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麗
蟬鳴噪醒了夏天,不給人留下一絲喘息的時間。整個村子像是被人直接從水里拎起扔進了沙漠,沒有過渡,燥熱得像一個大蒸籠。院子里七八歲的孩子便開始了他們繽紛的假日,三五成群地去河里摸魚、捉蟹、鬧水,去地里摘瓜、偷早熟的玉米……只有大人開始發(fā)愁,偶爾在田埂上一站便是一整個下午,孩子的晚飯便作罷了,天性愛玩的孩子只嘟囔幾句便又不會在意了。
日子像流水一樣緩緩但又絕不停止轉(zhuǎn)動的齒輪,遠處的山愈加顯得青翠,偶爾在黃昏時有幾只鳥飛過,并不做任何停息,兀自飛遠了。
“有個大學生村官要分到我們村里來了!是北方的人呢?!边@消息從村支書口里傳出來,像風,也像蟬鳴,噪醒了剛考上縣一中的棗妮。會不會像我初中的實習老師呢?來了兩個月,等大家剛剛喜歡上她,她又走了,像一陣風似的,棗妮想。
棗妮家的屋子在一棵很年邁的棗樹底下,像是幾塊發(fā)黑的木板堆搭就的“木屋”,經(jīng)歷了多年風霜雨雪,終于,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得以翻修。很少有人去算它的年月,都是慶幸著這小屋能夠早日拆除。
棗妮實在讓人心疼。她總是扎著一條麻花辮,偶爾也梳成一個馬尾,常年的日曬使她的皮膚變得黝黑發(fā)亮,圓圓的眼睛透出一種與生俱來的靈氣,笑起來便露出兩顆可愛的虎牙,紅撲撲的臉頰下面隱隱而現(xiàn)兩個酒窩。她很小就開始忙活家務,父親是極其心疼棗妮的,但家庭的重擔顯然不允許他去把棗妮捧在手心里去疼愛。棗妮的父親不曾上過學,大字不識幾個,在他那個時代,溫飽是永恒的主題。但對于棗妮,他卻是寧愿不吃不喝也是要供的。
棗妮很懂事,成績不錯,在這個不大的鎮(zhèn)子里,總是名列前茅。
夏日里的太陽毒辣得厲害,這樣的日子總是讓人心慌、人惶。安靜地坐著都成了一種煎熬,村里的男人都上棗妮家來幫忙。這些壯實的漢子一邊做活一邊用寬大的手掌揩去額頭上豆粒大的汗珠。禾草依舊青綠的,只是這并不能將鄉(xiāng)下人眼底的那一片霧靄拭去。他們擔心著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溫度,莊稼能否熬過去。他們惴惴不安,擔心灌溉的水,擔心棗妮家的房。
沒多久,村支書口中的北方來的村官小孫便來到了村子。
他個子不高,直挺的鼻梁上掛了一副眼鏡,甚至臉上的青春痘都未完全褪去,二十出頭的年紀。他推著一輛不知從哪里淘來的老舊的單車進了村,然后把車斜支在村民的房檐下。他走到田邊,彎腰探身去瞧濃綠的稻子,田里裂開細細的龜紋。他的眉頭微微而皺,村頭的顯春看見了他,遠遠地便喚:“小孫,屋里來?!彼ь^笑笑,扶了一把眼鏡:“好。”
顯春的妻子給小孫倒了杯涼茶,一行人坐下便拉起了白話,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今夏的旱情。孫村官絞著手指頭,心里尋思著解決方案,半刻鐘后,小孫便同幫工的顯春去了棗妮家。
路上的蟬依舊不眠不休地鳴叫著,那聲音仿佛是從門縫里夾出來的。顯春忽地和小孫說起棗妮,家里拆掉危房,借了不少錢,眼看又得開學了,要是能有人幫幫忙,那真是最好不過了。小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樟樹濃蔭下,陽光透過細縫落了一地的斑斕,吹了一陣風來,風里夾雜著小孫的話:“我會聯(lián)系一些公司,看看能不能有人能夠獻愛心?!?/p>
小孫和棗妮在棗樹底下聊了起來,村官問起她關(guān)于家里、上學的事。她的臉紅撲撲的,有些發(fā)窘,她是害怕父親的擔子太重的。她烏黑的眼睛盯著趴在地上“呼呼”吐著舌頭的狗,伸手將細碎的發(fā)撩到耳后。
在稍顯沉悶的簡單交談之后,小孫說:“你們家情況特殊,我回去替你們申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經(jīng)費,你的學費我會盡力幫你尋找愿意資助的愛心人士?!?/p>
“那,十分感謝?!睏椖菰僖舱f不出話來。有液體從她的眼角順腮流下,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
一個月后,在小孫的堅持努力下,終于解決了部分稻田的旱情。他從很遠的深山里引來了水,而剩余的田就按照每畝500元補貼給村民。棗妮家的房子亦初具模型,戶頭上也多了一筆來自政府和深圳的數(shù)目可觀的錢。
村里都說小孫這年輕人負責,為民謀利。只有小孫自己知道,小時候家里困難差點輟學的時候,是一位不曾謀面,不曉得姓名的人供他上的學。
九月將近,稻子漸漸黃了起來,只是沒有得到水渠的那些田讓人心焦。若是能來一場大雨便再好不過。棗妮背著綠色的花書包朝著學校踱步而去。門邊依舊蹲著那只大黃狗,早晨的陽光總歸是暖暖的,村子的土路和瀝青馬路被映成金色,一路上孩子的臉上都是毛茸茸的金色,棗妮微笑而沉默地觀察世界,瑣碎、溫暖而干凈。
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透過窗子去看外邊,香樟葉被風吹落,吹過臉龐的風帶著樟籽的香,這是一種內(nèi)心期待已久了的,一種新時代的社會之風。棗妮分明看見窗外那一點點墜落了的珠子,打濕了樟葉的珠子,閃著亮光的珠子——是連月未落的雨。
爸爸對棗妮說:“下個周末你孫叔叔和其他幾個村的村官要來一中看你。他們說,已經(jīng)找到了愛心企業(yè)來幫助我們,你只管放心讀書,高中三年的學費都不用愁啦!”
接到爸爸的電話時,棗妮覺得一陣陣的清風迎面吹來,帶著剛開的桂花香。
風吹來,花會香。
(指導老師:唐春燕)