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發(fā)飆了,這次不是對小米、美的這些競爭對手,也不是因為忘關投影儀的員工,而是格力的股東們。
10月28日,格力電器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收購珠海銀隆及相關配套募資的議案,據投票結果,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相關議案的表決結果為審議通過,但與募集配套資金相關的9項議案未獲通過,另有《關于公司本次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lián)交易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議案》等6項議案也未獲審議通過。
這意味著,格力電器想要通過收購珠海銀隆進而實現新能源造車夢的計劃無奈推延甚至擱淺,董明珠則非常不高興。然后,我們就看到了各類新聞頭條上董小姐因為股東不鼓掌而生氣的新聞。
把媒體的解讀拿來闡述,可能有些不負責任,我們不妨看看董的原話吧。
“講老實話,我今天進來開股東大會這是唯一一次沒有鼓掌的,我想可能每個人帶著自己不同的心思來的?!?/p>
“我們不會為個別股東、所謂的股民、投機者去思考,你信任格力你就持有一輩子。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話一點都不會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個像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分紅你能怎么樣我?你有什么資格,給你們越多越得意,話越多。2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看看哪個企業(yè)給你這么多?!?/p>
事實上,高送轉與高分紅本身,主觀目的中并不能全部看成是格力或者是董明珠本人無私地回饋那些她所“鄙視”的投反對票的股東們。同花順數據顯示,董明珠近年不斷增持格力電器,不含低于市場價增發(fā)方案中董明珠的份額,其持股也已經達到4430萬股,位列所有股東的第十位,合計市值高達近10億元。明眼人很容易就看出格力的高分紅并不是回饋股東那么簡單,分紅的最大得利者,是中線持有的投資者,這就首推董明珠自己。就像股民質疑的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年屆63歲,國企的掌門人可不是終身制,萬一哪天被股東們請下“神壇”,格力轉增不分紅了,其本人也有損失。
董明珠的這次發(fā)飆,被媒體解讀為是進場后沒有受到鼓掌歡迎。但背后原因卻是因為,自己耗資10億元(這10億資金的來源也被股民頻頻質疑)也參與的這次增發(fā),以及所要講述的資本故事可能面臨折戟。但這種方式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應。這種敵視股東,尤其是歧視中小股東發(fā)言權的言行,即使是家族企業(yè)的老板都不敢這么任性。王石的前車之鑒還沒冷卻,董明珠難道是要重蹈覆轍?相信這位格力的重要人物不會忘記當年自己是如何掌舵格力的。
近些年來董小姐做的出格事兒不止這一樁,比如把代言人成龍換掉自己頂了上去,比如把格力花了不少錢做的手機的開機畫面都設定成自己的照片。還有,他對小米雷軍的惡言諷刺等等,都超越了一個企業(yè)家的范疇。
看待董明珠的風格,需要厘清她與格力的關系。她雖是一個鐵娘子般的掌門人,曾經對格力的商業(yè)模式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元老。但卻不能忽略其只是一個持股的職業(yè)經理人,在新制造時代,她所豪言的明年就能看到格力汽車,以及借此再造一個千億的格力,難以不令股東們質疑。這一點,看看格力手機的現狀就知道了。
一個企業(yè)家過度迷信個人崇拜,以及市場發(fā)出不知自制的出格言論,對于企業(yè)的發(fā)展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相信董明珠也會慢慢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