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英國教育學家洛克說過:“我們幼小的時候,所受的影響,哪怕是極小,小到無法察覺出來,但對日后都有極其深遠的作用,如江河的源頭一樣,水性至柔,一丁點的人力就可以使其方向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正因為從源頭的一丁點引導,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遙遠的地方”。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靈魂,我們的每一項工作如果能讓哪怕是一個學生有一點點進步,都是我們的成功。
我是一位奮戰(zhàn)在農(nóng)村教育戰(zhàn)線上的老師,人文素質普遍偏低,從而導致教育孩子使其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任務基本上都落在了學校的身上。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看著我花兒一樣的孩子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去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有益的、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yǎng)、規(guī)范我的學生們:
一、“任重而道遠”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
1.課前:
俗語說:笨鳥先飛。對于課堂知識吸收欠佳的農(nóng)村學生來說,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拿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來說,上課之初呢,我會讓學生把將要學習的課文朗讀三遍:一遍讀響、二遍讀通、三遍讀美。在此過程中記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并將自己喜歡的詞、句、段進行積累,然后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通過預習,可以讓我的學生們“心中有丘壑”,為上課做好前期準備。預習花費的時間不長,卻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課中:
首先從課前準備來說,我會要求同學們在下課時把下節(jié)課要用的學習用品準備好、擺放整齊后再到室外活動。上課鈴響進到教室后要保持肅靜、坐姿端正、認真聽講。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做起來難度不小。開始時,有的學生因為動作慢不能及時去室外活動而失去了上廁所的機會;也有的學生因為散漫慣了,進入教室緊張不起來而把課間的玩興眉開眼笑的延續(xù)著;更有的學生因為好動坐不住而時常溜號……
面對這種情況我及時強調(diào)要求并善意提醒,如有屢教不改者就強制要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些習慣現(xiàn)已蔚然成風。
其次我注重抓課堂教學中傾聽、思考、表述的習慣訓練。我認為學會傾聽、積極思考、完整表述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中缺一不可。我會經(jīng)常反復地和學生強調(diào),只有聽懂了老師的意圖才能夠正確地思考,思考成熟后才能完整地表述出來。為此,我專門訓練了學生們傾聽的習慣:我會告訴他們在別人說話時你要保持安靜,盯住對方的眼睛,讓他們學會有禮貌地聽;我會和他們玩“傳悄悄話”的游戲,讓他們有興趣地聽;同時我也會經(jīng)常改變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吸引他們聽。在他們有了傾聽的習慣后,我會逐步地帶著預設的問題讓他們先聽再思考。有思路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可以直接用語句表達出來;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同學我會允許他們在紙上寫然后再讀出來。
這個過程是長久習慣的一個培養(yǎng),但卻是學習生涯中最有益的習慣。雖然先寫后讀的同學會拖延教學進程,但我們愿意等,因為等的值,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3.課后:
作業(yè)是檢測所學內(nèi)容的一種手段,也是復習的一種途徑,所以我嚴格要求學生書寫作業(yè)質量。要求按時完成、字跡工整、準確率高。而這一習慣是通過我即時批改、當面指正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對于不合格的同學我要求重新完成直至合格為止。過程雖然煩瑣但收效很大,貴在堅持。
二、“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紀律習慣養(yǎng)成
我們學校的學生因受家庭及當?shù)丨h(huán)境的影響,自由主義嚴重。走路時,三五成群、左搖右擺;說話時,大聲嚎氣、臟話連天;玩耍時,瘋打瘋鬧、不計后果,很是讓我頭疼。為此,我一項一項地抓,一項一項地改。首先,我利用班干部嚴抓走廊紀律,要求學生不許交頭接耳,注意穩(wěn)步輕聲……我也會隨時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違反紀律的同學,就要求他重新去做直至完全記住,強制養(yǎng)成習慣。其次,我通過班會等形式,教育學生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學會小聲說話,說文明語言。最后,我通過每天早晨的安全教育時間,用真實的案例告訴學生們課間瘋打瘋鬧的危害,讓他們互相監(jiān)督,文明游戲?,F(xiàn)在我班同學的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已形成一種習慣,不需格外費心。
三、“潔身而自愛”的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
我們這是一所農(nóng)村學校,教室的衛(wèi)生清掃工作和市里不同的是:我們學校都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打掃。因此,我們的孩子會掃地、拖地;會抹灰、擦黑板;會倒垃圾、涮拖布;甚至能擦玻璃……和市里孩子相比我們學生的勞動能力很有優(yōu)勢,但缺少條理性、徹底性,需要老師從中做指導。所以我會身先示卒、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告訴學生掃地、拖地時要從后往前、從左往右進行打掃,注意角落清潔不留死角;抹灰,擦黑板時要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一個方向擦拭,注意動作輕不留空白……現(xiàn)在我們班的孩子不僅能干活,而且會干活,得到了全校師生的認可。但農(nóng)村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還需加強,所以我會時常督促學生勤洗澡、勤換內(nèi)衣、保持校服干凈立整,特別注意自己的物品管理及書桌清理,為此我為每名學生準備了一個垃圾筒,保證座位的整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天道而酬勤”的評價手段
我深知:“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是不行的,所以每隔一個階段我就會根據(jù)學生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的表現(xiàn),在班級評比欄中給他們加“心”或減“心”,再用五顆“心”換取一個“笑臉”的方法給小組加分。每月評比出優(yōu)勝組給予不同的物資(記事本、中性筆等)或精神(當一天班長、給老師提一個要求等)獎勵,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好的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了。這正如一位詩人所說: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獲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收獲的一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己的一顆心,收獲的一定是一輪火紅的太陽。
綜上所述,經(jīng)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我班的學生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xiàn)在我們的班風正氣、學風濃厚。我的花兒一樣的學生們沉浸在幸福中,綻放了屬于自己的美。平凡的他們因有好習慣而成就不平凡,也許他們是那落入石縫間的松子,不顯示高大卻能展示頑強;也許他們是那落入草坪上的水滴,不顯示澎湃卻可展示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