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平+李清軍+蔣麗紅
戴靜平,原名戴淑蓮,1932年生于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qū)暖池塘村。1947年至1948年間,在我方情報員鄧行方的影響下,與其兄戴家駒等家人共同走上革命道路,成為當時中共冀察熱遼中央分局社會部情報處錦西情報站的交通員和情報員,多次來往于錦州和情報站之間傳送情報。新中國成立后在黑龍江慶安從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1946年,我14歲,正在錦州讀中學。父親經(jīng)商,在錦州北二街城隍廟胡同有一處獨門獨院的房子。這年秋天,地下黨員、和我同村的鄧行方來到錦州,從事情報工作。在鄧行方的啟發(fā)教育下,我和我二哥戴家駒都參加了情報站的工作,我們在錦州的家成為情報站聯(lián)絡點之一。
1947年年初,錦西情報站建在了我的老家——南票區(qū)暖池塘村,當時還屬于錦西縣。當時,鄧行方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遼西“師管區(qū)”的中校參謀。利用工作關系,他白天到軍營各處走動巡查、勘察防務設施,晚上回來就和我二哥繪制成圖。二哥參加了錦州電影院創(chuàng)辦的青年文藝隊,有機會接觸國民黨的一些士兵和軍官,將他們的情況進行收集,再經(jīng)過整理,爾后由我送往情報站。
當時,傳送情報要通過城防(國民黨檢查站)。那里由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士兵把守,檢查很嚴格,通過的人衣服和隨身物品都要一一打開,渾身上下都要摸一遍檢查。我把情報藏在女孩專用物品或內衣兜里,遇到盤問就說是回老家暖池塘村。負責檢查的國民黨士兵畢竟有別于兇殘的日本鬼子,同時我還有學校證明,多數(shù)情況都能順利通過。暖池塘村距離錦州一百多里路,偶爾能搭上順路馬車或驢車,一般都是步行,需要兩到三天才能到達,有時候路上還會遇到國民黨軍隊或“花子隊”(政治土匪)的檢查,都得應付過去。鄧行方有時也借回暖池塘看望老母親的機會帶回一些情報,當時他穿著國民黨軍裝,過城防比較容易,但是他也是走路,沒見過他騎馬。他走路很快,基本上一天就能趕到暖池塘。
錦州解放前夕,鄧行方親自繪制了錦州城防圖,把國民黨各個防區(qū)的番號、人數(shù)、工事、武器配備都標上了。后來聽情報站的領導講,攻打錦州時,解放軍的大炮打得很準,解放錦州只用了31個小時,我們的情報起了很大作用,受到了東野部隊首長的高度表揚。
1948年10月1日,劉茂田站長把一封信交給我說:“我軍10月中旬解放錦州,這封信必須在開火(總攻)前交給鄧行方,但是現(xiàn)在錦州守敵在城外封鎖很嚴,出入城防很困難,路上遍地莊稼,又沒有車,要多加小心!”我母親是個小腳老太太,怕我路上有危險,堅持要和我一起去。當時,錦州外圍配水池等地都打起來了,我們娘兒倆走了三天才到錦州。經(jīng)過小凌河大橋時,國民黨士兵盤查極其嚴格,特別是進城更加困難。如果不是我們母女二人看上去沒有什么威脅,根本進不了城。最后,我倆終于把信送到了,后來知道,這封信的內容是讓他們馬上撤出錦州城。
原來,我們村有個叫楊建軍的家伙,在國民黨遼西“師管區(qū)”當營長,跟鄧行方還是同學。他見鄧行方經(jīng)常偷偷回暖池塘村,而當時暖池塘一帶已經(jīng)解放并進行了土改,還是當時錦西公安局的駐地,于是就向國民黨東北“剿總”錦州警備司令部督察處告密說:“鄧行方圖謀不軌,系共黨分子?!编囆蟹浇拥匠吠说那閳蠛?,認為這個時候更應該戰(zhàn)斗在情報工作的第一線,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堅持工作。1948年10月初,鄧行方在回暖池塘村的路上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隨后,正在搬家轉移的二哥、我、二嫂赫淑英、本家哥哥戴家瑞也一起被逮捕。
鄧行方被捕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二哥戴家駒也受盡酷刑,敵人用皮鞭蘸涼水打他,還用木棍在他的手上來回滾壓,打暈過去就用涼水澆醒,但是他一直沒有屈服。他還趁看守不注意時,用煙盒寫字扔給我們,鼓勵我和我嫂子。
1948年10月14日,總攻錦州的隆隆炮聲響起,敵人殘忍地殺害了鄧行方和我二哥。錦州解放后,我和二嫂、族兄戴家瑞被解救出獄。后來,國民黨反動派的走狗楊建軍被抓起來,死在了監(jiān)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