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勇芬
小學是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語文教師應(yīng)在教學中結(jié)合自身和班級特點,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程如何預設(shè)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與文本對話,引起情感的共鳴,喚起日常積累,體驗文本情感,繼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建自主、高效的語文課堂,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中師生的交流僅停留在表面。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他們的閱讀一般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很多地方體會不到,他們還是需要教師的分析和指導的。小學生無論是上課聽教師講、還是自己閱讀都是需要教師及時點撥、啟發(fā)、提升的,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在表達中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語文實踐活動還不夠豐富。課堂中的自主合作學習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只是提出問題,而不關(guān)心學生討論的過程及內(nèi)容;課堂缺少合作討論的氛圍。因此,合作學習僅僅只是流于形式,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
3.忽視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語文最基本的能力那就是“聽、說、讀、寫”。而在實際的課堂中,朗讀指導不夠到位、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脫節(jié),學生聽的能力缺乏反饋和評估。
二、實踐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1.生動的語言技藝引領(lǐng)閱讀。課堂上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求知欲,老師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出感情與意境來。如執(zhí)教《荷花》時,先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閱讀,再適當?shù)剡\用語言技巧引導,如:“你認為荷花美嗎?美在哪兒?找到這些句子劃出來,再去讀一讀吧!”教師的引導就如同一道道精心設(shè)計的佳肴一般,隨著孩子閱讀的進程,采取多種不同形式的讀之后,許多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孩子越品越有味。整堂課學生都在一個十分愉悅的氛圍中度過,教學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2.豐富的媒體手段美化閱讀。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如在執(zhí)教古詩《絕句》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要求不光要讀準、讀通本詩;還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查工具書,了解什么叫“絕句”,詩人的資料,寫作背景等。課前預習的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得到了檢查和補充。借助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悟詩情。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進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學生在優(yōu)美的圖畫中盡情徜徉于詩的海洋。
3.活潑的課堂形式激活閱讀。針對小學生年級結(jié)構(gòu)不同,教師在授課中采用的組織形式也各不相同。針對小學生年齡較小的特點,在授課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將游戲貫穿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1)“背、讀、議、演、畫、品”的詩歌教學活動設(shè)計法;(2)“聽、讀、議、演、編”的童話教學活動設(shè)計法;(3)“自讀質(zhì)疑、合作探究、匯報交流、朗讀感悟”的寫人敘事類課文教學活動設(shè)計法。打破以往閱讀教學只有少數(shù)優(yōu)生聽講,無人舉手回答問題的局面。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帶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4.多種形式促進學生閱讀。小學時光是美好而寶貴的,閱讀能讓豐富的精神資源走進學生的世界,讓學生以學習求知的姿態(tài)在小學校園里茁壯成長,這是學校的責任,教師的使命。因而,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促進學生閱讀。
(1)建立班級圖書角。在班級建立一個圖書角,學生更容易獲得圖書,也更容易愛上閱讀。挑選圖書管理員,專門負責圖書的更新、借閱、歸還。當學生已經(jīng)形成良好的借閱習慣后,還可以讓班級學生輪流當管理員,向其他同學推薦好書。
(2)開展主題閱讀。在閱讀課上規(guī)劃好閱讀主題,準備好該主題相關(guān)的圖書,并及時給學生閱讀建議,這樣能提高閱讀課的質(zhì)量。
(3)建立學生讀書檔案。隨著學生讀書量的增大,逐漸形成讀書文化,有效地建立學生讀書檔案,可科學的掌握學生的閱讀偏好、速度和積累。實行讀書檔案制度,即學生在閱讀完一本書后制作閱讀卡,向教師申報,經(jīng)檢查合格后,可以放入書中向其他同學推薦。
總之,針對小學生的閱讀,應(yīng)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深度。針對不同的學生對各類書籍的感興趣程度不同,語文教師應(yīng)給學生介紹優(yōu)秀的書籍,讓學生走進圖書館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笸(作者單位:江西省蘆溪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