,他們將在烈火之中”(4:9-4:10)
伊斯蘭教雖主張關注弱勢群體,但對其態(tài)度是理性、現實的,告誡貧困者要自立更生,盡量不要以乞討為生,倡導最好的收入要用正當的、辛勤的勞動獲得:“手背朝下者較手背朝上者高強?!薄澳銈兊呢敭a,本是真主給你們用來維持生計的,你們不要把它交給愚人,你們當以財產的利潤供給他們衣食”。(4:5)這些規(guī)定即保證了社會力量的均衡,同時抑制了不勞而獲的懶惰心理??傊了固m教關愛弱勢群體的教義可以定義為調解社會矛盾、減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成功主張。
伊斯蘭教認為,穆斯林應當言行一致、信守諾言,這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基礎。“信道的人們?。∧銈儜斁次氛嬷?,應當和誠實的人在一起?!保?:119)“皈信的人們??!你們應當敬畏安拉,應當說真話?!保?3:70)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要言而有信,強調高度的責任感,認為這是維持一個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支柱。要求穆斯林對他人的過失要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提倡以德報怨?!叭绻銈凁埶∷麄儯徦麄?,赦宥他們,真主就赦宥你們,因為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保?4:14)“他們應當恕饒,應當原諒。難道你們不愿真主赦宥你們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24:22)“善惡不是一樣的。你應當以最優(yōu)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那么,與你相仇者,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保?1:34)伊斯蘭教強調心胸開闊并善待他人,是一個穆斯林敬畏安拉的重要標志之一。
伊斯蘭教主張男女平等。首先,無論是在自然的兩性關系,還是在社會的兩性關系中,伊斯蘭教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豆盘m經》規(guī)定男女出生平等,禁止殺害女嬰:“當他們中的一個人聽說自己的妻子生女兒的時候,他的臉黯然失色,而且滿腹牢騷。他為這個噩耗而不與宗族會面,他多方面考慮: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還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們的判斷真惡劣?!保?6:58-16:59)“愚昧無知地殺害兒女,并且假借真主的名義把真主賞賜他們的給養(yǎng)當做禁物的人,確已虧折了,確已迷誤了,他們沒有遵循正道。”(17:31)《古蘭經》從人類起源的角度出發(fā),認為男女生來平等:“眾人啊!你們當敬畏你們的主,他從一個人創(chuàng)造你們,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的,并且從他們倆創(chuàng)造許多男人和女人?!保?:1)
其次,無論在現世還是在后世,伊斯蘭教主張男女平等。在現世生活中,男女只有兩性的不同,其地位并無懸殊和差異:“信道的男女互為保護人,他們勸善戒惡,謹守拜功,完納天課,服從真主及其使者,這等人真主將憐憫他們?!保?:71)《古蘭經》主張,男女本身即無高低貴賤之分,在后世,其地位亦是平等的,他們能否進入天堂,在于信仰是否堅定,與性別的差異無關:“信士和信女,誰行善誰得入樂園,他們不受絲毫的虧枉。”(4:124)“我絕不使你們中任何一個行善者徒勞無酬,無論他是男的,還是女的——男女是相生的。”(3:195)
第三,在婚姻家庭中,伊斯蘭教主張給予婦女更多的權力。伊斯蘭教規(guī)定婦女享有結婚和離婚自主權:“你們用含蓄的言詞,向適婚的婦女求婚,或將你們的意思隱藏在心里,對于你們都是毫無罪過的。真主已知道你們不久要向他們提及婚約,故準你們對她們有所表示,但不要與她們訂密約,只可說合理的話。”(2:235)“如果你們休妻,而她們待婚期滿,那么,當她們與人依禮而互相同意的時候,你們不要阻止她們嫁給她們的丈夫?!保?:230)
第四,伊斯蘭教保障了婦女在家庭中的經濟權益。伊斯蘭教主張結婚時要送女子聘禮,特別強調對離婚的婦女給予經濟保障:“在為她們決定聘儀之后,如果你們休了她們,那么,應當以所定聘儀的半數贈與她們,除非她們加以寬免,或守締約的人加以寬免。”(2:237)在遺產繼承上,伊斯蘭教保障了女子經濟權益:“男子得享受父母和至親所遺財產的一部風,女子也得享父母和至親所遺財產的一部分,無論他們所遺財產多寡,個人應得法定的部分。”(4:7)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婦女的經濟地位,也有利于保障其基本生活。
實際上,伊斯蘭教主張的平等是“一種承認男女自然生理差別基礎上的平等,是人性和人道主義的平等,或者,是基于男女兩性自然的內在價值之不同上的平等。”
伊斯蘭教提倡孝敬父母,《圣訓》云:子女的天堂在母親的腳下?!豆盘m經》指出:“你的主曾下令說: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們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上達到老邁,那么,你不要對他倆說:‘呸!’不要呵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你應當畢恭畢敬地服侍他倆。你應當說:‘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像我年幼時他倆養(yǎng)育我那樣?!保?7:23-17:24)“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親弱上加弱地懷著他,他的斷乳,是在兩年之中——我說:‘你應當感謝我和你的父母;惟我是最后的歸宿’?!保?1:14)“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的母親,辛苦地懷他,辛苦地生他,他受胎和斷乳的時期,共計三十個月。當他達到壯年,再達到四十歲的時候,他說:‘我的主?。∏竽銌⑹疚?,使我感謝你所施于我和我的父母的恩惠,并行你所喜悅的善事?!保?6:15)
