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喬治·愛略特的代表作,作為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喬治·愛略特的作品當然離不開兩性之間的矛盾這一具有維多利亞時期特點的主題,本文將從這一主題入手,分析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思想的壓制及精神世界的摧毀,深層次挖掘作者對女性解放及兩性關(guān)系和諧的渴望。
關(guān)鍵詞:男權(quán);壓制;抗爭;和諧
作者簡介:李瑩(1994-),女,漢族,遼寧昌圖縣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6-0-01
一、麥琪的壓抑與悲劇
麥琪出生于一個磨坊主家庭,她的父親塔利弗善良而固執(zhí),卻因為經(jīng)營不善而破產(chǎn),經(jīng)營多年的磨坊也旁落到威根姆律師手中。母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細心持家,善良軟弱。兒時的麥琪天真活潑,狡黠中帶著天生的野性。為了抗議母親的“淑女”教育會一頭扎進水盆,這樣第二天頭發(fā)就再也卷不起來。她的父親夸獎的她的聰明伶俐,卻不以此為榮“這在她小時候倒沒什么不好,不過女孩子大起來以后,過于聰明就會跟長了長尾巴的羊一樣—它不會因為尾巴長而多值幾個錢。”父親雖然覺得湯姆的資質(zhì)一般卻花費大量的金錢與精力栽培湯姆“可是我卻希望湯姆成為一個有點才學的人,能夠跟有些人一樣,又能說會寫的本領?!睂τ谔熨Y聰穎喜好讀書的女兒,父親卻不給于接受教育的機會,盡管他更喜愛麥琪。這種現(xiàn)象在當時十分普遍,就連受過高等教育的麥特林碩士都不看好女孩讀書?!八麄兒苡行÷斆鳎贿^學任何東西都不能深入。她們雖然聰明,但很淺薄。”
麥琪與哥哥湯姆的自幼感情深厚,“我真愛湯姆,路克—勝過愛任何人。等他長大了,我要去給他管家,我們要永遠住在一塊兒?!睖穼γ妹檬謱檺郏邴滅髅媲?,他有著非凡的優(yōu)越感,他經(jīng)常用麥琪沒能學到的知識羞辱麥琪,打擊麥琪的自信心。麥琪追求自由獨立的天性被無情壓制,直到湯姆發(fā)現(xiàn)她與菲利普·威根姆的戀情無情的拆散他們,辱罵了菲利普并逼迫麥琪發(fā)誓不再和菲利普見面后,麥琪終于爆發(fā)了,“如果你有過錯,如果你干了一些錯特錯的事情,我一定會因為你受到痛苦而感到難受;我不會再把懲罰往你身上推??墒悄隳兀瑓s總喜歡懲罰我—你對我總是那么苛刻,那么狠心;甚至在我小時候,盡管我愛你的程度超過了愛世界上任何人,可是你呢,卻還是聽憑我哭著上床睡覺,而不寬恕我,你沒有憐憫心;你對自己的缺陷和罪惡一點都沒有感覺?!薄澳阒徊贿^是一個偽君子。你感謝上帝只不過是為了你自己的優(yōu)點;你認為你的優(yōu)點可以使你在各方面都得到勝利?!彪S著家道中落,湯姆一心沉醉于奪回父親的產(chǎn)業(yè),對麥琪的感受漠不關(guān)心。當她和表妹的未婚夫斯蒂芬相愛后,她在世俗的壓力下又一次壓抑自己的情感,放棄了自己的愛情。盡管如此她仍受到了周圍人的譴責,湯姆甚至將她逐出家門。這個善良的女孩仍愛著她的家人,在最后災難發(fā)生時,毅然回去救湯姆,最后兩個人在洪水中離開了世界,回歸了最初的安樂和諧。
二、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傷害
在維多利亞時期,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沒有地位,男人是享受權(quán)利的主體,婦女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不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只活在家庭的小天地,沒有言論和受教育的權(quán)利,甚至無權(quán)決定自己的婚姻。作為這一時期的女作家,喬治·愛略特當然真實地反映了這一不公的社會現(xiàn)象。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一書中父親塔利弗發(fā)現(xiàn)了麥琪在讀書方面的天賦,也承認她比兒子湯姆更聰明伶俐,卻仍舊將振興家族的希望寄托于湯姆并大力的培育他,而聰明好學的麥琪卻因為是女孩而失去上學的機會。此外麥琪因為不受傳統(tǒng)的家庭“淑女”教育的約束而被母親斥責,被姨母視為怪物。在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中,麥琪慢慢變得不再敢于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失去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的勇氣。
喬治·愛略特在抨擊男權(quán)社會的同時,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小說中對男女角色的定位。相較于兩性對立,喬治·愛略特更注重描述兩性的互補,她認為,人的本性問題是第一位的而性別只是第二位的,只有當男人和女人都真正統(tǒng)一于“人”這一大的概念之中,人類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這一觀點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然而她也清醒的認識到了實現(xiàn)這一愿望是不可能的,男權(quán)思想在人們的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她雖對這種現(xiàn)象提出質(zhì)疑卻無法撼動男性在家庭和社會上的主導地位,最后作者只能在死亡中尋得兩性的和諧。
三、對當今社會的啟示
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nèi),男權(quán)社會存在的歷史悠久。雖然隨著思想的進步,人們逐步認識到性別的平等,也出現(xiàn)許多倡導女權(quán)主義的先進人士,女性也為了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不懈努力,但是這種進步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過程,盡管現(xiàn)在許多國家為了維護婦女的權(quán)益出臺了許多法律和政策,但由于歷史及女性自身較男性的弱勢條件,她們?nèi)允艿讲煌潭壬系牟还?。因此維護女性的權(quán)益仍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責任。
參考文獻:
[1]Eliot, George. The Mill on the Floss [M].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9.
[2]喬治·愛略特著, 祝慶英、鄭淑珍、方樂顏譯.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
[3]褚曉航.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 安徽文學, 2009(11):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