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立軍
[摘 要]無論是在工業(yè)生產或交通運輸服務等方面,電機的應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動力轉換和傳輸功能,積極的進行相關產品性能的提升和做好現有產品的應用管理對行業(yè)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在簡單介紹電機應用管理的基礎上,就其使用過程中和日常維護中常見的故障進行了分析,并就相關的維修和養(yǎng)護方法做了討論。
[關鍵詞]電機 應用管理 維修方法
中圖分類號:TM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1-0047-01
對電機進行應用管理的主要目的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要規(guī)范電機的使用,盡量減少對電機的損害和積極做好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而另一方面是為了在電機出現問題或故障之后可以很好的進行責任的追究和后續(xù)處理,保證了及時性和責任性。
1 電機的常見故障
1.1 機械掃膛
掃膛故障是電機運行中的常見的機械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電機機座加工設備的特殊性,以及在進行加工過程所采取的壓裝工藝所造成的,按照發(fā)生部位的不同可以簡單的分為定子大頭鐵芯、定子大頭端部、轉子或機座等幾類。其中定子鐵芯出現掃膛故障除因其自身的質量問題之外,還與導入機座的過程密切相關,質量問題包括表面有凸片、鐵刺、馬蹄或疊壓問題等,導入問題包括未導正,在導入的過程中擠壓到大頭沖片或機座發(fā)生變形等。此外如果鐵芯的內圓低于定子的槽楔也會導致掃膛問題,所以在進行機座的安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力度和時間,避免因野蠻操作造成質量隱患。雖然轉子偏心導致的掃膛問題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較為少見,但是如果出現問題無法排除或原因不明的情況時可以進行適當的考慮,而對于機座本身的質量控制包括端面整齊光滑、止口和外緣的處理滿足相關的標準和質量要求。
1.2 機械雜音
雜音的產生與電機的故障出現是相伴的,其不僅可以作為故障判斷的標準,同時還可以為故障的排除提供信息確認,按照雜音產生的不同可以簡單的分為擋風板異響、高低頻電磁、忽高忽低的悶響、軸承噪音或不均勻碰撞聲響等。其中擋風板出現異響直接代表著裝配過程的不規(guī)范或加工處理的不標準,這些質量問題直接導致符合性的下降和摩擦的產生,如果擋風板的焊接質量過于粗糙也會導致異響的出現。電磁聲響的出現通常與轉子的外徑、表面或材料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果轉子進行電磁切割的鐵芯內腔配合性較差或不光滑也會出現異響,在進行問題原因的判斷過程中應進行綜合的考慮和排除。沉重的悶響是非常容易判斷的,因其在產生的過程中高低相間的,造成這一雜音的主要原因有鐵芯松動、軸承磨損和電流不平衡等三方面,其中軸承的磨損不僅會導致?lián)p耗的加劇,同時還會使轉子與定子的同心度下降,最終出現氣息不均勻的雜音現象。
1.3 對地短路
對地短路的出現很可能導致電機的嚴重損害,所以在進行維護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的進行排除,按照損害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可修復的死對地和可修復的對地兩種,而按照產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轉子和定子兩種。其中當轉子出現對地時一般與槽絕緣、鐵芯質量或集電環(huán)擋圈相關,如果鐵芯的毛刺較多或較大很容易出現槽口轉子對地,而如果槽絕緣在進行埋線時出現損傷則會出現槽內轉子對地情況。集電環(huán)擋圈轉子對地情況的產生一般在小規(guī)格電機中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結構的限制和安裝的不合理等。定子如果出現死對地則不容易進行故障部位和原因的判斷,但是對于可修復的情況可以簡單的分為綁線不規(guī)范、端板壓入不良、導入不正、引線僵硬、裝配空間過小或沖片松動等原因。
2 電機的維修方法
2.1 掃膛維修
