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樹杭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與開展,大學體育教育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球教學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教學與訓練方法上均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目前我國籃球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仍然嚴重阻礙著高?;@球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因此,對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方法進行研究,以促進籃球教學與訓練的發(fā)展就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筆者通過對普通高?;@球教學與訓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為高?;@球教學與訓練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舉措,以求促進高?;@球教學與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球教學 基本功 心理素質 團隊意識
籃球作為一項安全、健康、大眾化的體育運動,被很多人所喜愛。在調研中,筆者發(fā)現(xiàn)忽視基本功練習就是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只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確保技術的過關,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籃球教育更多的重視“運球、傳球、投籃”,而非是扎實的基本功練習,這就使得籃球教育中出現(xiàn)了相當?shù)穆┒?。例如:運動員動作不規(guī)范、動作華而不實、心理素質差、團隊合作意識差等等。這些現(xiàn)象都表明:運動員迫切的需要規(guī)范的基本功訓練。
一、夯實基本功
中國有一句老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勤學苦練。但是當代大學生由于課業(yè)負擔重,缺乏相應的體育鍛煉,身體素質普遍偏低,這就使得有相當一些學生體能不足,耐力、爆發(fā)力、反應能力均不理想,動作不到位,即使有相當?shù)募夹g實力也無法正常發(fā)揮,導致訓練結果十分不理想。而且有些學生由于身體素質差,在實際運動中極易發(fā)生受傷的情況,這就需要大學教師注重學生體能訓練。同時,學生的基礎技術不到位使得學生在實際運動中無法將教師所講授的理論技術無法融會貫通,使得教育效果相當不理想。例如學生由于缺少專業(yè)訓練,動作不協(xié)調,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謂的“低級失誤”,如:動作不協(xié)調、反應速度慢、視野調整不及時等等。由于這些基本問題被忽略,導致學生經(jīng)常在實際運動中犯“低級失誤”。在籃球賽場上的爭奪十分激烈,攻防轉換速度快,對抗性強,往往在訓練中的技戰(zhàn)術水平不能百分百的發(fā)揮到實戰(zhàn)應用中去,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好的掌握基礎性訓練。
籃球作為一項技術性很強的體育運動,它的技術分類相對繁雜比如有傳接球、運球、突破、防守、扣籃、搶籃板等,而且這些技術還可以進行細分,籃球的基礎技術訓練就是運動員對球的控制配合腳步移動來實現(xiàn)各種攻守動作。而在訓練中,要特別重視體力、體能練習,多做球性訓練、腳步移動訓練、傳接球訓練等基本功訓練,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水平”的訓練。人們常說忽視基本練習的運動隊,必是正在走向衰退之途,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更要重視基本體能與基本技術訓練。大學教師應當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進行“任務型訓練”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難度不大而又鍛煉體能和基礎技術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訓練,學生之間相互砥礪切磋,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基本技術。
然而,很多人對“基本功”一詞有誤解,認為說的只是身體素質,其實不然?;@球訓練的基本功除了包括“體能與技術”外,還包括“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等。只有這些基本功都到位了,才能大幅提高籃球教學成果。
二、提高心理素質
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都是經(jīng)過精細加工后灌輸給學生的,例如:教學生們打籃球,就直接從運球、傳球開始教,而運球的教法早已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熟悉,即先教原地高運球,再教原地低運球;學生學會了右手運球,再學左手運球;學會了原地運球,再學行進間運球等等。在這樣的程序化教學中,教師從來不會去理會學生的感受,從來不去考慮學生的需求。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我們只有了解了學生們對籃球的感受和需求,才能一步步的去引導學生掌握其中的技巧,更好的教會他們。
那么,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什么是學生的感受呢?用學生的語言來說,這樣的學法枯燥,不好玩。因為,大部分學生現(xiàn)在不是運動員,將來也不想成為運動員,他們并不需要運用如此正規(guī)的技術動作來打籃球,他們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通過打籃球來疏散自己的筋骨,調節(jié)一下緊張的情緒。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其實也就反樸歸真到了籃球運動的初衷,籃球運動的產生不就是為了娛樂嘛。因此,籃球學習的最初階段應該是學生體驗,而不是將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
我經(jīng)常放開手腳給學生一些籃球,給他們一片場地,難道學生會看不懂這個高高掛在上面的籃圈是干什么用的嗎?不要說是籃球,就是再換上一種學生完全陌生的體育運動,學生照樣會去玩,只不過此時學生的技術是不熟練的。因此,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應讓學生盡情地體驗,在體驗性學習籃球中,更能從這種學習籃球的初始活動中獲得身心方面的益處。例如,我在課上教大家投籃的方法,不必大談投籃的分類,不必先教雙手胸前投籃、雙手頭上投籃,再教單手肩上投籃、單手頭上投籃等等,而是讓學生通過實踐,自己選擇一種適合的投籃方式,投籃的姿勢不一定要象教科書般標準,只要實用就行,我認為在教受投籃的時候,要認清一點,那就是教受投籃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把球投進籃筐。當然我也鼓勵同學們在投籃有了一定的準度之后,改進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不再害怕失敗。通過實踐一步一步地提高,使學生更深一層的體會到籃球帶給他們的快樂、滿足和成就感。
三、增強團隊意識
籃球是一項體育競技項目,它并不是簡單的“個人秀”,它更多的是團隊的合作。團隊意識一直都是體育運動的基本功,我們經(jīng)常說“沒有團隊意識就沒法融入社會,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生存就成問題”,在籃球運動中也是如此。在籃球賽場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因為缺乏團隊意識而失利甚至因此而落敗,功虧一簣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受到基礎的團隊合作教育,更多的學生只是以個人為中心,由于較強的表現(xiàn)欲而忽視團隊合作,例如陷入困境時不是積極傳球給己方隊友,而是希望自己能憑借個人力量脫困,而結果可想而知。
教練在實際訓練中,要隨時注意以下幾點:培養(yǎng)團隊親和力,讓學生有整體意識;提高整個隊伍的整體效率;及時調節(jié)學生隊伍之內的矛盾,從而讓學生在團隊中有高昂的斗志,使團隊中有著一個整體意識,而不是凸顯個人英雄主義。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布置一些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讓學生能夠在平常的訓練中接受相應的團隊意識培養(yǎng),也可以在任務完成以后由學生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得以多角度的認識自己,從而加強團隊意識。還要加強傳接球訓練,傳接球是球隊在比賽中組織進攻、進行戰(zhàn)術配合的銜接手段。準確流暢的傳接球讓球子在進攻球隊手里流暢輪轉,為組織進攻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機會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o隊員之間支持和建議,從而使他們愿意接受其他具有專長、信息或經(jīng)驗和當前的任務或決策相關人員的領導和影響,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提高隊員的技術能力。從而對學生進行精神與體能的雙重教育,繼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大學體育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事業(yè),大學體育教師要隨時把握學生的素質與能力,注意訓練的方向與實踐能力,應該更多的重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讓學生做好基礎練習,在提高體能素質和規(guī)范相應動作的同時,提高個人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籃球隊伍的戰(zhàn)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杜遙捷.大學體育之籃球教學[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187-187.
[2]彭艷.大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應重視基本功練習[J].四川體育科學,2005,(4):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