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高校羽毛球技術教學與訓練開展的好壞不僅對學生自身的羽毛球技術產(chǎn)生影響,更對羽毛球運動的長期發(fā)展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本文對高校羽毛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進行了分析與探討,目的是指出我國高校羽毛球技術教學與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對策促其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 羽毛球 技術教學 訓練 探討
高校教師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技術教學與訓練、教法是否科學高效對于高校羽毛球運動的健康發(fā)展及學生羽毛球運動的理論知識、能力水平的獲得與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隨著高校開設羽毛球專、選修課經(jīng)驗的不斷增長,過去幾年因為場館、教師數(shù)量少、設施差等硬件困擾問題普遍得到解決,因此本文采用調查分析法對當前高校羽毛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進行了分析與探討,發(fā)現(xiàn)了當前高校羽毛球課程的實際教學在技術教學與訓練方面普遍存在的諸多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普遍的典型問題背后所反映出來的教學誤區(qū)的成因進行了有意義的分析,且提出了相對科學的解決辦法,目的旨在結合羽毛球運動特點,遵循羽毛球技戰(zhàn)術的教學與訓練原則基礎上提高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的教學與訓練的實效性,從而提高羽毛球課程的教學與訓練質量。
一、當前我國高校羽毛球技術教學與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一)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普遍重技術輕理論及基礎訓練,嚴重影響學生后續(xù)自主學習
我國羽毛球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之所以能夠在羽壇長盛不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基本技術的細膩與扎實。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及運動技能,通過體育活動從而獲得較好的體育習慣,養(yǎng)成終身體育教育意識。當前我國的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目的也應使學生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對該項目有明確的認識,對該運動技能有科學的認識并獲得科學的基本訓練為其后續(xù)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教學的內容普遍重技術輕理論及基礎訓練,學生基本功不扎實,不少學校根本全部采用室外活動課,嚴重忽視羽毛球理論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歷史、技術要求知之甚少,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后續(xù)自主學習,甚至對該運動的長久興趣,不利形成長效影響。
(二)忽略運動心理教學及比賽實戰(zhàn)心理經(jīng)驗的獲得,學生心理自我調控能力弱
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響著其在體育競技運動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的強弱。羽毛球運動是一項耗時長、對體力、耐力和意志力考驗相對較高的運動項目,平時的技術訓練教學與訓練不僅要著眼于基礎技術、動作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學生的運動心理知識的活動。長期以來,高校教師的主要教學內容和精力放在了技術動作訓練上,課下很少積極主動組織校內、院內之間的比賽活動,羽毛球教學基本停留在課時結束學生的羽毛球學習隨之結束的尷尬局面。不少教師更沒拿出課時來進行羽毛球運動心理教學及比賽實戰(zhàn)心理經(jīng)驗的獲得上,導致學生自我效能感弱,學生不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容易在教學中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影響了訓練和比賽的結果。
(三)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制定缺乏動態(tài)評價機制,師生缺乏提高動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效果的好壞和評價機制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學生身上,現(xiàn)行的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是否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識,從而使其獲得運動素質,掌握運動技術。但是通過座談和課堂調研發(fā)現(xiàn),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相對固態(tài),較少考慮學生的課堂體驗與感受,缺乏動態(tài)的評價機制,這樣勢必會導致一些教法靈活但教學經(jīng)驗、比賽經(jīng)驗相對較少的年輕教師逐漸缺乏教學熱情,學生的評價仍然集中在正手上手擊高遠球、吊球、扣殺球、搓球,羽毛球正、反手發(fā)網(wǎng)前球等技術動作上,不利于學生主動去進行羽毛球理論知識和基本功的學習上。
二、提高高校羽毛球技術教學與訓練方法探討
(一)強化基本技術與對抗技術學習,形成理論與訓練相得益彰的教學效果
高校羽毛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中手法和步法是連貫一致、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要重視并加強步法等基本功的訓練。由于羽毛球運動是對抗性運動,只有加強對抗技術的綜合練習,形成理論與訓練并重并相互補充的教學效果才能使基本技術得到鞏固與提高,為未來的實戰(zhàn)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羽毛球教師要參與組織校內比賽,更要在進行羽毛球技術訓練時設計和安排科學的小型對抗性比賽使學生的比賽心理素質不斷獲得提升。
(二)建立動態(tài)反饋機制,及時調整教學與訓練方法
終身體育應成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方向,因此建立動態(tài)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適應現(xiàn)代羽毛球教學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F(xiàn)行的高校羽毛球課程評價體系應該以學生、教師個體分別作為主要測評參考對象,充分運用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羽毛球體育態(tài)度、學習興趣動機、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和運用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組織能力以及課堂表現(xiàn)參照點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 丁智鵬,韓聯(lián)定.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學訓練水平的探討[J].運動訓練學.2015.32.
[2] 江華.簡析高職院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方法[J].體育教學.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