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亞
女人是什么?為了解答這個簡單而又復(fù)雜的問題,法國女性作家西蒙娜·波伏瓦在《第二性》這本書里對此作出了詮釋。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笔悄腥恕⑸鐣顾蔀榈诙?。男人是第一性,是主要者;女人是第二性,是附庸者。這個界定,明確表達了波伏瓦的觀點,就像黑人對白人,作為第二性的女人,遭到的是有區(qū)別的對待,處于不平等的地位,要擺脫的是歷史、命運一直壓在她們身上的困境。
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大多數(shù)女性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自主選擇人生的道路。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她未婚生子,如果她是個老處女,如果她離了婚,如果她在職業(yè)中過于出色或者咄咄逼人,她依然要受到來自周圍或者直接來自男人的鄙視和敵意;在成長過程中,灰姑娘的故事依舊被灌輸進女孩子們的頭腦,讓她們夢想得到一位王子而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灰姑娘一個更時髦的稱謂是“瑪麗蘇”;在世俗觀念中,一個女人嫁得好很重要,一個女人遇到好男人比找到好工作更重要,夫貴妻榮仍然是全世界流行的標(biāo)準(zhǔn)。
從鄧文迪的故事中就可以略窺一二。關(guān)于這個女人,人們的評價太多。她的緋聞列表堪稱一份達沃斯論壇的嘉賓名單。對于她,人們總是愛恨交織,嘲諷她的上位史,卻又艷羨她站在人生巔峰??墒撬哪囊淮纬霈F(xiàn)不是伴隨著一個男性的姓名?她的“贏”,贏在了“被動”。男人是主體,是絕對,而女人只是“他者”,是被動的,沒有發(fā)言權(quán),是男性評價和塑造的對象。
灰姑娘的傳說一直保留著它的全部價值,一切都仍然在鼓勵少女期待從“白馬王子”那里獲得財富和幸福,而不是獨自嘗試?yán)щy。她可以期望依仗他進入高于她的階層,這個奇跡是她工作一輩子都不能帶來的,但這樣一種期冀是有害的。
這使得大量女性不專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只把工作當(dāng)做義務(wù),認(rèn)為婚姻是拯救她們擺脫這種義務(wù)的最佳方式?!耙鸦榕耸艿秸煞虻墓B(yǎng),卻擁有比單身女人更高的社會尊嚴(yán)”,作者認(rèn)為,這就等同于允許現(xiàn)代女人把自己的身體看做一筆可以利用的資本罷了。
從審美觀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滿大街地曬“反手摸肚臍”、A4腰、八九十斤的體重……卻很少有人考慮到過低的體脂率本身對女性就是一種傷害。這同非洲南部的游牧民族霍屯督人欣慕的臀部過肥的維納斯那種形象大同小異。豐乳肥臀、被裹住的小腳、被緊身裙和支架捆綁的女性身體,在男人看來,是按照他的欲望塑造的具有物品性質(zhì)的身體,是惰性的、被動的、不具有活力的,是屬于他的東西,是秀色可餐。
因此,對于“現(xiàn)代女性”來說,依舊要承受著兩種命運的不可調(diào)和:一方面是現(xiàn)實,男人在相當(dāng)大的程度上認(rèn)為,女人是同類、平等的人,但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是,他們繼續(xù)要求她是非本質(zhì),要求女性變成“他者”。女性在兩者之中猶豫,不能準(zhǔn)確地適應(yīng)任何一種。有的人以“女漢子”自詡,認(rèn)為這樣就能獲得某種意義上的平等,可是為什么表現(xiàn)出一些像男性的特征就是平等,而不去更好地發(fā)揮自己作為女性的特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