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倩
?
提升領導干部職業(yè)道德貴在自律
楊 倩
摘 要作為公共權力的執(zhí)行者和公共政策的決策者,領導干部的職業(yè)操守和道德素養(yǎng)關系到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各種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領導干部的職業(yè)道德素質也面臨嚴峻的考驗。因此,加強領導干部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是提升政府公眾形象的重要保障,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關鍵所在,是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領導干部 職業(yè)道德 自律
《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是說,上至皇家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身修德為做人之根本。誠然,子女對父母要有孝心,醫(yī)生對病者要有父母心,公民對社會要有公德心等等。從個人到家庭,從單位到社會,每個人都要受到道德的約束和規(guī)范。領導干部是團隊的帶頭人,是道德的風向標,其一言一行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加強領導干部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有利于改善機關部門的工作作風,塑造良好的政府公眾形象,弘揚積極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提升領導干部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關鍵在個人,著重在自律。
1939年,毛澤東同志給張聞天的信中,首次提到“為人民服務”。1944年,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同志發(fā)表《為人民服務》重要講話。1945年,黨的“七大”正式把“為人民服務”思想寫進黨章,第一次明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當前,個別領導干部公仆意識淡薄,將百姓利益放在一邊,甚至認為手中有權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法違紀的荒謬行為。這些狀況雖然不占主流,但必須引起重視。
為人民服務是根本、是路線、是不容動搖的。為人民服務是黨和政府的生命線,是永不褪色的鮮明旗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領導干部的權力來自于人民,領導干部的作為應該對人民負責。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領導干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摒棄官本位的錯誤觀念,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為百姓掌好權、用好權;領導干部要秉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將踐行群眾路線與本地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基層,加強與群眾的魚水聯(lián)系,傾聽群眾心聲,關心群眾疾苦,真心實意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積極為百姓尋求利益和實惠,當好百姓權益的代言人。
誠信就是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領導干部講誠信就是要用真心、說實話、辦實事,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誠信是基本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鬃釉弧懊駸o信不立”,意思是說如果人民對政府失去了信任,那么國家將不能長治久安。領導干部是政府形象的名片,其誠信度不僅影響個人信譽,更關乎政府公信。
近年來,一些官員的學歷突飛猛進,“碩士”、“博士”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多少像建筑秀、新農村、無根樹這樣的政績工程曾經風光登場,最終卻慘淡收場。領導開會說大話、采訪講套話、檔案摻水分等作假現(xiàn)象也是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政府公信力。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誠信好比一顆種子,從播種那一刻起就需要精心呵護和經營。領導干部講誠信,要時刻牢記對黨的誓言和指引,以商鞅“立木為信”為典范,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為警示,勿在政府和百姓之間形成“狼來了”的惡性循環(huán);領導干部講誠信,要注重積累和堅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身邊事做起,對百姓利益負責,多說實話、多辦實事,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將誠信轉化為凝聚力和感召力;領導干部講誠信,要求真務實,不弄虛作假,如實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問題,真誠與下屬交流工作、解決問題,推動構建相互信任、彼此勉勵的工作氛圍。
1898年,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美國的麥金利總統(tǒng)要把一封重要的信送給古巴領袖加西亞,幾經考慮,將這一艱巨任務交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接到命令,即刻出發(fā),一路克服艱難險阻,最終完成了這件不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經典的管理學案例“把信送給加西亞”。安德魯·羅文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就是強烈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一種毅力,是一種恒心,是對信念的堅守,是對意志的堅持。古語有云:不患無策,只怕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可以說,責任感是領導干部必不可少的從政之德。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責任面前無小事。當前,部分領導“不拘小節(jié)”,認為“嚴于律己”是別人的事,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領導干部身居要位,工作中難免遇到重大問題和決策,在困境和挑戰(zhàn)面前,能否克服難題、堅持到底,把工作落實到實處,關鍵在于責任意識的樹立和強化。領導干部增強責任心要對黨負責,牢記黨章黨紀,強化工作的自覺性和原則性,嚴于律己,恪盡職守,不辜負黨組織對自身的信任和培養(yǎng);領導干部增強責任心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抓起,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領導干部要本著對百姓負責的原則,以百姓利益為首,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提升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小情易事辦好,把難題大事辦妥。
反腐二十多年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反腐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隨著社會轉型不斷深入,反腐工作亦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因此,反腐倡廉仍任重道遠。
正如香港廉政公署社區(qū)關系處處長林延明所說:“事實上,無論執(zhí)法如何嚴厲,制度如何完善,抗拒貪污誘惑的最后防線,始終在于個人能否把持道德操守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可見,治理貪污腐敗,關鍵在預防,預防的根本在于筑起堅實的心理道德防線。
領導干部加強廉政修養(yǎng),要堅守政治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廉潔意識,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嚴格約束自己,嚴守用權邊界,增強自我約束能力;領導干部加強廉政修養(yǎng),要提高對腐敗的免疫力,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權力觀,科學認識權力、金錢和地位,正確處理國家、人民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意志動搖的時候,問問自己的良心,想想那些在貧困線上掙扎生存的老百姓,因為你的一己私欲完全有可能打破他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領導干部加強廉政修養(yǎng),要提高對腐敗的危機感,將品格修煉融入到無時無刻的工作和生活中,堅決做到自覺、自省、自律,堅持做到慎獨、慎欲、慎微、慎初,修養(yǎng)務實敬業(yè)的品格,修養(yǎng)廉潔奉公的品行,修養(yǎng)淡然處之的心態(tài),修養(yǎng)律己自省的心境,耐得住物質上的清貧,經得起金錢美色的誘惑,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絕不觸碰道德和法律的警戒線。
作者單位(為撫順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