電機掃膛的維修主要是進行掃膛情況和位置的判斷,當故障較輕時電機主要表現為外表面溫度較高,拆掉外殼之后內層還可能出現紫藍色的擦傷,這類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電機的頻繁拆裝或表面加工精度較差等。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根據損害的程度進行擦拭、涂潤滑油脂或進行更換處理,由于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外殼強度較低的鋁殼電機中,所以應該在端蓋和外殼之間加裝特制的鋼片,在保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配合度的基礎上,減少和降低軸承的轉套現象,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對于轉子的磨損。此外對于潤滑油脂的選擇還應該充分考慮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和轉速的高低,對于轉速較低的可以選擇氯酊膠,相反則應選擇金屬膠。盡量減少電機的拆裝頻率和及時做好運行環(huán)境的維護也是避免掃膛故障出現的重要方面,在電機的制造過程中保證質量和適當的增加加工精度也可以有效的減少該故障的發(fā)生頻率。
2.2 軸承維修
軸承是保證電機穩(wěn)定高效運行的關鍵部件,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磨損則應該進行及時的更換避免出現更大的質量問題,可是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對于資源節(jié)約重視度的提升,目前的處理方法通常為用堆焊進行修整。具體的操作方法為用J507Fe焊條對已經預熱的軸體進行外側堆焊填充,并用機床進行所需尺寸的加工,而在焊接和加工的過程中應該做好軸承溫度和焊接應力的控制,避免應溫度過高或應力分布不均勻導致的軸承精度下降現象。為了保證軸承的強度在進行切削加工之后還應利用磨床進行深度的加工處理,此外為了增強焊接部位的強度在處理完成之后還應利用40%的鹽水進行軸間隙與轉子的反復灌注。
2.3 燒損維修
短路和溫度過高現象都會造成電機的燒損,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除了及時的進行燒毀線圈更換,還應對電機的絕緣層進行加強處理,具體包括涂絕緣漆或工藝整形等。線圈的處理應該注意的是在拆除之前應該做好線圈匝數、線徑、接線方式和位置等參數的記錄,避免出現因記錄不清導致的線圈質量或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現象。如果對電機的絕緣層進行加強處理則應在涂漆之后進行烘干和試運行處理,從而保證絕緣層的強度和性能滿足基本要求,最后在完成更換和加強處理工作之后,還應對電機內部的雜物進行清理,在保證運行安全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整齊美觀。
2.4 日常維護
日常維護對于電機的故障控制具有重要的防患于未然意義,具體包括每天對電機的工作環(huán)境和外殼進行灰塵與油漬的清理,檢查啟動設備和接線螺絲是否出現燒傷或松動現象,為了保證電機的絕緣情況還應該進行空氣潮濕度的控制,避免因存在腐蝕氣體或水含量過大現象造成的絕緣損壞現象。此外對于電機運行過程中參數監(jiān)視也是日常維護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電機溫度、電流、電壓、振動或噪音等,其中對于溫度的控制包括手觸、滴水和溫度計等三種,而電壓和電流的監(jiān)視則是通過電機上事先安裝好的儀表進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型的電機會省去電流表,這就要維護人員配備必要的測量儀器。對于噪音和振動的檢查可以幫助驗證電機各部件正常運行的情況,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時的進行記錄、檢測和上報,將故障和損失控制的最小和最低程度。除每日的維護之外還應以年為單位對電機進行大修保護,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對電機內的雜物或灰塵進行清理,同時還應檢查各部件的磨損情況及時的做好更換和處理。
3 結論與認識
通過上文對電機應用管理的基本目標和相關制度的簡單介紹,不僅增加了對于電機保養(yǎng)和維護重要性的理解,同時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只有在充分掌握電機的常見故障形式,才能及時的做出準確判斷和維護。目前我國對于電機常見故障的處理還局限于經驗分享的階段,隨著智能控制技術以及電機生產技術的持續(xù)改進,我國的電機維護一定能提升到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 靳國庫;電機常見故障及應采取的措施[J];電工技術;2006年11期
[2] 楊鴻儒;電動機振動故障的診斷與處理[J];中小型電機;2002年06期
[3] 陳為民,張玉蘭,吳德振;軋板機用矢量控制同步電動機勵磁事故分析[J];大電機技術;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