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蕊
低年級兒童的學習并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wěn)定性。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勸說、枯燥乏味地訓練效果不佳。現(xiàn)代科技的結晶——多媒體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多媒體技術,顧名思義,即集聲音、文字、圖畫、動畫、視頻等于一體的技術,以此來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下面我就來談談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識字教學。
一、看視頻,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就開了一個好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正是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之一。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如小學語文第三冊《秋天》是一篇看圖學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點,描繪秋天的田野美景。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課前結合課文內容特別攝制田野景色,配之活潑的錒琴聲),將學生引人學習情境,讓學生對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藍天白云圖,讓學生說出畫的什么?接著問:“高高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中的“飄”怎樣寫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二、看動畫,習筆畫,正確識字書寫
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運筆示范,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fā)學趣,易于理解筆畫、結構等特點,便于記憶摹仿。一般生字學生都能自己“析形索義”,遇到難寫、不易理解的字,則可以充分發(fā)揮電教優(yōu)勢,化難為易,使學生正確識字書寫。如“鳥”字的筆順和第四筆“豎折折鉤”不易掌握,就制作一個寫“鳥”字的動畫,一筆筆寫出來,配之筆劃聲的音樂,讓學生認識筆順,“豎折折鉤”這個筆劃學生難寫到位,顯示這一筆時,動畫速度較慢,學生看了動畫,留在記憶里的痕跡就深。又如“鷹、辯、摔”等字多筆畫的難寫字,可讓學生跟著動畫,完成書寫一個個部首,再整合在一起。
三、賞動畫,找方法,善子識記漢字
1.想象識字法。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新的識字方法,使他們不斷豐富自己頭腦中的資料。如:教學“閃”宇時,巧用多媒體,先出現(xiàn)一個門框,然后一個小孩在門內一閃,最后由門框、小孩還原成一個漢字“閃”、結合構字原理所作的形象化演示,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這實際是在引導學生感受會意字的奧秘。學生學習后,要鼓勵他們嘗試著用這種方法展開豐富的想象來識記漢字。如:見到“休”,會想到是一個人靠在樹旁邊休息,見到“采”會想到那是一只手在樹上采摘。漸漸地,學生就會巧妙地把一個個字分解成一個個部件、采用部件聯(lián)系法來記字:口坐在貝上(員),木上開了幾朵花(朵)等等。
2.趣味識字法。孩子對新鮮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調動他們識字的興趣,讓他們一開始就能主動地認識漢字,孩子們好觀察、愛表達,我就引導他們從“看字”和“說字”做起,在學習“人、大、個”這三個字時,我用多媒體課件閃動這三個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問,已有小朋友高高興興地舉起了手要求發(fā)言,他們的發(fā)現(xiàn)讓我欣喜萬分:這三個字里都有“人”,“大”和“個”的“人”不一樣,“大”的撇變短了。“老師”“個”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大”的撤變成了豎撒?!闭鏇]想到一年級的孩子會觀察得這么細致,我決心以后多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自主愉快的識字。
當然,這只是我的簡單的嘗試,想信同仁們還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我這里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把自己的體會分享出來,以便于我們更好的上好課,把教學任務順利完成,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