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詠梅
學校圖書室是師生學習的重要陣地,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場所。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圖書室正越來越充分地發(fā)揮著提高教師素質(zhì)、擴大學生知識面、開發(fā)學生智力、陶冶師生情操的作用。加強學校圖書室的建設(shè)與管理,提高圖書的利用率迫在眉睫。
因為各種原因,許多學校圖書室的建設(shè)和利用不盡如人意,成了擺設(shè),在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成為一個需求不熱,甚至是被遺忘的角落。
我們通過走訪、調(diào)研和了解后發(fā)現(xiàn),教師和學生都表示自己很少或基本不到圖書室看書,原因有3點:①沒有明確的借閱制度,不懂得如何到圖書室里借閱自己喜歡的書籍;②教師和學生每天的時間安排得很滿,完成正常的課堂任務就很累了,根本沒時間到圖書室借書、讀書;③多數(shù)教師和學生認為學校圖書室收藏的書籍太陳舊,更新或補充書籍的速度太慢,利用價值不大,圖書室可去可不去。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拿出了相應對策。重點是加強圖書室管理,把借閱制度、藏書目錄、班級閱讀時間分配等通過網(wǎng)站公布,并按制度實施。讓“擺設(shè)圖書”走下書架,讓學校圖書室圖書散發(fā)書香,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建設(shè)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選表彰書香教師、書香學生、書香家長。核心是圖書室建設(shè)。為了讓書籍數(shù)目和種類得到穩(wěn)步的補充和更新,我們采取學校、班級、家庭共同出力,攜手共建圖書室。讓濃郁的書香伴隨孩子的童年,惠及他們的一生是我們的追求。
1學校與社會共建的藏書工程
許多學校存書的數(shù)量、質(zhì)量以及種類的補充和更新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閱讀需要。學校資金缺乏是導致學校難以及時更新補充書籍的主要原因,所以學校的藏書大多是老版本、還存在一書多冊的現(xiàn)象。為了不斷充實、更新學校圖書室藏書,一方面,每年學校可以開展教職工讀書活動,鼓勵全體教職工購買自己喜歡的書,并給予一定的報銷補貼。另一方面,以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接受社會捐贈。一年下來,能補充圖書1 500本,基本滿足師生需求。
2班級與家庭圖書的漂流工程
一本書要盡量發(fā)揮它的用途,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親密接觸,也不枉費作者的耕耘。我們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讓學校、班級、家庭的圖書“流動”起來,每個月初,全校29個班分別到學校圖書室借取40冊圖書,師生再自帶40冊圖書,其間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教師和學生一起閱讀。根據(jù)實際情況,要求低年級確保每天有30 min的閱讀時間,中年級確保每天有50 min的閱讀時間,高年級確保每天有60 min的閱讀時間,建議家長每星期有60 min的閱讀時間。這樣,全校2 000名師生,至少2 000名家長每月可以看到5~10本好書,學校的圖書走進了家庭,家庭的圖書來到學校,學校與家庭、家庭與家庭的圖書有序流動起來,一本書一定時間內(nèi)教師、學生、家長共享,其樂無限。
3教師、學生、家長變閱讀為悅讀
為了讓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我們把每年4月定為學校讀書月,活動期間,學校開展如何讀書的講座、我與作家零距離、紅領(lǐng)巾書市、曬曬我的書香成長冊、好書推介會、讀書作品展覽、教師學生家長悅讀交流會等活動,指導、督促大家有效率地閱讀。從不會讀到用心讀、從不想讀到我要讀、從閱讀單一到閱讀廣泛,最終達到變閱讀為悅讀。
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4個陣地,即:家庭書屋、教室書櫥、學校圖書漂流屋、書香成長冊。
每年的世界讀書日我們舉行“燦爛中華”讀書節(jié),在人人參與的“誦讀中國”中,把中華文化旋律之美、愛國之情一一展現(xiàn)。組織學生參觀“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優(yōu)秀作品把讀書活動推向了高潮,學生制訂的《班級圖書借閱制度》、《班級圖書損壞賠償制度》、《班級圖書登記冊》、《家庭藏書冊》、《書香成長冊》等,特別是《書香成長冊》成了活動里最搶手的參展作品,個性化的設(shè)計、豐富的內(nèi)容、清晰的讀書軌跡吸引了眾多的眼球?;铐撌降墓P記本里涉及有最喜愛的作家、書海拾貝、讀過的書籍、我的創(chuàng)作、我家書目等,可以基本勾勒在書香中的成長經(jīng)歷。學生通過介紹自己喜愛的書籍、展示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等方式,把自己一年中讀的好書在班級推廣,大大增加了校園的讀書氛圍。圖書室每學期裝訂一本學生文集,學生在平時讀書后寫下的心得和筆記都可以直接送到學校圖書室,由圖書管理員進行篩選然后裝訂成冊收藏。
學校圖書室外還張貼著新書介紹、讀書方法介紹以及校園讀書排行榜,圖書管理人員每個月為學生開設(shè)一堂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圖書室、如何看書,這些舉措都大大增加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在教師“我與教育名著同行”的交流大會上,大家爭先恐后地談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理解,結(jié)合實際談自己對其教育思想的運用。讀《愛的教育》、做“愛的教育”、思“愛的教育”。有爭論、有共鳴,得收獲、得提高。
4書香氛圍濃,我們陶醉其中
一本好書,豐富了我們的知識,讓我們體會到快樂。每個星期都有1個不留作業(yè)的讀書日,還有1次到閱覽室讀書的美文誦讀課,讓學生盡情地讀書,每天最少有30 min的閱讀時間,很多學生已經(jīng)和書交上了朋友,感覺到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這個重要的資源和學習場所成為更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堂。
相信通過讀書活動,我們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人生哲理,取得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