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非常珍貴且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chǎn)。山西歷史悠久、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文化燦爛,自古以來,山西人民就和古樹名木有著血脈相融的歷史情緣。千年松樹王、柏樹王、槐樹王及各類樹王,“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至今巍然屹立傲蒼穹;還有數(shù)百年的棗樹、核桃樹,依然春華秋實獻碩果;更有銀杏、紅樺等稀有名木,秀枝搖曳唱春風。百年以上樹齡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等,在山西這塊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隨處可見。
作為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古樹名木客觀記錄、反映了山西歷史發(fā)展和大自然的變遷,承載了古老山西的悠久歷史,體現(xiàn)了三晉大地的文化傳承,孕育了山西絕美的生態(tài)奇觀,保存了珍貴豐富的物種資源??梢灾v,眾多的古樹名木不僅是山西難得的旅游資源、獨特的文化資源,而且是研究山西歷史文化、水文地質(zhì)、生態(tài)氣候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活標本、活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科研、經(jīng)濟和生態(tài)價值。
古樹名木能茁壯地存活于今,實屬不易,它們飽經(jīng)風雨滄桑,見證歲月變遷,或盤根虬枝、或百姿百態(tài),無不在盡情吟唱著生命的贊歌,激揚著“人間正道是滄?!钡闹晾?。它們提供平臺,讓人們感悟天地玄機和人生哲理。它們被賦予了太多的人文內(nèi)涵,寄托著當?shù)匕傩盏纳詈袂楦?,是祖祖輩輩關懷和訴說的忠實對象。無怪乎古人嘆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币虼?,保護古樹名木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神圣使命,我們責無旁貸。
以下選取10棵獨具特色的古樹名木進行展示,以饗讀者。
扶蘇廟前兩古楸,老態(tài)龍鐘枝葉稠。
五月紫花撲人面,英姿偉岸千年修。
此樹位于原平市大林鎮(zhèn)西神頭村扶蘇廟前,有兩株古楸樹,人稱“龍鳳楸”。北邊的“龍楸”高約35米,胸圍13.2米,南邊的“鳳楸”高約35米,胸圍11米,樹齡在1500~2000年間。
“龍楸”是我國已知楸樹中樹齡最長、胸圍最大的一株,故稱“華夏第一楸”。這兩株古楸干朽枝枯,萌生的新枝組成碩大樹冠,每年5月初,紫花滿樹,十分壯觀。
兩株相依,風格迥異。逆扭順直,天造地設。
聚寶之說,盆藏樹下。爾等尋覓,緣在心田。
文武柏俗稱柏王柏后,位于交城卦山西山半坡(海拔978米),樹高10米,主干高4米,胸圍1.57米,東西冠幅4米,南北冠幅4米,樹齡約3000年。這株柏樹形似無皮槁木而未枯,頂端有枝尺余,茂葉猶生。主干突兀,出地面逆時針旋轉(zhuǎn),扭紋赫然,一扭到頂,形似鋼鞭,昂首挺立,所以也稱“鋼鞭柏”。
柏王者,受之于日月,萌生于商周,其形宛如浮屠峭立,挺拔云霄,其勢恍若盤龍昂首,扶搖直上,造化之奇、神工之妙,世所罕見!柏王之側(cè),柏后相倚,體態(tài)婀娜,形同游鳳之姿,風姿綽約,韻比神女飛天。柏王柏后,復曰文枝敷葉,澤被四方,神傳異志沸于民口。
澤州黃櫨生長于山西省澤州縣柳樹口鎮(zhèn)麻峪村外,樹高10米,主干2.65米,樹齡約百年,為山西省發(fā)現(xiàn)的最大一株黃櫨。每到秋季來臨之時,茂密的紅葉非常壯觀。此樹同根,上面分為四主干,每個主干需要三四個成人才能抱住,是村里的“分脈樹”,人們經(jīng)常在此燒香祈禱,視為神樹。
