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地與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然而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過多地將注意力放置于語言知識的掌握,死記硬背單詞,題海大戰(zhàn)語法,讓教師聲嘶力竭,讓學生苦不堪言。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筆者嘗試將英語教學和生活相融合,用生活的理念來構(gòu)建小學英語課堂,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激活學生相關(guān)的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讓學生“蠢蠢欲動”;通過生活化的活動讓學生大膽探索和體驗,讓學生“欲罷不能”;通過生活化的作業(yè)引導學生開展語言實踐和運用,讓學生“學以致用”,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本文筆者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課堂教學案例談談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舞動精彩!
一、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蠢蠢欲動”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通過圖片、音樂、實物等渲染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活化情景,將語言“還原”于生活,讓那些原本枯燥、單調(diào)的語言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融情入境”,點燃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語言。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6 Whose dress is it?的教學中,筆者結(jié)合本課的語言教學內(nèi)容在課伊始播放一段人們慶祝萬圣節(jié)的場景,參加化妝聚會的朋友的照片,各種滑稽、有趣的造型讓學生忍俊不禁,讓學生邊看邊說It's/They are so…讓學生迅速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走向新語言;隨后筆者告訴學生Our friends will have a party for Halloween.Would you like to join them?邀請學生參加化妝聚會,并帶領(lǐng)學生一起挑選服飾,在挑選的過程中自然感知Look at…It's/They are so…并通過實物開展“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猜一猜Whose…is it/are they?然后筆者就告訴學生Helen,suHai,Su Yang也會來參加我們的萬圣節(jié)聚會,她們會挑選什么樣的衣服呢?帶領(lǐng)學生學習語篇。
案例中筆者通過“Halloween Party”這一生活化的情境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引起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好奇新和探索熱情,有效突破學生語言學習的難點,讓學生學得有熱情、有成效。
二、生活化的活動讓學生“欲罷不能”
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的橋梁,是實效高效學習的保障。生活化的課堂學習活動有助于降低學習內(nèi)容的陌生感,讓學習內(nèi)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通過生活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Unit8 Doll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系列的生活化學習活動:①sing and do:通過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My eyes,nose,mouth,ears讓學生邊唱邊隨著音樂摸相應的身體部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融入課堂;②看卡通認識新朋友:讓學生觀看動畫并找出相應的洋娃娃,并帶領(lǐng)學生通過自讀、合作等找出這兩個娃娃的特征;③chant:帶領(lǐng)學生通過說唱的形式讓學生鞏固洋娃娃的信息;④聽讀表演并嘗試制作臉譜:讓學生朗讀課文并進行表演,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制作趣味臉譜并嘗試運用語言進行介紹,學生們學得非常開心,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案例中筆者通過說、唱、演、看、做等生活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能讓學生興致高昂,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
三、生活化的作業(yè)讓學生“學以致用”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傳統(tǒng)的機械性抄默、讀背作業(yè)有利于加深學生所所學知識的記憶和掌握,但易挫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生活化的英語作業(yè)不僅能讓學生舉一反三,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學生真實的語言運用搭建平臺。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中,筆者結(jié)合本課話題設計了這樣的作業(yè):朋友之間相互猜一猜對方的動物朋友,可以從名字、特征、能力等方面進行詢問,并把對話的過程記錄下來,可以通過錄音或記錄等方式在QQ群發(fā)給老師。這樣形式新穎的作業(yè)讓學生眼前一亮,積極性倍增,自然所交的作業(yè)也是精彩紛呈。
案例中筆者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并通過QQ上傳,改變了傳統(tǒng)的作業(yè)模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樂于參與,同時在這樣的作業(yè)中學生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語言知識,發(fā)展了英語的交際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語言,它來源于生活,最終應用于生活。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教學要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語言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語言,提高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生活是英語高效課堂的立足點,教師應當將英語教學融入生活的元素,從生活出發(fā)學英語,最終回歸生活用英語,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彰顯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