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
摘要:作為優(yōu)質、高產的多汁飼料,青貯玉米是畜牧業(yè)的重要飼料來源。而采取高產種植技術進行青貯玉米的種植,則能夠使青貯玉米的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繼而為農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谶@種認識,本文對青貯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展開了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青貯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51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玉米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是飼料的主要來源。就目前來看,青貯玉米種植面積在歐洲占到了整個玉米種植面積的30%-40%。而青貯玉米是畜牧業(yè)的重要飼料,所以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青貯玉米種植也將贏得較好的市場空間。因此,有必要對青貯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展開分析,從而更好的進行該種糧食的種植和生產。
1.青貯玉米的種植價值分析
將青貯玉米與小麥等糧食作物相比較,種植青貯玉米顯然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以小麥為例,每公頃小麥產量如果能夠達到6000kg,價格設定為1.5元kg,每公頃土地收益也僅為9000元。除去人力和物力成本費用,實際收益只能達到3000元。而生產青貯玉米,每公頃可以獲得67500kg產量。如設定單價為0.25元kg,每公頃土地收益將能達到16785元。扣除人力和物理成本費用,實際收益將能達到7875元。就目前來看,青貯玉米具有植株高大、適口性好、營養(yǎng)價值高和生物產量高的優(yōu)點,成為了畜牧養(yǎng)殖的主要飼料,所以青貯玉米種植將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2.青貯玉米的高產種植技術分析
2.1耕地選擇與整理
在種植青貯玉米時,應該選擇土層深厚、土層結構良好和地勢平坦的種植區(qū)域。同時,需要確保該區(qū)域土地具有較好的通透性和排水性,并且避免土地堿性過大??紤]到玉米容易感染蟲害和病害,需要每2年倒茬一次,前茬應選擇苜蓿、豆類和瓜類等作物。為滿足玉米對水分需要,需要在春犁之前將每畝地灌底墑水100m3,以便使土地均勻灌透。同時,需要按照每畝地2-3噸有機肥料、20kg尿素、1kg硫酸鋅的標準將土地施足肥料。在耕地過程中,可以使用旋耕機耕地,并且達到23-25cm的深度,以便使土地的質量得到保證。
2.2玉米品種選擇
根據(jù)種植地區(qū)的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需要選擇適合的青貯玉米品種。而只有選好玉米品種,才能夠使玉米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得到提高。通常的情況下,需要選擇生長快、莖葉繁茂、植株高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晚熟品種。就目前來看,寧夏等地區(qū)多選用永玉3號、寧單10號和豫玉22號等品種,新疆等地區(qū)多選用新玉20號和中原單32號等品種。這些玉米品種適合在干旱少雨地區(qū)種植,屬于粒用型高產玉米品種。在播種之前,需要將種子曬2-3天,以便使種子的發(fā)芽率得到提高。為防止玉米發(fā)生瘤黑粉病等病蟲害,每100kg種子需要使用400毫升40°C的衛(wèi)福懸浮劑和200毫升30%的帥苗種衣劑進行兌水浸泡。
2.3播種時間與方式
在播種青貯玉米種子時,需要在氣溫穩(wěn)定于10°C左右的時間進行播種。所以,可以在春季進行玉米的播種。而在播種方式選擇方面,可以每畝進行3.5-4.0kg的種子的撒播,需確保株間距離為25cm,行距為50cm,深度需要在5-6cm之間。在播種的同時,需要施用種肥。具體來講,就是按照每畝5kg尿素、7kg硫酸鉀和10kg硫酸二銨的標準進行種肥的施用,下肥位置需要比種子比重深度深7cm。在播種的過程中,需要確保下籽均勻,并且嚴密覆土。同時,需要進行鎮(zhèn)壓確實,以確保播種質量。
2.4出苗后的田間管理
播種后15天,青貯玉米將開始出苗。此時,需要做好出苗狀況的檢查,并且在必要時采用兩頭留雙苗的方式進行補種。在幼苗長出5-6片葉子后,可以進行定苗。此時,需要確保留苗均勻,并且使植株的間距保持在25cm左右。同時,需要為每個種植穴留一株苗,多余苗則要及時拔除。通常情況下,一畝地可留有6000-65000株苗。在玉米拔節(jié)之前,需要在出苗后、幼苗長至5-6片葉和拔節(jié)之前進行中耕。而在第一次灌水前,需要進行氮肥施用,每畝約20-25kg的尿素。在第二次灌水前,每畝需施用8-10kg尿素。在玉米全生長階段,需要灌水4-5次,以確保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持水量一半以上。
2.5作物及時收割
在收割青貯玉米時,需要在玉米果穗中部剝下幾粒玉米,然后將玉米縱向剖開。如果發(fā)現(xiàn)有黑層,說明玉米粒已經成熟,需要及時收割。
結論
總而言之,青貯玉米是發(fā)展畜牧業(yè)的重要糧食作物,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而采取高產種植技術進行青貯玉米的種植,則能夠使青貯玉米產量得到增加,從而滿足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