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嵐
摘 要: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審計方法、審計技術等都得到了轉變,對于促進審計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發(fā)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因此,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合理應用,需要審計人員不斷提高綜合能力,才能真正滿足現代審計工作的各種需求。文中就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進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策略,以便促進各行業(yè)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審計;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6)04-00-02
0 引 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不斷加劇,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大大拓展了審計工作的發(fā)展空間,但這需要相關人員準確把握、充分利用,才能真正推動審計方法、技術的現代化發(fā)展。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才能確保應用策略的科學性、可行性等,最終促進各領域進一步發(fā)展。
1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在科學技術、管理模式不斷更新的情況下,現代審計方法、技術體系等變得越來越完善,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不斷推廣,給審計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對于促進社會各行業(yè)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偠灾?,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主要包括審計方式發(fā)展、總體審計模式、審計成果應用、相關證據應用、高效數據審計、大數據審計師這幾個方面。
1.1 審計方式發(fā)展方面
對傳統(tǒng)審計進行分析可知,審計人員通常是在被審計單位各種業(yè)務完成以后開始,并且只對部分數據和信息進行審計,從而影響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之間評價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最終大大降低各種日常經營活動評價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持續(xù)審計方式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不僅可以促進信息與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更好地融合,還能大大提高業(yè)務數據、風險控制的時效性。例如審計人員在進行商業(yè)銀行的審計時,通過與商業(yè)銀行建立數據系統(tǒng)接口的方式,使得非結構化數據、數據分析模塊等得到固化,從而實現在線風險監(jiān)控、預警等,對于實現各種數據的最有效利用和實時分析有著重要影響。
1.2 總體審計模式方面
目前,較多情況下使用的審計模式是對被審計風險進行合理評價,并通過抽樣審計的方式,提高被審計單位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由于被審計單位的全部數據不可能得到準確收集,因此,傳統(tǒng)審計模式只能通過抽樣方式來完成,無法全面體現大量業(yè)務活動的情況,最終出現諸多舞弊現象,增大審計風險。在科學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情況下,各種跨行業(yè)、跨領域、跨企業(yè)的數據想要得到全面分析,則不需要采用抽樣方式來完成,而是通過總體審計模式來進行搜集和分析,通過總體視角來發(fā)現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不但能使審計人員的總體審計模式更加完善,還能促進現代審計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最終促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
1.3 審計成果應用方面
一般情況下,審計人員的審計成果通過審計報告的方式呈現,有著內容不夠多樣化、格式過于固定和包含信息不夠全面化等多種特點。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審計人員不僅可以掌握審計報告,還能搜集到更多的資料和數據,從而提供給被審計單位,以便他們調整經營管理方式,最終促進審計成果更廣泛的應用,這對于提高審計成果的綜合應用效果有著積極作用。由此可見,審計人員通過獲取各種數據、資料,并將他們歸納、總結到一起,不僅可以找出業(yè)務、財務、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的相關性,還能大大提高各種決策的可行性、合理性等,最終促進審計單位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1.4 相關證據應用方面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審計證據,才能提出更可行的意見,從而提高審計報告的科學性、可信度。在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情況下,各個領域存在的關系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分析,不但能通過可供量化、跨領域的方式進行分析,還能大大提高各種數據、信息分析的準確性,最終促進審計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因此,通過利用相關關系的方式來搜集和發(fā)現審計證據,不但能使更多電子證據得到應用,還能真正提高數據分析的科學性,最終促進審計方式、審計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
1.5 高效數據審計方面
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精準審核,并注重審計數據的工作效率,才能真正發(fā)揮審計的作用。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合理應用的情況下,審計人員必須從更大、更廣泛的范圍進行審計工作,進一步接近事實真相,從而達到高效數據審計的目的。因此,在充分利用數據存儲技術、數據處理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等的基礎上,審計人員必須注重云數據庫、分布式拓撲結構、數據挖掘技術和聯(lián)網審計技術等工具的運用,才能真正提高審計的整體效率。
1.6 大數據審計師方面
根據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是大數據發(fā)揮效用的基礎條件,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對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進行鑒定,才能被真正稱作數據審計師。通常情況下,數據審計師是數學、計算機科學、審計學和統(tǒng)計學等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他們必須認真落實自己的責任和保密原則,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評估能力,才能在合理運用相關運算方法、統(tǒng)計方法的基礎上,真正解決各行業(y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大數據審計師有著重要影響。
2 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策略
2.1 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的合理制定
在新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對于提高審計行業(yè)的市場競爭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注重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的合理制定,在充分利用現有審計信息化成果的情況下,才能真正促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更廣泛的應用,最終在相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推動審計現代化發(fā)展。在實踐過程中,審計行業(yè)協(xié)會需要對人才、數據、技術等幾個方面給予高度重視,制定可行的發(fā)展措施,并構建集云儲存能力、審計能力、云計算能力等為一體的審計數據分析模型,真正提高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運用效果。
2.2 加大審計法規(guī)的建設力度
在現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沒有涉及到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方面的內容,因此,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沒有可參考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審計法規(guī)的建設力度,是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合法應用的重要保障,對于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水平有著極大影響。在實踐過程中,注重云審計中大數據采集與儲存等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發(fā)展,并明確大數據分析結果、電子證據等的法律地位,對于促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更廣泛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3 注重審計相關平臺的構建
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為使其能在審計中進行合理應用,需要注重云審計平臺、大數據審計分析平臺等的科學構建,才能為審計提供重要基礎。因此,在以審計大數據為中心的前提下,云審計平臺、大數據審計分析平臺的充分利用,可以通過遠程存儲、移動計算等方式降低數據移動產生的損耗,并在充分利用PaaS、IaaS、SaaS等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完成相關操作,從而實現跨領域、跨行業(yè)的審計工作,對于構建更廣泛、更全面的云審計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有著重要影響。
2.4 高度重視審計軟件的研發(fā)
根據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來看,在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中,大數據分析模型、開發(fā)環(huán)境等存在著一定差異。因此,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需要高度重視審計軟件的研發(fā),構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大數據分析模型,才能真正促進審計行業(yè)更快、更好的發(fā)展。目前,審計數據分析主要包括挖掘型分析、多維分析等幾種,在大數據覆蓋范圍較廣的情況下,想要快速解決各種審計問題,則需要有著高技術、高水平和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如生態(tài)學專家、數據分析專家、數學專家、社會行為學專家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審計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大數據審計分析模型、審計軟件等的構建和研發(fā),不但需要高超的審計功能,還需要有較強的預測功能,這樣才能在充分利用數字算法的基礎上,準確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最終在職業(yè)判斷情況下,降低偏見、成見等帶來的影響。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各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推廣,給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數據,才能真正提高各行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必須提高相關人員的認識和工作能力,才能在加大建設力度、研發(fā)力度和投入力度等基礎上,推動我國審計行業(yè)向信息化、現代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瑋.大數據時代下我國審計行業(yè)發(fā)展探討[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5(9):101-102.
[2]盤昌龍,陳芳.云技術下的審計研究[J].商,2015(19):162.
[3]丁淑芹.大數據環(huán)境下審計變革研究[J].財會通訊 (綜合),2015 (22):106-108.
[4]楚麗娜.大數據背景下大型體育建設項目云審計策略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5(10):33-34.
[5]程平,張雅頔.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審計實施框架構建[J].會計之友,2015(24):134-136.
[6]彭啟發(fā),陳志朵.云計算對審計風險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5(10):64-66.
[7]稅敏,秦彥,曹志民.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石油企業(yè)內部審計信息化探索[A].全國內部審計理論研討優(yōu)秀論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