宗教是社會的重要力量,宗教文化是社會豐富的精神資源,挖掘宗教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努力促成伊斯蘭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共存,直至其基本轉化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牢固樹立國家意識、法律意識、公民意識,在享受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自覺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在法律范圍內開展宗教活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即做好教徒,又做好公民。”為祖國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虔誠祈禱。
伊斯蘭教主張兩世并重,積極進取。在廣大穆斯林看來,只要體力和智力正常的人都應該自立更生,不能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正是這種強烈的“入世性”思想構成了穆斯林世俗生活信仰支持的合理性,造就了穆斯林強烈的敬業(yè)精神?!豆盘m經》講:“你說‘你們工作吧!真主及其使者和信士們都要看見你們的工作;你們將被送到全知幽明者那里去,而他要將你們的工作告訴你們?!保?:105)伊斯蘭教號召人們要立足于塵世,認為真主在創(chuàng)造大地上的一切以及人類的同時,賦予了人們代制大地的責任,只是這種責任因個人的分工而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通的要求:忠于自己的職責。伊斯蘭社會倫理中這種積極入世的思想,使穆斯林充分感受到這個“天職”的責任和義務,成為其從事各項實踐活動的內在精神動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
首先,“誠信”是每個穆斯林的義務,伊斯蘭教反對不忠誠、不講信用?!豆盘m經》講:“你們要敬畏真主,要和誠實的人在一起?!保?:119);其次,“誠信”是每個穆斯林應該具備的美德。伊斯蘭教強調做人要誠實,認為這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基礎。穆圣說:“你們要堅持誠實,因為誠實會導人于善,善會導人于天國。一個人只要誠實,并追求誠實,在安拉那里他將被記錄為忠誠之士。”第三,“誠信”是每個穆斯林為人處事中的一種責任,要求人們獲得財富首先要以道德和信用為基礎?!澳銈儜斅男兄Z言,諾言確是要被審問的事”。伊斯蘭教不但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說真話,講誠信,在經濟交往中也要恪守信用,不缺斤少兩,不弄虛作假,要公平交易:“當你們賣糧的時候,應當量足分量,你們應當使用公平的秤稱貨物,這是善事,是結局最優(yōu)良的。”伊斯蘭教把人與人之間的信義提高到了信仰的高度,可見其對于恪守信用的重視程度。
扶貧濟困、樂善好施是伊斯蘭教經典教義中明確規(guī)定的一項倫理道德規(guī)范。伊斯蘭教強調社會的公平和友善,主張扶貧濟困,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倡導對失去生活能力的人等弱勢群體施以援手,使其能維持基本生存,以保持社會和諧穩(wěn)定。 “善舉”本身就是穆斯林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近年來,各地伊協在經濟自養(yǎng)逐步發(fā)展但仍有困難的情況下,多次拿出資金支援救災、福利事業(yè)和教育事業(yè),體現和發(fā)展了伊斯蘭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寧夏穆斯林福利協會自成立以來,吸納慈善捐資、扶貧濟困,先后為良田鎮(zhèn)引進了建設200套住宅、一所幼兒園、一所診所、一座清真寺的無償捐資項目。同時還在寧夏其他地方捐資修建了20套住宅、1座教學樓、32眼水井,并到農村開展義診等活動,2007年,該福利協會又吸收國際伊斯蘭慈善機構捐資的200多萬元建成了穆斯林孤兒院等。
伊斯蘭教的這些善舉,從其經訓原則出發(fā),發(fā)揮其服務社會、熱心公益、關注弱勢、不計報酬的倫理道德要求的具體體現,為加強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要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用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的精神財富培育人。伊斯蘭教理念中所倡導的兩世吉慶、愛國敬業(yè)、誠實守信、公平適度、自然平等、寬容中道、仁愛友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有相通之處。因此,要大力發(fā)揮伊斯蘭教在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