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清家
【摘要】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人與人之間一種時尚的溝通模式,教育也不甘落后,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也安排到教學當中來。中學時期的信息技術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它不僅是對學生少兒時期網(wǎng)絡時代一種模糊印象的解答,也是為學習更高層次的信息技術做好鋪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將對學生學習該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教學 生活元素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29-02
無論是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之后的教育,我們都秉著教書育人的目的將學生的學習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然而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又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即逐步地將學生的思想從教科書上拉入到互聯(lián)網(wǎng)中去,讓學生去面對一個信息交錯的網(wǎng)絡技術時代。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既在這里滿足了已有的好奇和憧憬,也在這里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生活及學習中的瑣事,教師如何能夠順利地讓學生達到這樣的目的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將生活元素添加進去,讓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的融合,才能讓課堂生活化,生活課堂化。下面淺談三個方面的看法:
一、減少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我學習某種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雖然信息技術對于中學生不太陌生,但是學生還只是停留在對于信息技術表面的了解層面上,然而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內(nèi)容更傾向于專業(yè)化、知識化、系統(tǒng)化,這與學生已有的意識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熟悉的日常信息活動添加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在生活中用到的網(wǎng)絡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學生經(jīng)常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交流、聊天、看電視、看電影、玩游戲等。雖然這些看似平常,但是處處存在著一定的信息技術,如網(wǎng)絡聊天:聊天者彼此需要發(fā)些照片、表格、文章,這時就需要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來對照片進行修改和調(diào)整,對表格或者文章進行整理;網(wǎng)絡游戲:雖然玩物喪志,但是適當?shù)姆潘蓞s有益于身心,教師通過信息課堂不僅可以傳遞這樣的信息,而且通過共同的愛好讓學生認清游戲也需要具有高超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而不僅僅是通過不斷的重復操作就能提高。
二、創(chuàng)設和諧的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要熟練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就需要反復的操作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為了盡量減少該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身心能夠得到定時的緩沖。比如現(xiàn)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拍照,但大部分人都不能對自己拍攝的照片進行一些具有個性化的后期處理。學習圖像處理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充當學生的攝影師,安排適當?shù)臅r間為學生拍攝個人照片和一些集體照片。在圖像處理的課堂上,老師分發(fā)給學生各自的照片,跟學生探討要如何進行后期處理才能使照片更生動更有個性。因為安排的課堂學習實踐任務是處理自己的照片,學生就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再進行圖像處理的教學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因為有了課堂的實踐,學生走出課堂后,他們掌握的圖像處理技術在生活中也能夠派上用場,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
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教師秉著教書育人的宗旨通過不斷的實驗,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陌生感,適時地轉化自己的身份,在學生面前變成學生的好朋友、伙伴,與學生一起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和學生同甘共苦。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給與學生自己自由的交流時間,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全面培養(yǎng)學生技能知識和加速生活教學轉型的新型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課堂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
三、設定任務,排除困難,迎接挑戰(zhàn)
中學生愛好挑戰(zhàn),存在著極強的好勝心理,特別是對陌生的、困難的事情有著很強的實驗心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地運用學生的該種心理因素,幫助學生完成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定的任務,讓他們從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完成任務,在解決的過程中認真思考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不僅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發(fā)開展學習活動的習慣,減輕師生之間教與學的負擔。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到處是生活,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是教育之場所。教育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教師逐步將學生的生活融入到教學中去,拉近他們與學習內(nèi)容之間的緊密感,讓學生在快樂地生活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喜悅的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悅,使知識世界的課堂走向三維立體的生活世界,從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充滿對未知信息知識的渴望,幫助學生利用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處理自己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以后更高層次的信息技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詠華.試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元素[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03).
[2]楊志堅.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元素[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
[3]姜鑫.怎樣將生活元素融入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J].新課程(中),2014(10).
[4]王皓.生活元素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