此樹雖生長在山溝里,經(jīng)千年的風霜、雨雪、雷電、野火自然洗禮和戰(zhàn)爭等人為破壞,但依然默默地展示著她那傲風雨、戰(zhàn)嚴寒、不屈不撓的旺盛生命力,樹體長勢依然蒼勁,實為奇跡。
九龍松位于交城縣龐泉溝鎮(zhèn)王家灣村,樹高30米,胸圍6.68米,主干高1.5米,東西冠幅17.5米,南北冠幅17.5米,生于元代。因形似一棵巨型白菜,當?shù)厝艘喾Q“白菜松”。這株巨松長勢奇特、樹形別致,九條松枝挺拔蒼勁、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活像九條巨龍直插云霄。
在山西省和順縣青城鎮(zhèn)神堂峪村的農(nóng)田里生長著一棵高大茂密的五角楓,俗稱“色樹”,樹高22米,胸圍5.1米,主干高2.1米,東西冠幅25米,南北冠幅23米。此樹樹干粗壯有力,枝葉三季青翠茂密,樹冠遮天蔽日,覆蓋面積達到400多平方米。從一面看,整個樹冠恰似一個巨型圓球,村民形象地稱它為“繡球”;而從另一面看,樹冠又豁然變成兩個相切的圓球——挨頭、肩并肩,就像一對連體的嬰兒。一年當中,樹葉的顏色會隨著季節(jié)變換而變化:春季為淡黃色,夏季為濃綠色,秋季為火紅色,一年“三變臉”。據(jù)村里的老人們講,這棵樹已歷風雨千年,沒有誰能說出它的確切樹齡,在他們及祖父輩的記憶里,這棵樹就這么大,都說“先有五角楓,后有神堂峪村”,足見此樹歷史悠久。
酸棗樹位于高平石末村,樹高11米,胸圍1.8米,十分罕見,實為今古奇觀,觀賞者絡繹不絕。據(jù)20世紀末劉清泉的《山西古稀樹木》考證,此樹是山西酸棗之王,樹齡約2000年。
民間傳說這個散落在鄉(xiāng)間的野酸棗樹可結(jié)出12種果形,能嘗出酸、甜、苦、辣四種味道,更有傳說此樹有多種藥用功能,可治百病,已成為當?shù)乩习傩招哪恐械摹吧駱洹薄?/p>
樹齡最古老、被稱為晉祠三絕之一的“古柏齊年”為西周所植,位于晉祠圣母殿北側(cè),樹高18米,胸圍5.6米,為國家一級珍稀古樹,距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由于此樹向南傾斜,恰臥于撐天柏之上,形似臥龍,又稱“臥龍柏”。
這株古樹雖然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但依然蒼勁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張曲屈,樹影扶蘇,姿態(tài)優(yōu)美,半躺半臥,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風瀟灑。宋代歐陽修詩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明末書法家傅山曾立石上書:“晉源之柏第一章”。
介休秦柏位于介休市綿山鎮(zhèn)西歡村,是山西省最大的側(cè)柏,享有“華夏第一柏”之稱。此樹樹高15米,胸圍12.4米,樹齡2200多年,雖飽經(jīng)風霜,但枝葉仍生長繁茂,主干以上的10個枝杈,有的巨擘凌空,宛若飛云;有的盤曲糾纏,其冠如蓋;有的鐵枝叢翠,風姿綽約,使整個枝體構(gòu)成一座奇特的綠色大廈,蔚為壯觀。
娑羅樹位于陽城縣潤城鎮(zhèn)東山村馬溝,樹高8米多,胸圍2米,樹冠直徑30余米,樹齡約500年,在中國北方極其罕見。
幾百年桑海滄田、歲月變遷,但馬溝娑羅樹依舊枝繁葉茂。因其特殊的香味,使得蚊蠅等從不近前。近年來,為了保護這株神奇的娑羅樹,當?shù)卣桶傩占哟罅吮Wo力度。老樹生病時,為老樹打點滴,派專人看護,在老樹周邊修起了防護墻。
此樹位于介休市龍鳳鎮(zhèn)張壁村,是柳樹種子落到國槐樹上而生長在一起的兩棵樹,因此而得名“槐抱柳”,其中槐樹為隋唐古槐,柳樹也有80多年,現(xiàn)古槐枝葉繁茂,柳樹亦成蔭。
相傳唐僖宗來介休綿山進香,路過古剎寺,改其名為興隆寺。興隆寺外原本栽著6棵槐樹,其排列象征著南斗六星??上?947年的戰(zhàn)火焚毀了興隆寺,也燒去了6棵槐樹中的5棵。后人在奄奄一息的存槐中栽了一棵柳樹,成為了現(xiàn)在的槐抱柳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