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獨特之處在于文本中蘊藏的情感,教師要深入挖掘,在朗讀以及課堂疑問的設(shè)置環(huán)節(jié),注重對學生靈魂的塑造,使語文學科真正地發(fā)揮其人文性的功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浮華的社會現(xiàn)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影響到了小學生的純凈的心靈,故而語文學科更應(yīng)擔負起凈化學生心靈的重任,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地展示語文學科的獨特魅力,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打開小學生的心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讓他們走在人生的第一站時,便對生活充滿期待,自信地面對生活,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欣喜和憂傷。
一、用語文之情,感染學生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很多豐富的情感,精選了很多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作家的情感或悲或喜地都會對學生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語文學科的魅力就在于能夠?qū)⑽谋局械那楦袃?nèi)化,使學生獲得心靈上的共鳴。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仔細體會這些情感,并在感悟情感的同時,使學生精神層次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例如《師恩難忘》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體會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在講授課文的時候,讓學生自主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小組間留有問題去進行思考,比如說,田老師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在哪里?作者又為什么這么思念自己的老師呢?學生們在有了閱讀初體驗后,定會對這篇課文中的師恩這一主題有自己深切的感悟,他們很快就可以從文本中找到相關(guān)的句子,也可以在小組間的討論中獲得最真切的體會,而教師此時就可以將文本中的情感進行內(nèi)化,讓學生自己講述幾年來最讓自己難忘的教師,是因為什么具體的事讓自己特別留戀自己的老師,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在孩子們的討論展示中,我看到了有的孩子說著自己與老師的事時笑了,還有的同學在說著的時候哭了,更有的同學表示出了自己的尷尬和悔意,學生在各種復(fù)雜的情緒中真切地體會到了老師的恩情是無法報答的主旨,也明白了老師這個職業(yè)的神圣之處,很多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愿意將來也成為一名好老師。
語文學科的功能性便是在文本中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學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可以獲得人生的真諦,也可以用這些情感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從而對世界充滿感恩,對人生充滿希望。
二、品語文之言,浸潤心靈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科,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給學生帶來美好的享受,在這樣的享受中,獲得生活的積極性和靈魂的凈化。語文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學會品味那些優(yōu)美的語言,在優(yōu)美的語言中學會感恩生活的美好,這就依靠教師不斷地用課堂藝術(shù)展示語言的魅力,讓學生在真切的語言中,感受那似涓涓的溪流中流淌的那份美好,蕩滌學生心靈的污垢。
例如在《黃山奇松》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只有在自然中,我們才能找到自己心靈的歸屬,也只有在自然的賜予中,我們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而這些美好的體驗,需要我們在朗讀中才能感受到,尤其是帶有情感性的語言,更能引起學生對景物描寫的畫面感的想象,也更能在優(yōu)美的語言中,仿佛身臨其境般地走進了那黃山,走在了那棵棵松樹之下。課堂中,教師先配樂泛讀,讓學生合上書本去聆聽,在感受語言的美好后,再讓學生配樂自讀,在音樂的配合下,學生的心靈便走上了一個新升華點,動情的朗讀中,定會讓學生感受到黃山奇松各種不同的特征,幫助學生產(chǎn)生融入自然的心性。
朗讀是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讓學生感受到語言背后的美好生活,讓他們在朗讀中,獲得獨特的心靈體驗,從而指導他們的生活方向,豐盈情感世界。
三、悟語文之疑,拓寬思維
巧妙的設(shè)疑,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而學生精神層面的品質(zhì)提升更是離不開思考,有效的問題設(shè)置,可以使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靈活,也可以使學生在思考中凈化靈魂。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利用語文學科這一載體,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
例如在《在大海中永生》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設(shè)置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關(guān)注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關(guān)注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比如說向?qū)W生提問“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否感覺有些悲凄?”這樣的問題,不僅引起學生對課文無限的回味,而且還使語文課堂內(nèi)容有所拓展,他們會在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正確的認知,對文本中的內(nèi)容做出自己應(yīng)有的解釋。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文本內(nèi)容設(shè)置“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否產(chǎn)生了一種崇拜之情?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們肯定能夠?qū)ξ闹械闹髦甲龀稣_的判斷,基于這樣的內(nèi)容理解的基礎(chǔ)上,教師還可以設(shè)置一個小練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我要做一個( )的人”為題來寫一段話,這樣的內(nèi)容拓展,使學生的精神層次有了新的提高,故而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因為完成了對學生精神品質(zhì)的塑造,還完成了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課堂在問題中變得活起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起來,思想也得到了升華。
精神塑造的課堂是活躍的課堂,在精神塑造的同時,感受語文教學的個性,這是其他學科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的,只有在思考中去徹悟,學生的靈魂才能得以凈化。
總之,語文學科較其他學科而言,具有人文性的功能,它可以深入學生的靈魂去感染學生,也可以通過作品中豐富的意蘊,為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chǔ)。教師要在朗讀以及設(shè)疑方面讓學生感受語文,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從而獲得靈魂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