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美術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目的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編的美術教材,改革了從前以畫種體系知識和技法教學為主線的傳統(tǒng)美術教材結構,而側重于美術知識的應用及審美感受與藝術觀念的表現和表達。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接受藝術的觀念和具有現代設計的意識,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各種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小學美術教材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有許多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內容,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去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自然產生的,它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積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任何想象總是以感性材料為基礎,從而想象出自己從未感知過的實際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構成這些形象的感知材料歸根結底是來源于客觀現實。在美術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學生在寫生中要細致觀察,并通過體驗生活等方式來豐富他們的直觀感受,讓學生不斷積累有關寫實方面的知識,獲取清晰和富有記憶的表象,以增加想象的儲備。如在上《彩色的圓形》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認識各種顏色的圓形,并用各種繪畫形式來表現接近圓形的物體。如路邊的松柏樹,紙風車,金魚。為了使學生理解并記準各種接近圓形的圖案,我利用金魚進行導引,激發(fā)兒童的興趣。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到學校工友那里觀察金魚的外形特征。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有好多種金魚的身子、尾的外形是由大小不同的圓形或近似的圓形組成的。兒童認識了圓形之后,如再進一步仔細觀察金魚身上的花紋,這樣更進一步加深了兒童的觀察記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二、巧設問題,引導想象
巧設問題,促進學生進行聯(lián)想,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扒伞本褪穷}材要新穎、有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理解有關美術的知識。我們知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必須把邏輯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高質量、高素質、健全的思維。
三、用音樂形象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材料的積累,只不過是給想象提供了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激趣展開想象。由于兒童對音樂特別感興趣,因此可以運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的想象。
四、通過手工制作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手工制作課主要是通過具體設計、制作,鍛煉學生手的靈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愛玩是兒童的天性,《風涼的扇子》一課是工藝制作課,充分利用孩子們玩玩做做這種天性,讓學生在玩中制作,通過制作扇子,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興趣,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我在本課中是這樣安排的,每個同學都當一名設計師,給老師設計一個漂亮的扇子,看誰設計的樣式最好看,扇出的風比較大,顏色搭配最漂亮。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扇子,其中有不少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作。
五、通過掛圖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兒童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利用生動、形象的掛圖進行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圖畫。
六、用講故事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想象
兒童喜歡聽故事,故事能使兒童增長知識,陶冶心靈,并能激起兒童對故事情節(jié)的想象,進而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想象是以觀察為基礎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根據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采用各種形式和方法去培養(yǎng)、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上好美術課的關鍵,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